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压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57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软压光结构,包括硬辊和软辊;硬辊与软辊的表面相邻且两者具有同一个切面;硬辊的半径为r,软辊的半径为R,所述r小于R;软辊的转速是硬辊的R/r倍;软辊表面由内至外设有硬脂层和回弹层;硬脂层与回弹层均成环状且包覆在软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将硬辊的半径为r,软辊的半径为R,所述r小于R;软辊的转速是硬辊的R/r倍;这样就可以保持切面的车速一致,使得纸张进出均匀,不会发生断裂或褶皱,软辊表面由内至外设有硬脂层和回弹层,这样就实现了软压光的技术要求,纸张紧度一致且均匀,达到转印纸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压光结构
本技术涉及压光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软压光结构。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转印纸生产过程中,对纸张的紧度具有一定的要求,在硬压光过程中钢-钢压区,如果纸页中有高低不平的斑块,压力就不均一。进入压区的的纸页,高厚斑块或絮凝块太多时,此处压力将达到最多,周围地区则比较低。因此,就必须研制出一种能够保持纸张紧度一致的软压光结构,经检索,未发现与本技术相同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持纸张紧度一致的软压光结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软压光结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硬辊和软辊;硬辊与软辊的表面相邻且两者具有同一个切面;硬辊的半径为r,软辊的半径为R,所述r小于R;软辊的转速是硬辊的R/r倍;软辊表面由内至外设有硬脂层和回弹层;硬脂层与回弹层均成环状且包覆在软辊表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脂层的厚度是回弹层的1.5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辊表面镀有硬质抛光层,硬质抛光层的厚度为1-2丝。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质抛光层的硬度大于硬辊硬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将硬辊的半径为r,软辊的半径为R,所述r小于R;软辊的转速是硬辊的R/r倍;这样就可以保持切面的车速一致,使得纸张进出均匀,不会发生断裂或褶皱,软辊表面由内至外设有硬脂层和回弹层,这样就实现了软压光的技术要求,纸张紧度一致且均匀,达到转印纸的技术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软压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软压光结构,包括硬辊1和软辊2;硬辊1与软辊2的表面相邻且两者具有同一个切面;硬辊1的半径为r,软辊2的半径为R,所述r小于R;软辊2的转速是硬辊1的R/r倍;软辊2表面由内至外设有硬脂层21和回弹层22;硬脂层21与回弹层22均成环状且包覆在软辊2表面。本技术方案将硬辊1的半径为r,软辊2的半径为R,所述r小于R;软辊2的转速是硬辊1的R/r倍;这样就可以保持切面的车速一致,使得纸张进出均匀,不会发生断裂或褶皱,软辊2表面由内至外设有硬脂层21和回弹层22,这样就实现了软压光的技术要求,纸张紧度一致且均匀,达到转印纸的技术要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脂层21的厚度是回弹层22的1.5倍;本技术方案使得软辊2的回弹率控制在最佳范围内,使得转印纸紧度一致效果达到最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辊1表面镀有硬质抛光层11,硬质抛光层11的厚度为1-2丝,本技术方案可以在不影响硬度的前提下将硬辊1的表面光滑度做到极致,使得纸张表面更光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质抛光层11的硬度大于硬辊1硬度;本技术方案能保证硬辊1的系数不变,甚至更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压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辊(1)和软辊(2);所述硬辊(1)与软辊(2)的表面相邻且两者具有同一个切面;/n所述硬辊(1)的半径为r,软辊(2)的半径为R,所述r小于R;所述软辊(2)的转速是硬辊(1)的R/r倍;/n所述软辊(2)表面由内至外设有硬脂层(21)和回弹层(22);所述硬脂层(21)与回弹层(22)均成环状且包覆在软辊(2)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压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辊(1)和软辊(2);所述硬辊(1)与软辊(2)的表面相邻且两者具有同一个切面;
所述硬辊(1)的半径为r,软辊(2)的半径为R,所述r小于R;所述软辊(2)的转速是硬辊(1)的R/r倍;
所述软辊(2)表面由内至外设有硬脂层(21)和回弹层(22);所述硬脂层(21)与回弹层(22)均成环状且包覆在软辊(2)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振雄叶雪良雷韬陆旻徐安伟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天亿荣邦纸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