一种在线课程教学辅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04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线课程教学辅助设备,包括:固定底座、第一杆体、十字固定夹、第二杆体、多角度配重杆、第一螺钉座、套杆、第二固定座、第二螺钉座、拼接单元、连接杆、两个等大底面封闭的套筒、转动夹具、第三螺钉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将直播的辅助设置与相机分置在支架的两端,使得支架的整体结构不会因为相机过重而重心不稳,对摄像设备产生损害,同时保障了在线课程教学的清晰度和色差,提高了教学质量,特别适合偏艺术类的课程在线教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线课程教学辅助设备
本技术涉及在线教学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在线课程教学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教学的普遍,除了采用录课的方式进行外,在特殊时期,越来越多的教学机构采用在线课程教学的手段进行,能够增大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保证老师传授的知识对学生有个合理的反馈,学习效率更高;现有的在线课程一般都是基于手机进行,但是手机的像素没有相机高,对一些对清晰度、色度要求较高的课程,手机无法完成;现有的大部分在线课程教学辅助设备质量比较轻,承重能力有限,结构不稳定,仅适合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换成重量较重的单反相机后就容易倒塌,因此亟需一种适合相机使用,结构稳定的在线教学辅助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线课程教学辅助设备,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将直播的辅助设置与相机分置在支架的两端,使得支架的整体结构不会因为相机过重而重心不稳,对摄像设备产生损害,同时保障了在线课程教学的清晰度和色差,提高了教学质量,特别适合偏艺术类的课程在线教学。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在线课程教学辅助设备,包括:固定底座,与所述固定底座垂直连接的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通过十字固定夹活动连接的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连接的多角度配重杆;其中,所述第二杆体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杆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杆体同轴的第一螺钉座,另一端的端部螺接一同轴的套杆,所述套杆另一端连接所述多角度配重杆;所述第二杆体上远离所述多角度配重杆的杆体上滑动套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第二螺钉座,所述第二螺钉座和所述第一螺钉座垂直;所述多角度配重杆由至少两组拼接单元拼接得到,所述拼接单元包括:连接杆、两个等大底面封闭的套筒;两套筒的开口方向相反,两套通的底部通过转动夹具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夹具包括:两圆片状的外夹层、一与所述外夹层等大的圆片状的内夹层,两外夹层和所述内夹层叠设,螺钉穿过外夹层和内夹层的中心和螺母螺接,形成铰链结构;所述外夹层与一套筒底部固接,所述内夹层与另一套筒底部连接,使得两套筒在同一平面内转动;两套筒一个连接连接杆,另一个连接相邻的另一拼接单元的连接杆;最外端的拼接单元的连接杆的自由端设有第三螺钉座,所述套杆另一端卡接相对应的拼接单元的套筒。优选的是,所述拼接单元自由端部的套筒内与一轴承的外壁卡接,所述轴承的内壁与对应的另一拼接单元的连接杆或所述套杆卡接。优选的是,第一螺钉座和第二螺钉座上连接有球形云台。优选的是,第一杆体下部设有铰接座,铰接座下底面沿周向设有三各间隔均匀的铰接槽,三个支脚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铰接槽铰接,三个支脚沿对应的铰接槽合拢后,得到的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的直径等大,三个支脚沿对应的铰接槽撑开形成四面体支撑结构。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杆体的上部为同轴套接的升降杆。优选的是,所述第三螺钉座上连接环形补光灯、反光板、平板电脑架和话筒中的任一种。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平衡结构将传统的负重袋换成更为方便的拍照、直播的辅助设施进行支撑设备的平衡,通过多角度配重杆使得辅助设施能够进行角度的调节,使得相机的支撑结构更为稳定,辅助设施的使用更为方便,使得教师在进行直播教学时画质更好,色彩偏差更低,摄像设备安全性能高。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在线课程教学辅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杆体下方的三个支脚沿对应的铰接槽撑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在线课程教学辅助设备,包括:固定底座1,其为水平且具有一定重量的底座;固定底座1的上顶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杆体2直径相匹配的圆柱形凹槽,使得第一杆体2恰好插进所述凹槽内实现第一杆体2与固定底座1的连接;第二杆体501与所述第一杆体2通过十字固定夹301活动连接的,所述十字固定夹301为现有的固定结构,其能够调整第二杆体501与第一杆体2之间的连接角度、连接位置,使得第二杆体501在所述十字固定夹301两侧的长度进行调整,进而平衡整个辅助设备的重心位置