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气浮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44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气浮设备,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内由三块隔板将箱体内腔依次分隔为混合絮凝池、溶气水释放池、气浮池和清水池;混合絮凝池内设有搅拌机,混合絮凝池内通过加药装置投放絮凝剂;溶气水释放池内设有溶气水释放器;气浮池于池面上设有刮渣机,刮渣机一端设有收集浮渣的浮渣槽,浮渣槽上开设有将浮渣排出的浮渣排出口,气浮池底部设有用于收集清水的集水管,集水管的出水端与清水池联通;清水池另通过管道连接气水混合泵,气水混合泵通过气液加压罐与溶气水释放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满足污水处理出水水质要求的情况下,优化工艺结构,降低生产运行成本,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气浮设备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气浮设备。
技术介绍
气浮工艺是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固液分离方法。气浮与絮粒进行重力自然沉降的沉淀、澄清工艺不同,它是依靠微气泡,使其粘附于絮粒上,从而实现絮粒强制性上浮,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工艺。由于气泡的重度远小于水、浮力很大,因此,能促使絮粒迅速上浮,因而提高了固液分离速度。一般气浮装置主要由气浮池体、溶气系统、刮渣机等组成。与现有的气浮设备一般采用空压机进行供气,设备造价和设备运行费用较高,占地面积大,且设备运行具有很大的噪音,对周边环境会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气浮设备,在满足污水处理出水水质要求的情况下,优化工艺结构,降低生产运行成本,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气浮设备,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由三块隔板将箱体内腔依次分隔为混合絮凝池、溶气水释放池、气浮池和清水池,所述混合絮凝池与溶气水释放池之间的隔板上部均开设有过水孔,所述溶气水释放池与气浮池之间的隔板上端没入水下且与水面存在间距;所述混合絮凝池侧壁开设有污水进口,混合絮凝池内设有搅拌机,混合絮凝池内通过加药装置投放絮凝剂;所述溶气水释放池内设有溶气水释放器;所述气浮池于池面上设有刮渣机,刮渣机一端设有收集浮渣的浮渣槽,浮渣槽上开设有将浮渣排出的浮渣排出口,所述气浮池底部设有用于收集清水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出水端与清水池联通;所述清水池侧壁开设有清水出口,清水池另通过管道连接气水混合泵,所述气水混合泵通过气液加压罐与溶气水释放器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清水出口处安装有流量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出水流量。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水加压罐和溶气水释放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用于观测溶气水释放器的压力,方便调节溶气水释放器上的调节阀以调节释放压力。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溶气水释放池与气浮池之间的隔板上部朝气浮池方向倾斜折弯60°,以便溶气水释放池内的水稳定水平地过度到气浮池内。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刮渣机为链式刮渣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利用气水混合泵和气水加压罐组合形式,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减少了使用设备数量,降低了设备造价和设备运行、维护费用,大大减少了噪音,降低对环境的影响。(2)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气浮效果好、安装调试方便、设备运行维护低、节约占地、节约投资、易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运行管理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图。图中:箱体1、隔板2、混合絮凝池3、溶气水释放池4、气浮池5、清水池6、过水孔7、污水进口8、搅拌机9、加药装置10、溶气水释放器11、刮渣机12、浮渣槽13、浮渣排出口14、集水管15、清水出口16、气水混合泵17、气液加压罐18、流量调节装置19、压力表2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气浮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内由三块隔板2将箱体1内腔依次分隔为混合絮凝池3、溶气水释放池4、气浮池5和清水池6,混合絮凝池3与溶气水释放池4之间的隔板2上部均开设有过水孔7,溶气水释放池4与气浮池5之间的隔板2上端没入水下且与水面存在间距;混合絮凝池3侧壁开设有污水进口8,混合絮凝池3内设有搅拌机9,混合絮凝池3内通过加药装置10投放絮凝剂;溶气水释放池4内设有溶气水释放器11;气浮池5于池面上设有刮渣机12,刮渣机12一端设有收集浮渣的浮渣槽13,浮渣槽13上开设有将浮渣排出的浮渣排出口14,气浮池5底部设有用于收集清水的集水管15,集水管15的出水端与清水池6联通;清水池6侧壁开设有清水出口16,清水池6另通过管道连接气水混合泵17,气水混合泵17通过气液加压罐18与溶气水释放器11连接。上述清水出口16处安装有流量调节装置19,用于调节出水流量。上述气水加压罐和溶气水释放器11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20,用于观测溶气水释放器11的压力,方便调节溶气水释放器11上的调节阀以调节释放压力。上述溶气水释放池4与气浮池5之间的隔板2上部朝气浮池5方向倾斜折弯60°,以便溶气水释放池4内的水稳定水平地过度到气浮池5内。上述刮渣机12为链式刮渣机12。本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污水由混合絮凝池3进入,途径溶气水释放池4、气浮池5,最后从清水池6流出。污水进入混合絮凝池3,通过加药装置10进行加药并于池内混合搅拌,使药剂和污水充分混合反应。经过混合、絮凝后的污水进入溶气水释放池4,同时清水池6中清水通过气水混合泵17、气液加压罐18后从溶气水释放器11释放,释放直径为20~30微米气泡,气泡与混凝水充分接触。释放的微气泡和混凝水在溶气水释放池4内充分接触后进入气浮池5,污水中的絮凝体粘附在气泡上,并随着气泡的上升被带到池面,形成浮渣,刮渣机12将浮渣刮向浮渣槽13,通过浮渣排出口14排出池外。最后集水管15将气浮后的清水收集流向清水池6,整套设备还配备有电控箱(图中未画出),通过电控箱可实现一体化自动运行。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气浮设备,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由三块隔板将箱体内腔依次分隔为混合絮凝池、溶气水释放池、气浮池和清水池,所述混合絮凝池与溶气水释放池之间的隔板上部均开设有过水孔,所述溶气水释放池与气浮池之间的隔板上端没入水下且与水面存在间距;/n所述混合絮凝池侧壁开设有污水进口,混合絮凝池内设有搅拌机,混合絮凝池内通过加药装置投放絮凝剂;/n所述溶气水释放池内设有溶气水释放器;/n所述气浮池于池面上设有刮渣机,刮渣机一端设有收集浮渣的浮渣槽,浮渣槽上开设有将浮渣排出的浮渣排出口,所述气浮池底部设有用于收集清水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出水端与清水池联通;/n所述清水池侧壁开设有清水出口,清水池另通过管道连接气水混合泵,所述气水混合泵通过气液加压罐与溶气水释放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气浮设备,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由三块隔板将箱体内腔依次分隔为混合絮凝池、溶气水释放池、气浮池和清水池,所述混合絮凝池与溶气水释放池之间的隔板上部均开设有过水孔,所述溶气水释放池与气浮池之间的隔板上端没入水下且与水面存在间距;
所述混合絮凝池侧壁开设有污水进口,混合絮凝池内设有搅拌机,混合絮凝池内通过加药装置投放絮凝剂;
所述溶气水释放池内设有溶气水释放器;
所述气浮池于池面上设有刮渣机,刮渣机一端设有收集浮渣的浮渣槽,浮渣槽上开设有将浮渣排出的浮渣排出口,所述气浮池底部设有用于收集清水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出水端与清水池联通;
所述清水池侧壁开设有清水出口,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斌吴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博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