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龙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26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绞龙输送机,绞龙输送机包括:壳体、主轴、螺旋叶片、第一电机、进料口、出料口、底板、支撑部、气缸、回转支承、基座、第二电机和齿轮;壳体为中空腔体;主轴嵌入壳体内,主轴的一端穿出壳体,且主轴的两端与壳体转动连接;螺旋叶片套设在主轴的外侧;第一电机设置有第一输出轴,第一电机固定在壳体的一端,第一电机位于壳体的外侧,且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与主轴相连接,以使第一电机带动主轴转动;进料口设置在壳体靠近电机的一端的上部;出料口设置在壳体背离电机的一端的下部;底板位于壳体的下方;支撑部固定在底板上,且支撑部与壳体靠近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气缸与底板相连接,且气缸的输出端与壳体转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绞龙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绞龙输送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许多工厂、仓库、码头等场所需要通过输送机将物料装入粮仓中,但现有的输送机结构简单,对于高度不同或方向不一致的粮仓输送材料时,不能调节粮仓对应的高度和方向,往往容易将材料散落到地面,造成浪费同时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也额外增加劳动力了,因此,设计一款对不同方向和高度的料仓输送材料的输送机使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绞龙输送机。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绞龙输送机,绞龙输送机包括:壳体、主轴、螺旋叶片、第一电机、进料口、出料口、底板、支撑部、气缸、回转支承、基座、第二电机和齿轮;壳体为中空腔体;主轴嵌入壳体内,主轴的一端穿出壳体,且主轴的两端与壳体转动连接;螺旋叶片套设在主轴的外侧;第一电机设置有第一输出轴,第一电机固定在壳体的一端,第一电机位于壳体的外侧,且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与主轴相连接,以使第一电机带动主轴转动;进料口设置在壳体靠近电机的一端的上部;出料口设置在壳体背离电机的一端的下部;底板位于壳体的下方;支撑部固定在底板上,且支撑部与壳体靠近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气缸与底板相连接,且气缸的输出端与壳体转动连接;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外圈和滚珠,滚珠同时嵌入内圈和外圈内,以使内圈与外圈相对转动;内圈的内壁上设置内齿,且底板固定在内圈上;基座上设置有安装槽,外圈固定在基座上;第二电机设置有第二输出轴,第二电机固定在安装槽内;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外齿,齿轮套设在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出轴的外侧,且外齿与内齿相啮合。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壳体为中空腔体,主轴嵌入壳体内,主轴的一端穿出壳体,且主轴的两端与壳体转动连接,以实现壳体用于承载主轴,且主轴转动时,壳体不同步转动;其次,通过将螺旋叶片套设在主轴的外侧,以实现螺旋叶片与主轴固定连接;再次,通过将第一电机设置有第一输出轴,第一电机固定在壳体的一端,第一电机位于壳体的外侧,且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与主轴相连接,以实现启动电机时,电机带动主轴转动,螺旋叶片与主轴同步转动;再次,将进料口设置在壳体靠近电机的一端的上部,出料口设置在壳体背离电机的一端的下部,以实现材料由进料口进入,随着主轴和螺旋叶片同步转动,带动材料向上输送,直至材料由出料口排出,因此,完成对材料的输送;再次,将底板位于壳体的下方,支撑部固定在底板上,且支撑部与壳体靠近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以实现支撑部固定设置在底板上,且支撑部对壳体进行支撑;再次,通过将气缸与底板相连接,且气缸的输出端与壳体转动连接,以实现气缸固定设置在底板上,通过气缸使壳体做上下摆动,以调节出料口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对壳体进行支撑;再次,通过将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外圈和滚珠,滚珠同时嵌入内圈和外圈内,以使内圈与外圈相对转动;再次,将内圈的内壁上设置内齿,且底板固定在内圈上,基座上设置有安装槽,外圈固定在基座上,以实现内圈对底板进行支撑,外圈固定设置在基座上;再次,将第二电机设置有第二输出轴,第二电机固定在安装槽内,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外齿,齿轮套设在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出轴的外侧,且外齿与内齿相啮合,以实现开启第二电机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上的外齿与内圈的内齿相咬合,使齿轮带动内圈转动。采用上述结构,结构简单,由于第一电机连接主轴,主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当第一电机启动,带动主轴和螺旋叶片转动,材料由进料口进入,螺旋叶片将材料向主轴另一端输送,直至材料由出料口排出;同时,壳体与支撑部转动连接,支撑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气缸与壳体转动连接,可通过气缸调整出料口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便于对不同高度的料仓收集材料;其中,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齿轮的外齿带动内圈的内齿转动,使内圈可以任意方向旋转,同时壳体也不同旋转,以便于产品对不同方向的料仓输送材料,同时还节约能源,节省人力,以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绞龙输送机还包括:进料嘴和第一导料部;进料嘴嵌入进料口内;第一导料部的截面呈梯形,第一导料部的小直径端与进料嘴相连通。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进料嘴嵌入进料口内,以实现方便将材料倒入壳体内;再将第一导料部的截面呈梯形,第一导料部的小直径端与进料嘴相连通,以避免在倾倒过程材料洒落到地面上,避免浪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绞龙输送机还包括:出料嘴、连接部和第二导料部;出料嘴嵌入出料口内;两个连接部的一端与出料嘴的两侧转动连接;第二导料部的截面呈梯形,第二导料部的小直径端同时与两个连接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出料嘴嵌入出料口内,使材料更容易从出料口倒出;其次,通过将两个连接部的一端与出料嘴的两侧转动连接,以实现出料嘴与出料口转动连接;再次,通过将第二导料部的截面呈梯形,第二导料部的小直径端同时与两个连接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以实现第二导料部与出料嘴转动连接,从而实现第二导料部因其重力始终朝向下方,进而确保将材料经第二导料部流入料仓内,以避免在倾倒过程材料洒落到地面上,避免浪费,从而,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出料嘴的直径小于第二导料部的小直径端的直径。