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式氨纶气流网络包覆丝机的纱线气流网络包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53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层式氨纶气流网络包覆丝机的纱线气流网络包覆结构,具体涉及纱线包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柱和顶板,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柱,且支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底座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顶板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支柱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开槽,所述支柱内部底端的一侧设置有除静电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结构,将纱筒插入筒体的内部,而后插入插杆,使其一端以弹簧轴活动连接的挡块滑入压缩弹簧的一端,以实现对纱筒位置的限制与固定,需更换时,只需用力将插杆拔出即可,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式氨纶气流网络包覆丝机的纱线气流网络包覆结构
本技术涉及纱线包覆装置
,具体为多层式氨纶气流网络包覆丝机的纱线气流网络包覆结构。
技术介绍
氨纶包覆丝是一种以特定材料的长、短纤维包裹内部氨纶的纺织丝线,因其外部包覆呈螺旋状,从而富有较强的弹性,其中气流网络丝是将外部丝线通过压缩气流喷成网络状的纱绳,但外部较易起毛,此时则需要一种可整洁纱线外部的新型气流网络包覆装置。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多层式氨纶气流网络包覆丝机的纱线气流网络包覆结构所生产的纱线外部表层常含有较多的毛刺,在静电的刺激下绽放,不利于纱线的后续使用加工;(2)传统的多层式氨纶气流网络包覆丝机的纱线气流网络包覆结构的纱线筒安装拆卸较为不易,易产生较多的更换时间,使得生产效率下降;(3)传统的多层式氨纶气流网络包覆丝机的纱线气流网络包覆结构无法根据纱线材质的不同调整张力大小,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层式氨纶气流网络包覆丝机的纱线气流网络包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层式氨纶气流网络包覆丝机的纱线气流网络包覆结构,包括底座(1)、支柱(2)和顶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柱(2),且支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7),所述底座(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且安装座(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结构(4),所述顶板(7)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升降结构(6),所述顶板(7)底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11),所述支柱(2)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开槽(8),且开槽(8)内部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轮(12),所述顶板(7)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0),且进气管(10)上固定连接有气泵(9),所述进气管(10)的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层式氨纶气流网络包覆丝机的纱线气流网络包覆结构,包括底座(1)、支柱(2)和顶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柱(2),且支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7),所述底座(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且安装座(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结构(4),所述顶板(7)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升降结构(6),所述顶板(7)底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11),所述支柱(2)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开槽(8),且开槽(8)内部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轮(12),所述顶板(7)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0),且进气管(10)上固定连接有气泵(9),所述进气管(10)的底端贯穿支柱(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配管(13),且分配管(13)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六组喷气孔(14),所述支柱(2)内部的顶端设置有腔室(5),所述支柱(2)内部底端的一侧设置有除静电结构;
所述除静电结构包括通道(20),所述通道(20)设置在支柱(2)的内部,所述通道(20)内部底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三滚轮(19),所述通道(20)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口槽(15),且出口槽(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座(18),所述卡座(18)的内部设置有转筒(16),且转筒(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静电消除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式氨纶气流网络包覆丝机的纱线气流网络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4)由筒体(401)、压缩弹簧(402)、插杆(403)、凹槽(404)、弹簧轴(405)和挡块(406)组成,所述筒体(401)固定连接在安装座(3)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世中黄雷周前堂沈海林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清荣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