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晓亮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水利泵站进水流道的整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889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利泵站进水流道的整流装置,涉及进水流道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整流器、支撑装置、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和密封装置,支撑装置上表面与整流器下表面连接,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一端均与整流器外表面连接,密封装置分别设置于整流器上下表面,整流器包括整流罐、漏斗槽和挡水板,整流罐为圆柱形空心结构,整流罐下表面与漏斗槽上表面连接,挡水板两端均与整流罐内侧表面连接,挡水板立于进水装置与出水装置中间,支撑装置包括支脚,支脚上表面与整流罐外表面连接,进水,装置包括第一滤网,出水装置包括第二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整流管和挡水板的应用可有效防止漩涡出现,进水装置与出水装置添加过滤网,达到过滤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利泵站进水流道的整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进水流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水利泵站进水流道的整流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泵站又称抽水站。用于提高水位或增加水压的水泵、动力机、进出水管道、电气设备、辅助设备、前池、进水池、出水池、机房等的综合体,工程实践表明,泵站进水管道的流态对泵站的安全、高效运行至关重要,进水流道内会产生旋涡,涡流会引发水泵机组不规则振动,直接威胁水泵安全,泵站进水流道的不良流态将直接威胁泵站的安全运行,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利泵站进水流道的整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利泵站进水流道的整流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进水流道产生漩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水利泵站进水流道的整流装置,包括整流器、支撑装置、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和密封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表面与整流器下表面连接,所述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一端均与整流器外表面连接,所述密封装置分别设置于整流器上下表面;所述整流器包括整流罐和漏斗槽,所述整流罐为圆柱形空心结构,所述整流罐下表面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水利泵站进水流道的整流装置,包括整流器(1)、支撑装置(2)、进水装置(3)、出水装置(4)和密封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上表面与整流器(1)下表面连接,所述进水装置(3)和出水装置(4)一端均与整流器(1)外表面连接,所述密封装置(5)分别设置于整流器(1)上下表面;/n所述整流器(1)包括整流罐(101)和漏斗槽(102),所述整流罐(101)为圆柱形空心结构,所述整流罐(101)下表面与漏斗槽(102)上表面连接,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支脚(201),所述支脚(201)上表面与整流罐(101)外表面连接,所述进水装置(3)包括进水阀(301)和扩流管(3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利泵站进水流道的整流装置,包括整流器(1)、支撑装置(2)、进水装置(3)、出水装置(4)和密封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上表面与整流器(1)下表面连接,所述进水装置(3)和出水装置(4)一端均与整流器(1)外表面连接,所述密封装置(5)分别设置于整流器(1)上下表面;
所述整流器(1)包括整流罐(101)和漏斗槽(102),所述整流罐(101)为圆柱形空心结构,所述整流罐(101)下表面与漏斗槽(102)上表面连接,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支脚(201),所述支脚(201)上表面与整流罐(101)外表面连接,所述进水装置(3)包括进水阀(301)和扩流管(303),所述进水阀(301)一端与整流罐(101)外表面连接,所述扩流管(303)为喇叭形结构,所述扩流管(303)较大的一端与进水阀(301)连接,所述出水装置(4)包括出水阀(401),所述出水阀(401)一端与整流罐(101)外表面连接,所述密封装置(5)包括第一连接板(501)、转轴(502)、第二连接板(503)和盖板(504),所述整流罐(101)上表面设有洞口,所述盖板(504)与洞口相适应,所述第一连接板(501)一端与转轴(50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01)另一端与盖板(50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503)侧表面与整流罐(101)外表面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板(503)上端与转轴(502)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亮彭建清赵金宏王银东赵国勋
申请(专利权)人:罗晓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