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出料嘴的直径小于第二导料部的小直径端的直径,以确保出料嘴与第二导料部相对,从而实现材料从出料嘴排出后经第二导料部导向后,流入料仓内,以避免在输送过程中,材料出现洒落在地面的情况发生。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绞龙输送机还包括:万向滚轮;四个万向滚轮与基座的底部相连接;其中,万向滚轮为自锁式万向滚轮。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四个万向滚轮与基座的底部相连接,其中,万向滚轮为自锁式万向滚轮,以实现使用产品时可向任意方向移动,由于万向滚轮为自锁性万向滚轮,因此可实现通过将万向滚轮锁定,以防止产品发生移动,从而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绞龙输送机还包括:固定部、螺纹孔、螺纹杆和手轮;固定部套设在基座的外侧;螺纹孔内设置有内螺纹,至少两个螺纹孔设置在固定部上;螺纹杆的一端呈尖锐状,螺纹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螺纹杆穿过螺纹孔;手轮套设在螺纹杆的另一端,且手轮与螺纹杆无相对转动。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固定部套设在基座的外侧,螺纹孔内设置有内螺纹,至少两个螺纹孔设置在固定部上,以实现固定部上设置有螺纹孔;其次,通过将螺纹杆的一端呈尖锐状,螺纹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螺纹杆穿过螺纹孔,以实现螺纹杆与固定部螺纹连接,螺纹杆一端呈尖锐状,以便于插入地面,用于固定基座,以提高基座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手轮套设在螺纹杆的另一端,且手轮与螺纹杆无相对转动,以实现螺纹杆上设置手轮,便于旋转和使用螺纹杆。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绞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输送机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腔体;/n主轴,所述主轴嵌入所述壳体内,所述主轴的一端穿出所述壳体,且所述主轴的两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n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外侧;/n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有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且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与所述主轴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主轴转动;/n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的上部;/n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背离所述电机的一端的下部;/n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壳体的下方;/n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n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底板相连接,且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n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外圈和滚珠,所述滚珠同时嵌入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内,以使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相对转动;/n所述内圈的内壁上设置内齿,且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内圈上;/n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外圈固定在所述基座上;/n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有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n齿轮,所述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外齿,所述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出轴的外侧,且所述外齿与所述内齿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绞龙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输送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腔体;
主轴,所述主轴嵌入所述壳体内,所述主轴的一端穿出所述壳体,且所述主轴的两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外侧;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有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且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与所述主轴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主轴转动;
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的上部;
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背离所述电机的一端的下部;
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壳体的下方;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
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底板相连接,且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外圈和滚珠,所述滚珠同时嵌入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内,以使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相对转动;
所述内圈的内壁上设置内齿,且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内圈上;
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外圈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有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
齿轮,所述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外齿,所述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出轴的外侧,且所述外齿与所述内齿相啮合。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生张立英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聚鑫生物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