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路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燃气热水器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897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路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燃气热水器供水系统,其中水路结构,包括管体,内部分为热水管道、冷水管道以及中间管道;单向阀组件,包括能移动地设于中间管道中的堵头;隔室,阻断中间管道和冷水管道,所述隔室的朝向堵头的侧壁能与堵头相接触,且该侧壁能朝着或远离堵头的方向弹性变形,所述隔室上开设有均与冷水管道相流体连通的进水口和排水口;阀芯,能相对冷水管道移动至遮蔽排水口的状态;过水通道,连通中间管道和冷水管道;第一弹性件,使阀芯始终保持处于打开排水口的位置的趋势,有效且可靠的解决了打开冷水时单向阀组件开启,造成热水器误开启的问题或热水管道中的水持续流入冷水管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路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燃气热水器供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燃气热水器
,具体涉及一种水路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燃气热水器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零冷水燃气热水器越来越普及,零冷水燃气热水器要实现即开即热功能,需要对管道中的水进行预热,预热需要将水管与热水器形成闭合的循环回路。目前有两种方案实现循环回路:一种是安装一根回水管;另一种在用户家距离热水器最远端用水点安装四通单向阀,将自来水冷水路与热水器出水水路连接成闭合环路,通过热水器内置的循环水泵将闭合环路内的水预加热,用户打开水龙头管路内的热水可以很快流出,减少了等待时间。第一种方案需要对用户家里的水路进行改造,非常麻烦;而第二种方案使用普通的单向阀会产生以下问题,很多用户家水路由于没有安装回水管路,实现零冷水只能在原有管路上直接加装四通单向阀,由于管路阻力问题,会出现打开冷水水龙头出热水和打开冷水水龙头造成热水器自启动问题,影响用户体验。针对热水器上述第二种方案存在的问题,专利号为CN201821351412.X(公告号为CN20885989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水路连接装置和热水器系统》,其中水路连接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第一管段、第二管段以及连通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导向管段,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第一管段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壳体还开设有连通第二管段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导向管段,并沿第二管段至第一管段方向单向导通;以及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安装于所述第一管段内,并位于所述单向阀与第一出水口之间,调节所述调节阀于所述壳体内运动,以改变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开度,从而能调节第一管段内水流的压力,防止用户在应用该热水器系统使用冷水过程中,冷水水压过大而造成热水器的误开启。又如专利号为CN201910647650.8(公开号为CN11042573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单向阀组件和热水器》所示,其中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进水接头、出水接头和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单向阀固定端、单向阀活动端和弹性构件,其中所述单向阀固定端一端设置于所述出水接头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进水接头内且与所述进水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单向阀活动端活动设置于所述进水接头内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进水接头,所述弹性构件抵接于所述单向阀固定端和所述单向阀活动端之间,通过所述单向阀固定端和所述单向阀活动端的相互配合以将所述进水接头和所述出水接头导通或者断开,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单向阀误开启现象。上述两个专利无论是设置调节阀调节第一出水口(即冷水出口)的开度,还是通过单向阀活动端阻断进水接头(即热水管道)和出水接头(即冷水管道),都不能完全保证使用冷水时,单向阀不会打开造成热水器误启动或冷水出口中持续有热水流出,只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单向阀打开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使用冷水时能将热水管道和冷水管道阻断的水路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使用冷水时能将热水管道和冷水管道阻断的应用上述水路结构的燃气热水器供水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路结构,包括管体,该管体内部分为热水管道、冷水管道以及中间管道,其中热水管道具有相流体连通的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冷水管道具有相流体连通的冷水进口和冷水出口,所述中间管道具有与热水管道相邻接的第一端口以及与冷水管道相邻接的第二端口;单向阀组件,包括能移动地设于中间管道中的堵头,该堵头能封堵第一端口并仅允许热水管道中的水单向流入冷水管道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室,设于中间管道中并邻近第二端口设置,所述隔室阻断中间管道和冷水管道,所述隔室的朝向堵头的侧壁能与堵头相接触,且该侧壁能朝着或远离堵头的方向弹性变形,所述隔室上开设有均与冷水管道相流体连通的进水口和排水口;阀芯,设于冷水管道中,在冷水出口处于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芯能相对冷水管道移动至遮蔽排水口的状态;过水通道,设于管体上并连通中间管道和冷水管道;第一弹性件,作用于阀芯上,使阀芯始终保持处于打开排水口的位置的趋势。所述阀芯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优选地,所述冷水出口的轴线与中间管道的轴线相垂直,所述阀芯包括阀杆和挡块,所述阀杆第一端朝向冷水出口,所述排水口位于阀杆一侧,所述挡块设于阀杆的第二端并能遮蔽排水口。