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翰专利>正文

计算机汉字部首输入方法及键盘技术

技术编号:2888160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计算机汉字部首输入方法及键盘,采用《新华字典》标准部首为输入要素,将精选的部首及变形部首分配在计算机通用键盘的26个字母键上,其中单笔划部首“一”、“│”、“丿”、“丶”、“乙”所在键定义为方位键;单字输入分一键输入、二键输入及三键输入,词组可输入二字词、三字词、四字词及多字词,输入汉字时,各部首键与方位键配合使用。该部首输入方法简单易学、便于普及且兼顾速度,它将语文教学中的标准部首与计算机输入法有机的统一起来,无需专门培训和记忆,极易掌握。(*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计算机汉字部首输入方法及键盘。在我国普及计算机的关键是解决计算机的汉字输入。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的汉字编码方案主要有音码、形码和音形码等。音码的优点是易学易懂,较为普及,存在的问题是重码多,易因读音不准造成输入错误,且无法输入不认识的汉字,如汉语拼音输入法;形码的优点是重码少、输入速度快,但字根多是人为选择、人为分类,造成字根代码难以记忆,编码规则多,如五笔字型输入法。音码之所以普及是因为它将语文拼音教学与计算机的输入方法结合在一起,而目前,尚未真正解决计算机汉字输入与语文教学中标准部首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汉字识别体系,除在校接受的语文教学外,还得按计算机的输入要求对汉字作另一种认识和记忆,无疑是一种负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学易懂、便于普及且兼顾速度的汉字部首输入方法及键盘,它将汉语教学中的标准部首与计算机的输入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不需要专门培训和记忆,操作十分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该计算机汉字部首输入键盘,采用《新华字典》标准部首为输入要素,精选了133个部首及变形部首分配到计算机通用键盘的26个字母键上,其中单笔划部首“一”、“丨”、“丿”、“丶”安排在字母键“O”、“P”、“K”、“L”上,另一单笔划部首“乙”安排在字母键“I”中间;其它部首根据不同输入法的要求,按部首笔划数目的多少分别排列在各字母键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及中间,键盘中各字母键中间安排的是一键输入的汉字部首,上排前八个字母键“Q”“W”“E”“R”“T”“Y”“U”“I”的四角安排的是两键输入的汉字部首,其余键的四角安排的均为三键输入的汉字部首;五个单笔划键“O”“P”“K”“L”“I”同时称为部首方位键,指示所输部首位于某键的方位,部首方位键“O”“P”“K”“L”“I”分别代表部首位于键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中间”。上述键盘除字母键“O”“P”“K”“L”外,其它字母键与其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中间排列的各部首的对应关系依次为;Q键;部首“匚、冖、凵、勹、冂”;W键部首“几、夕、尢、子、卜”;E键部首“方、户、弓、彐、二”R键;部首“欠、见、毛、气、又”;T键,部首“肀、歹、罒、风、力”;Y键部首“衣、来、 、羽、工”;U键;部首“辛、里、身、豸、厶”;I键,部首“革、骨、鬼、髟、乙”;A键部首“冫、阝、人、八、攵”;S键部首“夕、十、厂、刂、攵”;D键部首“亻、亠、讠、彳、牜”;F键部首“氵、小、忄、山、止”;G键部首“扌、土、一、巾、爫”H键部首“大、门、辶、口、灬”;J键部首“饣、女、犭、尸、立”;Z键;部首“广、艹、纟、马、白”;X键部首“王、木、车、心、田”C键部首“火、礻、日、贝、”;V键部首“月、目、钅、戈、皿”;B键部首“鸟、舟、禾、石、耳”;N键;部首“虫、页、米、、走”;M键;部首“足、雨、酉、鱼、隹”。一种与上述键盘相应的汉字部首输入方法为(一)单字输入(1)一键输入击耍输入字的部首所在键,提示行显示同部首字,用相应数字键选入(2)两键输入先要输入字的部首所在键,再击与该部首对应的方位键,提示行显示同方位同部首的字,用相应的数字键选入;(3)三键输入;先击要输入字的第一部首所在键,再击与该部首相对应的方位键,最后击该字第二部首所在键,提示行显示同码字,用相应的数字键选入,其中成字部首字的第二部首与第一部首为同一部首。