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挑线凸轮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55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挑线凸轮安装结构,包括机壳,在所述机壳上设有与主电机同步传动连接的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挑线凸轮轴,所述挑线凸轮轴一端延伸至机壳外部且端部设有挑线凸轮,所述挑线凸轮位于机壳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解决了常规挑线凸轮及挑线机构更换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后续维修效率,且不动上轴就可以直接更换,保留了机头其余机构的安装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挑线凸轮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挑线凸轮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电脑绣花机以其刺绣过程的高速化、智能化、多样化,在日常应用中日益广泛,由于客户对产量的要求提高,现有绣花机都向高速发展,这就造成加快了零部件的磨损,减短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尤其加快了核心部件挑线凸轮更换频率,增加了对绣花机的维修工作,暴露了绣花机传统机头结构的弊端。传统绣花机在进行绣作时,主电机通过同步带将动力传递给上轴,上轴通过链轮箱进行同步传动。下轴通过大小伞齿的传递使旋梭高速运转。而上轴通过偏心凸轮、三眼连杆、铁连杆带动针杆驱动器沿主动轴上下运动,从而带动针杆按一定速度进行上下运动,完成刺绣动作。上轴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挑线凸轮旋转,挑线凸轮带动挑线杆作上下运动,适时对绣线进行收紧和放松,配合针杆完成整个绣作。由于挑线凸轮与上轴一体,主轴负荷较大。绣花机在绣作时,挑线凸轮也跟着电机高速运转磨损比较严重,需长期周期性的更换,而本身挑线凸轮由于加工要求,在选择材料时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宜采用高强度高硬度的耐磨材料,一般都采用POM,所以在日常使用中更换频率较大。传统的绣花机挑线凸轮、铁凸轮、压脚凸轮、挑线杆均位于机壳的内部,这在日常维护过程相当耗时间,需对整个机头进行拔上轴、拆卸、重装,即使换一个机头的凸轮就有可能对整台机器进行拆装,一个人还应付不了。而且在重装过程中,保证不了原先的安装精度。故此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人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挑线凸轮安装结构,以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挑线凸轮安装结构,解决了常规挑线凸轮及挑线机构更换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后续维修效率,且不动上轴就可以直接更换,保留了机头其余机构的安装精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挑线凸轮安装结构,包括机壳,在所述机壳上设有与主电机同步传动连接的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挑线凸轮轴,所述挑线凸轮轴一端延伸至机壳外部且端部设有挑线凸轮,所述挑线凸轮位于机壳外部。对本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机壳上形成安装腔,所述上轴位于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两侧形成安装孔与上轴相配。对本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机壳上通过挑线杆轴设有挑线连杆,所述挑线连杆另一端与挑线凸轮固定连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挑线连杆位于机壳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原上轴外移,采用上轴与挑线凸轮轴分离,大大减轻了上轴的运行负荷,通过皮带将动力传递给挑线凸轮轴,挑线凸轮外移至机壳外面,挑线凸轮通过挑线杆和挑线杆轴带动挑线机构传动。打破了原先的绣花机机头结构,将挑线凸轮内置式改为外置式,解决了常规挑线凸轮及挑线机构更换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后续维修效率,且不动上轴就可以直接更换,保留了机头其余机构的安装精度,并且对人员的数量要求也大大减少。由上可知,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解决了常规挑线凸轮及挑线机构更换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后续维修效率,且不动上轴就可以直接更换,保留了机头其余机构的安装精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挑线凸轮安装结构,包括机壳1,在所述机壳1上设有与主电机同步传动连接的上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2通过同步带3传动连接挑线凸轮轴4,所述挑线凸轮轴4一端延伸至机壳1外部且端部设有挑线凸轮5,所述挑线凸轮5位于机壳1外部,挑线凸轮与上轴分离并且上轴外移,大大减轻了上轴的运行负荷。并且挑线凸轮的外移,这对零件的更换提供了大大的便利;另外本技术改进了原有技术挑线凸轮安装在上轴6上的设计,两者之间通过皮带传动的设计,使得传动效率转换良好,并且安装更换时不需要将上轴也一同拆下,简单方便,省时省力。本技术所述机壳1上形成安装腔6,所述上轴2位于安装腔6内;所述安装腔6两侧形成安装孔7与上轴2相配,所述机壳1上通过挑线杆轴8设有挑线连杆9,所述挑线连杆9另一端与挑线凸轮5固定连接,所述挑线连杆9位于机壳1外部,如此设计对所述挑线机构外安装提供便利。本技术将原上轴外移,采用上轴与挑线凸轮轴分离,大大减轻了上轴的运行负荷,通过皮带将动力传递给挑线凸轮轴,挑线凸轮外移至机壳外面,挑线凸轮通过挑线杆和挑线杆轴带动挑线机构传动。打破了原先的绣花机机头结构,将挑线凸轮内置式改为外置式,解决了常规挑线凸轮及挑线机构更换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后续维修效率,且不动上轴就可以直接更换,保留了机头其余机构的安装精度,并且对人员的数量要求也大大减少。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挑线凸轮安装结构,包括机壳,在所述机壳上设有与主电机同步传动连接的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挑线凸轮轴,所述挑线凸轮轴一端延伸至机壳外部且端部设有挑线凸轮,所述挑线凸轮位于机壳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挑线凸轮安装结构,包括机壳,在所述机壳上设有与主电机同步传动连接的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挑线凸轮轴,所述挑线凸轮轴一端延伸至机壳外部且端部设有挑线凸轮,所述挑线凸轮位于机壳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挑线凸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形成安装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章淼何纪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兆山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