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缆索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601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0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主缆索夹,包括:两个索夹本体和连接机构,索夹本体具有主缆安装孔,两个索夹本体间隔布置,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调节件,调节件具有调节通孔,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一个索夹本体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可锁止地插装于调节通孔内的任意位置,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可锁止地插装于调节通孔内的任意位置,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索夹本体连接,两个索夹本体中的一个索夹本体具有吊索安装部,具有吊索安装部的索夹本体位于吊索安装部和连接机构之间。本公开能使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沿竖直方向并列排布,使得安装主缆的索夹受力均衡,防止两根主缆中的单个索夹过载,提高悬索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主缆索夹
本公开涉及桥梁索夹
,特别涉及一种双主缆索夹。
技术介绍
在悬索桥结构中,索夹是主缆和桥面吊索之间的连接件,其用于将桥面的载重传递给主缆并夹紧主缆。主缆作为悬索桥结构中的重要受力结构,随着桥梁上车辆通行的流量越来越大,且大跨度的桥梁会越来越多,因而桥梁的跨度及需要承受的载荷越来越大。作为承担桥梁载荷的主缆也需要承受逐渐增大载荷应力。相关技术中,通常是在悬索桥门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根主缆,由于在悬索桥门架的两侧仅设置一个主缆难以承受越来越大的载荷,因而在此基础上,通过在悬索桥门架的两侧各增加一根主缆,也即在悬索桥门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两根主缆以降低单根主缆的载荷,从而使得悬索桥的主缆能承受更大的载荷。然而,在悬索桥门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两根主缆,且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均需要在其上安装索夹,借助吊索将索夹与桥面上的钢箱梁连接,从而承担桥面的载荷。由于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上的索夹相互独立,在成桥后,桥面上同一钢箱梁需要同时与两根主缆上的索夹连接,该种连接方式容易造成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上的索夹受力不均衡的情况,且导致其中某个索夹过载,影响到桥梁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主缆索夹,能使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沿竖直方向并列排布,使得安装主缆的索夹受力均衡,防止两根主缆中的单个索夹过载,提高悬索桥的安全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主缆索夹,所述双主缆索夹包括:两个索夹本体,均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索夹本体具有从所述索夹本体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索夹本体的另一端的主缆安装孔,两个所述索夹本体间隔布置,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所述调节件具有沿两个所述索夹本体间隔布置的方向延伸的调节通孔,且所述调节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主缆安装孔的轴线共面,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从所述调节通孔的两端插装于所述调节通孔内,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索夹本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可锁止地插装于所述调节通孔内的任意位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可锁止地插装于所述调节通孔内的任意位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索夹本体连接,两个所述索夹本体中的一个所述索夹本体具有吊索安装部,具有所述吊索安装部的所述索夹本体位于所述吊索安装部和所述连接机构之间。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节通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具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的旋向相反。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锁止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外螺纹上均套装有所述锁止螺母,所述调节件位于两个所述锁止螺母之间。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双主缆索夹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机构,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机构沿所述主缆安装孔的轴线所在方向间隔排布。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索夹本体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索夹本体铰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转动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双耳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双耳板,所述第一双耳板和所述第二双耳板均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上均设有铰接孔,所述第一双耳板的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双耳板的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双耳板上的铰接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双耳板上的铰接孔的中轴线垂直。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索夹本体均具有第一半环夹和第二半环夹,每个所述索夹本体的所述第一半环夹和所述第二半环夹对接形成所述主缆安装孔;在沿两个所述索夹本体间隔布置的方向上,一个所述索夹本体的第一半环夹、一个所述索夹本体的第二半环夹、另一个所述索夹本体的第一半环夹和另一个所述索夹本体的第二半环夹依次排布,所述连接机构位于一个所述索夹本体的第二半环夹和另一个所述索夹本体的第一半环夹之间。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一个所述索夹本体的第二半环夹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的第一连接耳板,另一个所述索夹本体的第一半环夹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的第二连接耳板。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半环夹和所述第二半环夹对接贴合的端面设有橡胶条。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调节件为金属结构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双主缆索夹包括两个索夹本体和连接机构,其中索夹本体具有从索夹本体的一端贯穿至另一端的主缆安装孔,两个索夹本体间隔排布且两个主缆安装孔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也即是两个索夹本体并排设置,这样在将主缆安装于主缆安装孔后,就可以使得安装在两个索夹本体的主缆安装孔上的两根主缆也是平行并列分布的,从而满足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的布置方式。