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罐的减震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820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输罐的减震保护装置,包括底座、运输罐、基座、气囊和保护装置,底座的上端面通过弹簧减震器与基座连接,运输罐放置在基座上,基座上设有保护装置,基座包括左、右端部基座和中部基座,左端部基座和右端部基座相对设置,与运输罐的侧端面和左右端面相接触的基座的端面上设有若干气囊,基座上设有与气囊连通的气腔和气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与运输罐相接触的左端部基座、右端部基座、中部基座的端面上设有若干气囊以及底座与基座之间设有弹簧减震器,避免运输过程中因路况差或加减速时对运输罐造成的上下左右振动;设有保护装置,避免运输罐直接暴露在烈日或雨天下而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罐的减震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保护运输罐
,尤其是一种运输罐的减震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危化品即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保护的化学物品。液体危化品运输罐在运输过程中,碰到路况不好的路段时或者运输车在加减速时,液体危化品运输罐会发生振动从而导致运输罐内的液体危化品会出现大幅度的摇晃,以致会对运输罐内壁进行冲击,长久以往,会造成运输罐内壁磨损严重,而且会导致运输罐与运输车的连接出现松动,有安全隐患;又有液体危化品运输罐在烈日或雨天运输时,由于运输罐直接暴露在烈日或雨天下,长久以往会对运输罐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输罐的减震保护装置。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运输罐的减震保护装置,包括底座、运输罐、基座、气囊和保护装置,所述底座的上端面通过弹簧减震器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运输罐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设有所述保护装置,所述基座包括左、右端部基座和中部基座,所述左端部基座和所述右端部基座相对设置,与所述运输罐的侧端面和左右端面相接触的所述基座的接触面上设有若干所述气囊,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气囊连通的气腔和所述气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气管与气源连通,所述出气口设有阀门。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弧形罩、第二弧形罩和气缸,靠近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一弧形罩和所述第二弧形罩的下顶端都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端的所述气缸的作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罩的上顶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弧形罩的上顶端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块;在把所述运输罐放置在所述基座上前,所述气缸作业使得其作业杆向外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弧形罩和所述第二弧形罩向外运动,此时所述第一弧形罩的上顶端远离所述第二弧形罩的上顶端且距离大于所述运输罐的外径,之后把所述运输罐放置在所述基座上,最后所述气缸作业使得其作业杆向内运动且带动所述第一弧形罩和所述第二弧形罩向内运动靠拢,最后所述第一弧形罩上顶端的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弧形罩上顶端的所述凸块相配合封闭,使得烈日或雨水无法损坏所述运输罐,从而形成一个保护罩保护着所述运输罐。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所述基座之间设有减震橡胶垫;加强所述基座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减震效果。进一步的,若干所述气囊紧密且均匀的分布在与所述运输罐相接触的所述基座上;所述运输罐与所述基座的接触面都有所述气囊相隔开,使得所述运输罐的接触面受力均匀,减少所述运输罐对所述气囊的损坏以及加强所述气囊对所述运输罐的减震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所述运输罐相接触的所述左端部基座、所述右端部基座、所述中部基座的端面上设有若干所述气囊以及所述底座与所述基座之间设有所述弹簧减震器,避免运输过程中因路况差或加减速时对所述运输罐造成的上下左右振动;设有所述保护装置,避免所述运输罐直接暴露在烈日或雨天下而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左或右端部基座与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中部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保护装置;3、运输罐;4、弹簧减震器;5、左端部基座;6、右端部基座;7、中部基座;8、气囊;9、气腔;10、减震橡胶垫;11、第二弧形罩;12、第一弧形罩;13、连接杆;14、气缸;15、进气口;16、出气口;17、凸块;18、凹槽;19、运输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运输罐的减震保护装置,包括底座1、运输罐19、基座、气囊8和保护装置2,底座1的上端面通过弹簧减震器4与基座连接,运输罐19放置在基座上,基座上设有保护装置2,基座包括左、右端部基座和中部基座7,左端部基座和右端部基座相对设置,与运输罐19的侧端面和左右端面相接触的基座的接触面上设有若干气囊8,基座上设有与气囊8连通的气腔9和气腔9的进气口15和出气口16,进气口15通过气管与气源连通,出气口16设有阀门。保护装置2包括第一弧形罩12、第二弧形罩11和气缸14,靠近基座的第一弧形罩12和第二弧形罩11的下顶端都设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与安装在基座上端的气缸14的作业杆固定连接,第一弧形罩12的上顶端设有凹槽18,第二弧形罩11的上顶端设有与凹槽18相配合的凸块17;在把运输罐19放置在基座上前,气缸14作业使得其作业杆向外运动并带动第一弧形罩12和第二弧形罩11向外运动,此时第一弧形罩12的上顶端远离第二弧形罩11的上顶端且距离大于运输罐19的外径,之后把运输罐19放置在基座上,最后气缸14作业使得其作业杆向内运动且带动第一弧形罩12和第二弧形罩11向内运动靠拢,最后第一弧形罩12上顶端的凹槽18与第二弧形罩11上顶端的凸块17相配合封闭,使得烈日或雨水无法损坏运输罐19,从而形成一个保护罩保护着运输罐19。底座1与基座之间设有减震橡胶垫10;加强基座与底座1之间的减震效果。若干气囊8紧密且均匀的分布在与运输罐19相接触的基座上;运输罐19与基座的接触面都有气囊8相隔开,使得运输罐19的接触面受力均匀,减少运输罐19对气囊8的损坏以及加强气囊8对运输罐19的减震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如图1-3所示,在把运输罐19放置在基座上前,气源的气体通过气管进入气腔9使得气囊8膨胀,之后气缸14作业使得其作业杆向外运动并带动第一弧形罩12和第二弧形罩11向外运动,此时第一弧形罩12的上顶端远离第二弧形罩11的上顶端且距离大于运输罐19的外径,之后把运输罐19放置在基座的气囊8上,最后气缸14作业使得其作业杆向内运动且带动第一弧形罩12和第二弧形罩11向内运动靠拢,最后第一弧形罩12上顶端的凹槽18与第二弧形罩11上顶端的凸块17相配合封闭,使得烈日或雨水无法影响到运输罐19,从而形成一个保护罩保护着运输罐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与运输罐19相接触的左端部基座、右端部基座、中部基座7的端面上设有若干气囊8以及底座1与基座之间设有弹簧减震器4,避免运输过程中因路况差或加减速时对运输罐19造成的上下左右振动;设有保护装置2,避免运输罐19直接暴露在烈日或雨天下而造成损坏。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罐的减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运输罐、基座、气囊和保护装置,所述底座的上端面通过弹簧减震器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运输罐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设有所述保护装置,所述基座包括左、右端部基座和中部基座,所述左端部基座和所述右端部基座相对设置,与所述运输罐的侧端面和左右端面相接触的所述基座的接触面上设有若干所述气囊,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气囊连通的气腔和所述气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罐的减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运输罐、基座、气囊和保护装置,所述底座的上端面通过弹簧减震器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运输罐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设有所述保护装置,所述基座包括左、右端部基座和中部基座,所述左端部基座和所述右端部基座相对设置,与所述运输罐的侧端面和左右端面相接触的所述基座的接触面上设有若干所述气囊,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气囊连通的气腔和所述气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罐的减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付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广石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