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挖掘机铲斗及挖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65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挖掘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用途挖掘机铲斗及挖掘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用途挖掘机铲斗包括:格栅铲斗、板状斗底。格栅铲斗包括铲斗主体和网格斗底,铲斗主体的斗底设有开口,网格斗底安装于开口内。板状斗底包括前斗底部和后斗底部,前斗底部靠近铲斗主体的铲口设置,后斗底部远离铲斗主体的铲口设置,前斗底部和后斗底部均可拆卸安装于铲斗主体内,前斗底部和后斗底部拼接后覆盖所述网格斗底。当拆除板状斗底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用途挖掘机铲斗可以作为栅格斗使用;当安装有板状斗底时,其可以作为土方斗使用,两个工况间切换便捷省力,同时还降低了挖掘机的转运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挖掘机铲斗及挖掘机
本技术涉及挖掘机
,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挖掘机铲斗及挖掘机。
技术介绍
挖掘机是一种是用铲斗挖掘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挖掘机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经过预松后的土壤和岩石。随着挖掘机技术的发展,挖掘机被广泛用于城镇建设、水利工程、矿山作业、土石方工程等。为适应不同工程的需求,挖掘机需要使用不同的铲斗,如用于土方采挖的土方斗、清理河渠用的格栅斗等。通常,挖掘机使用时,操作员需要根据现场工况更换不同的铲斗,但由于铲斗通常较重,更换铲斗十分不方便,而且人力搬运换下的铲斗也很困难;同时,携带多个铲斗也会增加额外的运输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途挖掘机铲斗及挖掘机,该多用途挖掘机铲斗能够作为土方斗或格栅斗使用,而且两种工况之间切换省力,转运时能够安装在挖掘机上运输。本技术提供的多用途挖掘机铲斗,包括:格栅铲斗,所述格栅铲斗包括铲斗主体及网格斗底,所述铲斗主体的斗底设有开口,所述网格斗底安装于所述开口内;及板状斗底,包括前斗底部和后斗底部,所述前斗底部靠近所述铲斗主体的铲口设置,所述后斗底部远离所述铲斗主体的铲口设置,所述前斗底部和所述后斗底部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铲斗主体内,所述前斗底部和所述后斗底部拼接后覆盖所述网格斗底。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多用途挖掘机铲斗具有两种结构形态,当拆卸下板状斗底时,其能够作为格栅斗清理河渠使用,使水、稀泥从网格中流走,污物留在斗内。当安装有板状斗底时,板状斗底封盖网格斗底,其可用于土方采挖。切换工况时,只需要拆除或安装板状斗底即可,换装更加省力,同时,拆下的板状斗底占用空间小,重量轻,便于存放、搬运。挖掘机转运时,板状斗底随铲斗一起安装在挖掘机上运输,不需要单独转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斗底部设有压板部,所述压板部能够盖压在所述后斗底部上。以保护后斗底部,防止后斗底部前端在挖掘过程中与土石发生剐蹭导致卷边、翘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网格斗底上设有限位块,所述压板部上设有限位连接块,所述后斗底部上设有供所述限位连接块穿过的过孔,所述固定件将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连接块连接。从而使压板部与后斗底部贴紧,同时防止压板部在使用过程中与土石发生剐蹭与后斗底部脱离而导致卷边、翘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铲斗主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主刀板及后支座,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相对设置,所述主刀板和所述后支座相对设置,所述左侧板、主刀板、右侧板、和后支座依次连接围成具有铲口和斗底开口的框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刀板设有外底面,所述网格斗底由多个经向筋杆和多个纬向筋杆相互垂直固定形成,所述纬向筋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所述经向筋杆一端与所述后支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底面连接,且所述经向筋杆凸出所述外底面。经向筋杆在主刀板上形成凸筋,使主刀板底部更加耐磨,同时在铲斗挖掘时,对铲斗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紧定销,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前斗底部和后斗底部上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紧定销与第一螺孔螺合,且所述紧定销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一通孔内。