同时,连接机构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从调节通孔的两端插装于调节通孔内,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和调节件和一个索夹本体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调节件和另一个索夹本体连接。即通过连接机构将两个索夹本体连接在一起,限制两个索夹本体具备较大的自由度而晃动提高可靠性。并且,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一个索夹本体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可锁止地插装于调节通孔内的任意位置,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可锁止地插装于调节通孔内的任意位置。也即是,通过调节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插装于调节件的调节通孔的深度,就可以调整两个索夹本体之间的布置间距,以使得双主缆索夹可以适用于布置距离不同的两根主缆的安装。并且,由于调节通孔是沿两个索夹本体间隔布置的方向延伸的,且调节通孔的轴线与主缆安装孔的轴线共面,因而两个索夹本体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后,两个索夹本体的主缆安装孔的轴线也是共面的。同时,两个索夹本体中的一个索夹本体具有吊索安装部,具有吊索安装部的索夹本体位于吊索安装部和连接机构之间。也即是,该双主缆索夹的一个索夹本体、连接机构、另一个索夹本体和吊索安装部是依次排布的。由于吊索安装部是用于通过吊索和桥面上的钢箱梁连接的,吊索会沿竖直方向向双主缆索夹施加拉力,因而该双主缆索夹在使用时,双主缆索夹的一个索夹本体、连接机构、另一个索夹本体和吊索安装部是沿着竖直方向依次排布的。这样就使得安装在两个索夹本体的主缆安装孔内的两根主缆也是在竖直方向上平行布置的。根据前文分析可知两个索夹本体的主缆安装孔的轴线也是共面的,因此,双主缆索夹的一个索夹本体、连接机构、另一个索夹本体和吊索安装部受到的竖直方向的拉力都是沿同一直线传导的。因而使得悬索桥门架同侧的两根主缆上的索夹可以同时受到来自吊索安装部的竖直拉力,且受到的竖直拉力保持一致。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桥面上同一钢箱梁需要同时用两根吊索与两根主缆上的索夹连接,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两个索夹本体沿竖直方向布置,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主缆索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主缆索夹包括:/n两个索夹本体(100),均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索夹本体(100)具有从所述索夹本体(100)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索夹本体(100)的另一端的主缆安装孔(101),两个所述索夹本体(100)间隔布置,/n连接机构(200),包括第一连接杆(210)、第二连接杆(220)和调节件(230),所述调节件(230)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1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20)之间,所述调节件(230)具有沿两个所述索夹本体(100)间隔布置的方向延伸的调节通孔(240),且所述调节通孔(240)的轴线与所述主缆安装孔(101)的轴线共面,所述第一连接杆(21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20)分别从所述调节通孔(240)的两端插装于所述调节通孔(240)内,所述第一连接杆(210)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索夹本体(10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0)的另一端可锁止地插装于所述调节通孔(240)内的任意位置,所述第二连接杆(220)的一端可锁止地插装于所述调节通孔(240)内的任意位置,所述第二连接杆(220)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索夹本体(100)连接,两个所述索夹本体(100)中的一个所述索夹本体(100)具有吊索安装部(104),具有所述吊索安装部(104)的所述索夹本体(100)位于所述吊索安装部(104)和所述连接机构(200)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主缆索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主缆索夹包括:
两个索夹本体(100),均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索夹本体(100)具有从所述索夹本体(100)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索夹本体(100)的另一端的主缆安装孔(101),两个所述索夹本体(100)间隔布置,
连接机构(200),包括第一连接杆(210)、第二连接杆(220)和调节件(230),所述调节件(230)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1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20)之间,所述调节件(230)具有沿两个所述索夹本体(100)间隔布置的方向延伸的调节通孔(240),且所述调节通孔(240)的轴线与所述主缆安装孔(101)的轴线共面,所述第一连接杆(21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20)分别从所述调节通孔(240)的两端插装于所述调节通孔(240)内,所述第一连接杆(210)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索夹本体(10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0)的另一端可锁止地插装于所述调节通孔(240)内的任意位置,所述第二连接杆(220)的一端可锁止地插装于所述调节通孔(240)内的任意位置,所述第二连接杆(220)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索夹本体(100)连接,两个所述索夹本体(100)中的一个所述索夹本体(100)具有吊索安装部(104),具有所述吊索安装部(104)的所述索夹本体(100)位于所述吊索安装部(104)和所述连接机构(20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主缆索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通孔(240)为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杆(210)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外螺纹(211),所述第二连接杆(220)的一端具有第二外螺纹(221),所述第一外螺纹(211)和所述第二外螺纹(221)的旋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主缆索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00)还包括锁止螺母(250),所述第一连接杆(210)的第一外螺纹(2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20)的第二外螺纹(221)上均套装有所述锁止螺母(250),所述调节件(230)位于两个所述锁止螺母(25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主缆索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主缆索夹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机构(200),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机构(200)沿所述主缆安装孔(101)的轴线所在方向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主缆索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10)的一端与一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郴董小亮刘发展陈离樊辉陈云节孙畅张希蔡宗墅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