,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与所述第二杆体501的一端连接的多角度配重杆4,设置多角度配重杆4一方面是为了平衡相机的重量,两一方面也是为了闪光灯等配套设备位置调整更为灵活,提高课程直播过程中画质的清晰度和亮度等;其中,所述第二杆体501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杆体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50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杆体2同轴的第一螺钉座503,第二杆体501另一端的端部螺接一同轴的套杆504,所述套杆504另一端连接所述多角度配重杆4;套杆504与多角度固定杆的固定方式可以为卡接,提高设备的稳固性,卡接方式可以为在套杆504相对应的管壁上设置凹槽,在其带连接的杆体或者套筒402内设凸起,或者凹槽和凸起反向设置;使得两个杆体卡接固定;所述第二杆体501上远离所述多角度配重杆4的杆体上滑动套设有第二固定座502,所述第二固定座502上设有第二螺钉座,所述第二螺钉座和所述第一螺钉座503垂直;设置第二固定座502是为了调节相机在第二杆体501上的位置,方便调节整体结构的平衡,也能够增加不同的拍摄角度;所述多角度配重杆4由至少两组拼接单元拼接得到,所述拼接单元包括:连接杆404、两个等大底面封闭的套筒402;两套筒402的开口方向相反,两套通的底部通过转动夹具40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夹具403包括:两圆片状的外夹层、一与所述外夹层等大的圆片状的内夹层,两外夹层和所述内夹层叠设,螺钉穿过外夹层和内夹层的中心和螺母螺接,形成铰链结构;所述外夹层与一套筒402底部固接,所述内夹层与另一套筒402底部连接,使得两套筒402在同一平面内转动;两套筒402一个连接连接杆404,另一个连接相邻的另一拼接单元的连接杆404;最外端的拼接单元的连接杆404的自由端设有第三螺钉座,所述套杆504另一端卡接相对应的拼接单元的套筒402;在这种技术方案中,使用过程为,根据需求选择将单反相机通过第一螺钉座503或者第二螺钉座与第二杆体501连接,其中,俯拍时对应安装至第一螺钉座503,直拍或者斜拍时采用第二螺钉座连接,然后选择需要的器材,其中器材可选则收音话筒、补光灯或者平板电脑架等,选择后,将设备安装至第三螺钉座上,通过转动不同拼接单元上的转动夹具403,实现设备距离相机的远近和高度的调整,选择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线课程教学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底座,与所述固定底座垂直连接的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通过十字固定夹活动连接的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连接的多角度配重杆;/n其中,所述第二杆体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杆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杆体同轴的第一螺钉座,另一端的端部螺接一同轴的套杆,所述套杆另一端连接所述多角度配重杆;所述第二杆体上远离所述多角度配重杆的杆体上滑动套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第二螺钉座,所述第二螺钉座和所述第一螺钉座垂直;/n所述多角度配重杆由至少两组拼接单元拼接得到,所述拼接单元包括:连接杆、两个等大底面封闭的套筒;两套筒的开口方向相反,两套通的底部通过转动夹具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夹具包括:两圆片状的外夹层、一与所述外夹层等大的圆片状的内夹层,两外夹层和所述内夹层叠设,螺钉穿过外夹层和内夹层的中心和螺母螺接,形成铰链结构;所述外夹层与一套筒底部固接,所述内夹层与另一套筒底部连接,使得两套筒在同一平面内转动;/n两套筒一个连接连接杆,另一个连接相邻的另一拼接单元的连接杆;最外端的拼接单元的连接杆的自由端设有第三螺钉座,所述套杆另一端卡接相对应的拼接单元的套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课程教学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底座,与所述固定底座垂直连接的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通过十字固定夹活动连接的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连接的多角度配重杆;
其中,所述第二杆体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杆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杆体同轴的第一螺钉座,另一端的端部螺接一同轴的套杆,所述套杆另一端连接所述多角度配重杆;所述第二杆体上远离所述多角度配重杆的杆体上滑动套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第二螺钉座,所述第二螺钉座和所述第一螺钉座垂直;
所述多角度配重杆由至少两组拼接单元拼接得到,所述拼接单元包括:连接杆、两个等大底面封闭的套筒;两套筒的开口方向相反,两套通的底部通过转动夹具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夹具包括:两圆片状的外夹层、一与所述外夹层等大的圆片状的内夹层,两外夹层和所述内夹层叠设,螺钉穿过外夹层和内夹层的中心和螺母螺接,形成铰链结构;所述外夹层与一套筒底部固接,所述内夹层与另一套筒底部连接,使得两套筒在同一平面内转动;
两套筒一个连接连接杆,另一个连接相邻的另一拼接单元的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百强张弛李欣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