(二)词组输入(1)二字词输入依次击第一字和第二字的部首键及相应的方位键,提示行显示同码字,用数字键选入;(2)三字词输入;依次击每个字的部首所在键,用相应数字键从提示行中选词;(3)四字词输入依次击每个字的部首所在键,用相应数字键从提示行中选词;(4)多字词输入从第二个字开始依次击前三个字及最后一个字的部首所在键,用相应的数字键选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汉字部首输入方法及键盘,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采用了汉字中人人都了解熟悉的部首作为输入要素,并保持了部首的固有概念,最大限度地做到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应用计算机汉字输入的一致性,解决了计算机应用中需对汉字重新识别记忆这个重要问题;2、简单易掌握,不需专门培训、不需记忆,只需阅读说明书稍作引导即可掌握应用,为计算机的普及提供了一种极其简单的输入方法;3、解决了拼音输入法中存在的读音不准无法输入的障碍,在应用中人们对部首比拼音更熟悉、更贴近生活,不认识的字也可输入;4、兼顾了输入速度,与拼音输入法相比,击键次数减少、重码率降低,翻页极少,需翻页的字只占约18%;5、由于每键固定五个部首,键面排列有序,部首可在键面上直接标注,也不会形成拥挤杂乱的感觉,从而达到直观输入,免除对输入部首的位置的背记。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汉字部首输入方法相应的键盘设计图。在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前,首先对汉字部首的确定原则作一介绍汉字的部首并不是一个绝对概念,不同版本的《字典》对部首的归纳也不尽相同,在字典中为了查找方便,对一些难检的字分别归人不同的两个部首。在计算机中也可以将一个字同时编入不同的两个部首码中,但这样处理一方面挤占了计算机的存贮空间;另一方面则加大了重码率。为了在操作过程中,较快较准确地确定部首,需要有一个确定部首的统一原则,这个原则是根据部首在汉字中所处的位置特征决定的。部首在汉字中所处的位置特征,大概可分为下列几种第一种左右型,即汉字的左边或右边为部首或左右均为部首。如“种”左边为部首;“都”右边为部首;“汉”左右均为部首。第二种上下型,即汉字的上边或下边为部首或上下均为部首。如“置”上边为部首;“型”下边为部首;“字”上下均为部首。第三种四角型,即汉字的某一角或某几个角为部首。如“艳”的右上角为部首;“解”的左上角及右上角、右下角均为部首。第四种;内外型或称包围型,又分为全包围和半包围。如“国”、“回”为全包围;“这”、“席”、“周”、“区”等为半包围。第五种相交型,即汉字本身是由两个部首或一个部首与笔划相交构成。直观似乎无部首可取,只有通过拆分才能取得部首。如“天”可视为“一”、“大”构成或“二”“人”构成,又如“无”可视为“一”和“尢”构成或“二”和“儿”构成。根据以上特征,汉字部首的确定原则为1、左右型先左后右,左边不成部首或为角部首的情况下取右边部首;2、上下型先上后下,上边不成部首或为角部首的情况下取下边部首;3、四角型按书写顺序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取最先遇到的部首;4、内外型或称包围型取外部为部首;5、相交型“取大优先、能连不交”,通过折分确定部首;6、最后取单笔划部首,这样就把单笔划做部首的字限到最少范围,因为单笔划部首均为一键输入,从而减少重码。前面技术方案中提到的所谓“第二部首”是按书写顺序确定的。如果第一部首在前,则第一部首后面即为第二部首,如“输”的第一部首为“车”,按书写顺序“人”为该字的第二部首。如果第一部首在后,则最前面的部首为第二部首,如“部”的第一部首为“阝”,按书写顺序“立”为第二部首。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没有直观单独的或相连的部首,则通过相交部分拆分取得;如果通过拆分也无部首,则取单笔划部首。不管第一部首位置在前还是在后,在操作中都必须先输入第一部首。上述原则与语文教学中对部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汉字部首输入键盘,其特征在于:采用《新华字典》标准部首为输入要素,精选了133个部首及变形部首分配到计算机通用键盘的26个字母键上,其中单笔划部首“一”、“丨”、“丿”、“丶”安排在字母键“O”、“P”、“K”、“L”上,另一单笔划部首“乙”安排在字母键“I”中间;其它部首根据不同输入法的要求,按部首笔划数目的多少分别排列在各字母键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及中间,键盘中各字母键中间安排的是一键输入的汉字部首,上排前八个字母键“Q”“W”“E”“R”“T”“Y”“U”“I”的四角安排的是两键输入的汉字部首,其余键的四角安排的均为三键输入的汉字部首;五个单笔划键“O”“P”“K”“L”“I”同时称为部首方位键,指示所输部首位于某键的方位,部首方位键“O”“P”“K”“L”“I”分别代表部首位于键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翰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