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灵活的树穴篦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58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使用灵活的树穴篦子,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为圆弧板状结构,第一模块头尾相互连接组成树穴篦子的外框,所述第二模块为板状体,第二模块的外边缘为与第一模块内侧对应的圆弧,第二模块对称设置在第一模块内,第二模块的外边缘搭接在第一模块的内侧上,第二模块的内边为直边,第三模块为圆弧板状结构,第三模块的外边缘为与第一模块内侧对应的圆弧,第三模块的外边缘搭接在第一模块的内侧上,第三模块的两端搭接在第二模块的内边上;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相互搭接后在内部形成可供树木生长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树穴篦子,施工方便,使用灵活多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灵活的树穴篦子
本技术属于园林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使用灵活的树穴篦子。
技术介绍
城市道路两旁绿化树、或园林景观、市政公园中的树木一般均留有树穴,以往的树穴泥土裸露,风吹时泥土飞扬,或杂草丛生,影响市容的美观;而且由于行人践踏使得树穴中的泥土容易板结,影响树木的生长;此外下雨时泥土飞溅容易弄脏马路和人行道。现有技术使用盖板盖住树穴以解决杂草生长和泥土飞溅的问题,但现有的盖板为整板固定式的结构,不能适应于不同的种植情况和美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灵活的树穴篦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使用灵活的树穴篦子,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为圆弧板状结构,第一模块头尾相互连接组成树穴篦子的外框,所述第二模块为板状体,第二模块的外边缘为与第一模块内侧对应的圆弧,第二模块对称设置在第一模块内,第二模块的外边缘搭接在第一模块的内侧上,第二模块的内边为直边,第三模块为圆弧板状结构,第三模块的外边缘为与第一模块内侧对应的圆弧,第三模块的外边缘搭接在第一模块的内侧上,第三模块的两端搭接在第二模块的内边上;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相互搭接后在内部形成可供树木生长的空间。所述第一模块的圆弧内侧设置可供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搭接的第一台阶,第一台阶的台阶面朝上。每个所述第一模块为四分之一圆弧长度,四个第一模块头尾相接组合成树穴篦子的外框。所述第二模块的外边缘设置第二台阶,内边上设置第三台阶,第二台阶的台阶面朝下,第二台阶搭接在第一台阶上,第三台阶的台阶面朝上。所述第三模块的外边缘设置第四台阶,内边上设置第五台阶,第三模块的两端设置第六台阶,所述第四台阶和第六台阶的台阶面朝下,第五台阶的台阶面朝上,所述第四台阶搭接在第一台阶上,第六台阶搭接在第三台阶上,两个第三模块之间可以通过第四台阶和第五台阶互相搭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所述的树穴篦子,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将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组合成多种不同的拼装样式,灵活多变,可满足不同的种植情况和不同的美学需求。2.本技术所述的树穴篦子,采用模块组合的形式,整体美观可控,施工灵活、快捷,后期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树穴篦子的第一种组合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第一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第二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第三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第三模块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树穴篦子的第二种组合方式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树穴篦子的第三种组合方式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树穴篦子的第四种组合方式结构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及其对应的名称如下:1-第一模块,2-第二模块,3-第三模块,4-第一台阶,5-第二台阶,6-第三台阶,7-第四台阶,8-第五台阶,9-第六台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8所示的一种使用灵活的树穴篦子,包括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和第三模块3,所述第一模块为圆弧板状结构,第一模块头尾相互连接组成树穴篦子的外框,所述第二模块为板状体,第二模块的外边缘为与第一模块内侧对应的圆弧,第二模块对称设置在第一模块内,第二模块的外边缘搭接在第一模块的内侧上,第二模块的内边为直边,第三模块为圆弧板状结构,第三模块的外边缘为与第一模块内侧对应的圆弧,第三模块的外边缘搭接在第一模块的内侧上,第三模块的两端搭接在第二模块的内边上;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相互搭接后在内部形成可供树木生长的空间。所述第一模块的圆弧内侧设置可供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搭接的第一台阶4,第一台阶的台阶面朝上。每个所述第一模块1为四分之一圆弧长度,四个第一模块头尾相接组合成树穴篦子的外框。所述第二模块2的外边缘设置第二台阶5,内边上设置第三台阶6,第二台阶的台阶面朝下,第二台阶搭接在第一台阶上,第三台阶的台阶面朝上。所述第三模块3的外边缘设置第四台阶7,内边上设置第五台阶8,第三模块的两端设置第六台阶9,所述第四台阶和第六台阶的台阶面朝下,第五台阶的台阶面朝上,所述第四台阶搭接在第一台阶上,第六台阶搭接在第三台阶上,两个第三模块之间可以通过第四台阶和第五台阶互相搭接。所述第三模块为向上拱起的弧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种植树木后,在树木根部四周,先将第一模块首尾相接形成圆形外框,然后将第二模块对称搭接在第一模块内,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搭接后内部形成中空的空间可供树木根部横向生长,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搭接后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然后根据不同的美学需求以及树木种植地的环境需要,在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内部的空间搭接第三模块,第三模块的设置方式可以如图1、图6、图8所示,第三模块在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内搭接组合的形式除了图1、图6、图8所呈现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增加第三模块或者调整第三模块的位置而呈现其它的组合形式。本技术所述的树穴篦子,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将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组合成多种不同的拼装样式,灵活多变,可满足不同的种植情况和不同的美学需求。本技术所述的树穴篦子,采用模块组合的形式,整体美观可控,施工灵活、快捷,后期维护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灵活的树穴篦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和第三模块(3),所述第一模块为圆弧板状结构,第一模块头尾相互连接组成树穴篦子的外框,所述第二模块为板状体,第二模块的外边缘为与第一模块内侧对应的圆弧,第二模块对称设置在第一模块内,第二模块的外边缘搭接在第一模块的内侧上,第二模块的内边为直边,第三模块为圆弧板状结构,第三模块的外边缘为与第一模块内侧对应的圆弧,第三模块的外边缘搭接在第一模块的内侧上,第三模块的两端搭接在第二模块的内边上;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相互搭接后在内部形成可供树木生长的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灵活的树穴篦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和第三模块(3),所述第一模块为圆弧板状结构,第一模块头尾相互连接组成树穴篦子的外框,所述第二模块为板状体,第二模块的外边缘为与第一模块内侧对应的圆弧,第二模块对称设置在第一模块内,第二模块的外边缘搭接在第一模块的内侧上,第二模块的内边为直边,第三模块为圆弧板状结构,第三模块的外边缘为与第一模块内侧对应的圆弧,第三模块的外边缘搭接在第一模块的内侧上,第三模块的两端搭接在第二模块的内边上;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相互搭接后在内部形成可供树木生长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灵活的树穴篦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的圆弧内侧设置可供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搭接的第一台阶(4),第一台阶的台阶面朝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宏洋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