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810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8
输入装置具备:基体构件;操作构件,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基体构件上下移动,且被进行下压操作;电路基板,其固定于基体构件,且设置于操作构件的下侧;按压式开关,其设置于电路基板的下表面;以及连杆机构,其具有旋转构件,该旋转构件以能够绕旋转中心轴旋转的方式保持于基体构件且设置于电路基板的下侧,且该旋转构件承受操作构件的下压操作而旋转,由此将按压式开关向上方推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输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入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即在具备可动触点的按压式开关中,将按压式按钮的推压力经由转动构件传递至按压式开关。根据该技术,无论对按压式按钮的哪个位置进行推压,均能够以相同程度的操作负载使按压式开关工作,因而,能够得到相同程度的点击感。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30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需要在安装有按压式开关的电路基板与操作构件之间设置转动构件,因此无法有效地活用电路基板与操作构件之间的空间。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具备:基体构件;操作构件,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基体构件上下移动,且被进行下压操作;电路基板,其固定于基体构件,且设置于操作构件的下侧;按压式开关,其设置于电路基板的下表面;以及连杆机构,其具有旋转构件,该旋转构件以能够使旋转中心轴旋转的方式保持于基体构件且设置于电路基板的下侧,且该旋转构件承受操作构件的下压操作而旋转,由此将按压式开关向上方推压。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一实施方式,在通过操作构件的下压操作而对按压式开关进行下压的输入装置中,能够有效地活用安装有按压式开关的电路基板与操作构件之间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所具备的上推构件的下表面侧的结构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所具备的上推构件的仰视图。图5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所具备的连杆机构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所具备的连杆机构的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基于XZ平面的立体剖视图。图8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基于XZ平面的剖视图。图9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基于YZ平面的剖视图。图10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动作的基于XZ平面的剖视图。图11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动作的基于XZ平面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例,将图中Z轴正方向设为上、将图中Z轴负方向设为下来进行说明,但部件的配置、操作方向等并不限定于此。即,配置的部件彼此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对操作方向等只要满足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则并不局限于图中Z轴的方向,也可以涉及图中X轴、Y轴或任意的方向。(输入装置100的概要)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的外观立体图。图1所示的输入装置100例如是作为用于对机动车等车辆的电气部件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开关来使用的装置。但是,并不局限于此,输入装置100例如也可以用于家电产品、移动信息终端等各种各样的用途。如图1所示,输入装置100通过将壳体170与盖构件110相互组合而成为大体上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外形的装置。壳体170以及盖构件110是“基体构件”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体构件”由两个部件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基体构件”也可以一体地成形,还可以组合有3个以上的部件。在输入装置100中,在盖构件110的上表面形成有从上方俯视时呈长方形的开口部110A。从开口部110A露出有操作构件120的操作部120A。由此,输入装置100能够供用户对操作部120A进行下压操作。对于输入装置100,在由用户进行操作部120A的下压操作时,设置于壳体170的内部的按压式开关152(参照图8)被推压而切换为接通状态,表示该接通状态的控制信号经由省略了图示的各种电气部件(例如,电缆、连接器等)向作为输入装置100的控制对象的外部装置输出。另外,输入装置100在操作部120A的下侧设置有静电传感器130(参照图2),由此,在由用户进行操作部120A的下压操作时,由静电传感器130检测出接触位置,且表示该接触位置的控制信号经由省略了图示的各种电气部件(例如,电缆、连接器等)向作为输入装置100的控制对象的外部装置输出。在此,输入装置100构成为,操作部120A具有较宽的操作面,但在在壳体170的内部设置的连杆机构160(利用图2及之后的图进行说明)的作用下,无论在推压该操作面中的哪个部位的情况下,均能够得到同样的操作感。例如,输入装置100构成为,在作为操作部120A的中央的下侧的位置设置有能够得到点击操作感的按压式开关152,但在对操作部120A的中央进行推压的情况、以及对操作部120A的端部进行推压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同样的点击操作感。(输入装置100的结构)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所示,输入装置100构成为从图中上方依次具备盖构件110、操作构件120、静电传感器130、下压构件140、电路基板150、连杆机构160、以及壳体170。盖构件110是安装于壳体170的上部且将壳体170的上部开口闭塞的盖状的构件。在盖构件110的上表面形成有从上方俯视时呈长方形的开口部110A。开口部110A是为了使在盖构件110的下侧设置的操作构件120的操作部120A露出以能够供用户进行操作部120A的下压操作而设置的。操作构件120是以能够沿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移动的方式在壳体170的内部中的盖构件110的下侧设置且供用户完成下压操作的构件。操作构件120大体上具有下部开口的长方体形状。在操作构件120的上表面设置有从上方俯视时呈长方形的操作部120A。操作部120A是从盖构件110的开口部110A露出以供用户完成下压操作的部分。在操作构件120的内部(即,操作部120A的下侧)从下部的开口组装有静电传感器130以及下压构件140。静电传感器130是在操作构件120的内部重叠地设置于操作部120A的下侧的薄膜状的构件。静电传感器130具有多个检测电极(省略图示),基于该多个检测电极中的静电容量的变化来检测操作部120A的操作面中的接触位置。静电传感器130通过FPC132与设置于壳体170的内部的控制器134连接。由此,静电传感器130构成为能够根据控制器134来对多个检测电极进行驱动。下压构件140是在操作构件120的内部(即,操作部120A的下侧)重叠地设置于静电传感器130的下侧的平板状的构件。在完成了操作构件120的下压操作时,下压构件140与操作构件120一起向下方移动。由此,下压构件140通过设置于该下压构件140的下表面的4支下压部142a、142b、142c、142d(参照图3以及图4)来对连杆机构160所具备的4个旋转构件162a、162b、162c、162d各自的一方的端部进行下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4支下压部以及4个旋转构件是“多个下压部”的一例以及“多个旋转构件”的一例。电路基板150是玻璃环氧树脂等较为硬质的平板状的构件。电路基板150在壳体170的内部水平地(即,与XY平面平行地)配置,且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输入装置具备:/n基体构件;/n操作构件,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上下移动,且被进行下压操作;/n电路基板,其固定于所述基体构件,且设置于所述操作构件的下侧;/n按压式开关,其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下表面;以及/n连杆机构,其具有旋转构件,所述旋转构件以能够绕旋转中心轴旋转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基体构件且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下侧,且该旋转构件承受所述操作构件的下压操作而旋转,由此将所述按压式开关向上方推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28 JP 2018-2484911.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装置具备:
基体构件;
操作构件,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基体构件上下移动,且被进行下压操作;
电路基板,其固定于所述基体构件,且设置于所述操作构件的下侧;
按压式开关,其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下表面;以及
连杆机构,其具有旋转构件,所述旋转构件以能够绕旋转中心轴旋转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基体构件且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下侧,且该旋转构件承受所述操作构件的下压操作而旋转,由此将所述按压式开关向上方推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机构具备:
上推构件,其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在所述按压式开关的下侧设置;以及
所述旋转构件,其承受所述操作构件的下压操作而旋转,从而向上方上推所述上推构件,由此经由所述上推构件将所述按压式开关向上方推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装置还具备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在所述按压式开关的下侧支承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敏雄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