由此将前斗底部和后斗底部固定到格栅铲斗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定销包括插销部和螺纹安装部,所述插销部和所述螺纹安装部连接,所述螺纹安装部的螺纹小径大于所述插销部的直径,所述螺纹安装部与第一螺孔螺合,所述插销部伸入到所述第一通孔内。紧定销能够从铲斗外侧装入,便于拆卸和拧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螺纹紧固件,所述格栅铲斗还包括前安装板,所述前安装板安装于所述主刀板上,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将所述前斗底部与所述前安装板连接。使前斗底部的前端与格栅铲斗锁紧,防止前斗底部在使用时卷边、翘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刀板设有内顶面,所述前斗底部一端与所述主刀板靠近后支座的端部抵接,所述前斗底部与所述主刀板抵接一端设有内连接面,所述内顶面与所述内连接面平齐。从而减少板状斗底前端的磨损。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多用途挖掘机铲斗。当拆除板状斗底时,其可以作为栅格斗使用;当安装有板状斗底时,其可以作为土方斗使用;实现了一斗多用。挖掘机需要转运时,板状斗底可以随斗运输,减轻运输负担。当拆除板状斗底作为栅格斗使用时,前斗底部和后斗底部能够单独拆卸,方便、省力,同时,前斗底部和后斗底部可以堆叠存放,需要较少的空间存放。当其作为土方斗使用时,网格斗底处于板状斗底外侧,可以减少板状斗底的磨损。本技术提供一种挖掘机,包括上述中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多用途挖掘机铲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用途挖掘机铲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格栅铲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板状斗底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主视图的剖面图;图5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紧定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格栅铲斗,11-铲斗主体,111-后支座,112-左侧板,113-右侧板,114-主刀板,1141-内顶面,1142-外底面,115-第一螺孔,117-铲口,118-斗底开口,12-网格斗底,121-经向筋杆,122-纬向筋杆,123-限位块,124-限位螺孔,13-前安装板,131-第二螺孔,2-板状斗底,21-前斗底部,211-压板部,212-限位连接块,213-限位通孔,214-前底安装部,215-内连接面,22-后斗底部,221-过孔,222-后底安装部,23-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3-固定件,4-紧定销,41-螺纹安装部,42-插销部,5-第二螺纹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包括:/n格栅铲斗,包括铲斗主体及网格斗底,所述铲斗主体的斗底设有开口,所述网格斗底安装于所述开口内;及/n板状斗底,包括前斗底部和后斗底部,所述前斗底部靠近所述铲斗主体的铲口设置,所述后斗底部远离所述铲斗主体的铲口设置,所述前斗底部和所述后斗底部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铲斗主体内,所述前斗底部和所述后斗底部拼接后覆盖所述网格斗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包括:
格栅铲斗,包括铲斗主体及网格斗底,所述铲斗主体的斗底设有开口,所述网格斗底安装于所述开口内;及
板状斗底,包括前斗底部和后斗底部,所述前斗底部靠近所述铲斗主体的铲口设置,所述后斗底部远离所述铲斗主体的铲口设置,所述前斗底部和所述后斗底部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铲斗主体内,所述前斗底部和所述后斗底部拼接后覆盖所述网格斗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斗底部设有压板部,所述压板部能够盖压在所述后斗底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网格斗底上设有限位块,所述压板部上设有限位连接块,所述后斗底部上设有供所述限位连接块穿过的过孔,所述固定件将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连接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中所述的多用途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斗主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主刀板及后支座,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相对设置,所述主刀板和所述后支座相对设置,所述左侧板、主刀板、右侧板、和后支座依次连接围成具有铲口和斗底开口的框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用途挖掘机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刀板设有外底面,所述网格斗底由多个经向筋杆和多个纬向筋杆相互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优敦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