这样冷水出口打开时,冷水出口处呈负压状态,阀杆会朝着冷水出口移动,挡部随之移动到能遮蔽排水口的位置;当排水口被遮蔽时,依然会有水从进水口处进入隔室内,导致皮膜变形推动堵头移动至第一端口处,使得堵头将热水管道和冷水管道阻断。优选地,所述过水通道沿管体轴向延伸并位于中间管道和冷水管道的一侧,所述中间管道和过水通道通过第一过水口相流体连通,所述冷水管道和过水通道通过第二过水口相流体连通,所述挡块插装在第二过水口中并能相对第二过水口移动,且挡块上开设有连通过水通道和冷水管道的通水口,从而使得过水通道与热水管道和冷水管道相流体连通。为了对挡块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所述挡块包括沿阀杆轴向依次设置的挡部和限位部,所述挡部能活动地插装在第二过水口中并能遮蔽排水口,所述限位部能抵在第二过水口处而始终位于过水通道中,所述通水口贯通限位部和挡部。过水通道将限位部始终限位在其内,避免挡块的移动行程过大,导致挡部失去对排水口的封堵。为了便于阀芯在水压作用下能朝向冷水出口处移动,所述挡部呈环形并通过第一连接条和阀杆相连,所述限位部也呈环形并通过第二连接条和阀杆相连,所述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挡部的外径,所述限位部的周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挡部和阀杆之间的区域、限位部和阀杆之间的区域共同构成所述通水口。挡部和限位部均成环形,相当于是中空设计,重量较轻,较容易产生移动。为了便于设置第一弹性件,所述冷水出口中螺纹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阀杆的朝向冷水出口的一端沿其径向设有板体,板体的外径小于冷水出口的内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两端分别抵靠板体和调节板。另外,调节板螺纹连接在冷水出口中,便于调节调节板的安装位置,以调节第一弹性件的压缩量,使得阀芯能够根据需要移动。为了减少所涉及到的部件,所述中间管道内沿其轴向间隔设有隔板和能弹性变形的皮膜,所述皮膜位于堵头和隔板之间,且皮膜能与堵头相接触,所述隔板邻近中间管道的第二端口设置,所述皮膜、隔板以及中间管道的内壁共同构成所述隔室。这样仅需皮膜和隔室两个部件,然后借助管体的内壁,即能形成隔室;皮膜即隔室的能够产生变形的侧壁。为了提高堵头被皮膜推动的可靠性,所述堵头和皮膜通过连接杆相连。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使堵头始终保持封堵中间管道的第一端口的趋势的弹簧,弹簧的作用在于提高堵头封堵第一端口的可靠性,并且在无用水状态下也能使堵头封堵第一端口。为了对堵头的移动轨迹进行导向,使堵头能准确的移动至第一端口处,所述中间管道中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导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路结构,包括/n管体(1),该管体(1)内部分为热水管道(11)、冷水管道(12)以及中间管道(13),其中热水管道(11)具有相流体连通的热水进口(111)和热水出口(112),冷水管道(12)具有相流体连通的冷水进口(121)和冷水出口(122),所述中间管道(13)具有与热水管道(11)相邻接的第一端口(131)以及与冷水管道(12)相邻接的第二端口(132);/n单向阀组件(2),包括能移动地设于中间管道(13)中的堵头(21),该堵头(21)能封堵第一端口(131)并仅允许热水管道(11)中的水单向流入冷水管道(12)中;/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隔室(3),设于中间管道(13)中并邻近第二端口(132)设置,该隔室(3)阻断中间管道(13)和冷水管道(12),所述隔室(3)的朝向堵头(21)的侧壁能与堵头(21)相接触,且该侧壁能朝向或远离堵头(21)的方向弹性变形,所述隔室(3)上开设有均与冷水管道(12)相流体连通的进水口(31)和排水口(32);/n阀芯(4),设于冷水管道(12)中,在冷水出口(122)处于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芯(4)能相对冷水管道(12)移动至遮蔽排水口(32)的状态;/n过水通道(5),设于管体(1)上并连通中间管道(13)和冷水管道(12);/n第一弹性件(40),作用于阀芯(4)上,使阀芯(4)始终保持处于打开排水口(32)的位置的趋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路结构,包括
管体(1),该管体(1)内部分为热水管道(11)、冷水管道(12)以及中间管道(13),其中热水管道(11)具有相流体连通的热水进口(111)和热水出口(112),冷水管道(12)具有相流体连通的冷水进口(121)和冷水出口(122),所述中间管道(13)具有与热水管道(11)相邻接的第一端口(131)以及与冷水管道(12)相邻接的第二端口(132);
单向阀组件(2),包括能移动地设于中间管道(13)中的堵头(21),该堵头(21)能封堵第一端口(131)并仅允许热水管道(11)中的水单向流入冷水管道(12)中;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室(3),设于中间管道(13)中并邻近第二端口(132)设置,该隔室(3)阻断中间管道(13)和冷水管道(12),所述隔室(3)的朝向堵头(21)的侧壁能与堵头(21)相接触,且该侧壁能朝向或远离堵头(21)的方向弹性变形,所述隔室(3)上开设有均与冷水管道(12)相流体连通的进水口(31)和排水口(32);
阀芯(4),设于冷水管道(12)中,在冷水出口(122)处于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芯(4)能相对冷水管道(12)移动至遮蔽排水口(32)的状态;
过水通道(5),设于管体(1)上并连通中间管道(13)和冷水管道(12);
第一弹性件(40),作用于阀芯(4)上,使阀芯(4)始终保持处于打开排水口(32)的位置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出口(122)的轴线与中间管道(13)的轴线相垂直,所述阀芯(4)包括阀杆(41)和挡块(42),所述阀杆(41)第一端朝向冷水出口(122),所述排水口(32)位于阀杆(41)一侧,所述挡块(42)设于阀杆(41)的第二端并能遮蔽排水口(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通道(5)沿管体(1)轴向延伸并位于中间管道(13)和冷水管道(12)的一侧,所述中间管道(13)和过水通道(5)通过第一过水口(51)相流体连通,所述冷水管道(12)和过水通道(5)通过第二过水口(52)相流体连通,所述挡块(42)插装在第二过水口(52)中并能相对第二过水口(52)移动,且挡块(42)上开设有连通过水通道(5)和冷水管道的通水口(4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42)包括沿阀杆(41)轴向依次设置的挡部(422)和限位部(423),所述挡部(422)插装在第二过水口(52)中并能相对第二过水口(52)移动,且挡部(422)能遮蔽排水口(32),所述限位部(423)能抵在第二过水口(52)处而始终位于过水通道(5)中,所述通水口(421)贯通限位部(423)和挡部(422)。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世超诸永定王世平段裘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