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玻璃层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796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6
提供一种薄玻璃层叠体,其可防止薄玻璃弯曲所致的破损,弯曲耐久性优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薄玻璃层叠体具备树脂膜和配置在该树脂膜的至少上方的薄玻璃,该薄玻璃的厚度为30μm~150μm,该薄玻璃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由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和/或曲面构成。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薄玻璃的上方端,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或曲面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薄玻璃层叠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玻璃层叠体。
技术介绍
以往,在构成图像显示装置的构件,例如显示元件的基板、有机EL元件的密封件、前表面保护板等中,使用了由玻璃材与光学膜等树脂膜构成的玻璃层叠体。近年来,图像显示装置越来越轻量薄型化,且有要求柔性化的趋势,故而要求使用由更薄的玻璃材构成的玻璃层叠体。本来,玻璃材就因其为脆弱性而搬运性较差,因此伴随薄型化,该问题就变得更为显著。尤其,在将玻璃材配置在最表层而构成的玻璃层叠体中,在使其弯曲时(尤其是使玻璃材侧弯曲成凸状时)会有容易产生破裂的问题。一般知晓,这是因为在将玻璃弯折时,一旦产生楔型凹陷,应力便会集中于该处。但是,即使可缩小该楔型凹陷,原理上也无法获得完全的平滑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22139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玻璃层叠体:其可通过薄玻璃端面的平滑性以及端面的形状来防止薄玻璃弯曲所致的破损,使得弯曲耐久性优异。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薄玻璃层叠体具备树脂膜和配置在该树脂膜的至少上方的薄玻璃,该薄玻璃的厚度为30μm~150μm,该薄玻璃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由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和/或曲面构成。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薄玻璃的上方端,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和/或曲面构成。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薄玻璃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构成,该薄玻璃的上表面与该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所成的角θ1大于90°且在140°以下。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薄玻璃在其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向外侧凸起的向上曲面作为上述曲面,该向上曲面是该曲面中的(曲面的高度h1)×3/4的部位处的切面A与薄玻璃的上表面所成的角θ2大于90°的曲面。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角θ2大于90°且在140°以下。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薄玻璃在其端面的至少一部分还具有向外侧凸起的向下曲面作为上述曲面。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薄玻璃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斜面和/或上述曲面与垂直面构成。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薄玻璃中,由上述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或上述曲面构成上述端面的部分的高度H1相对于上述薄玻璃的厚度为0.1%以上。在一实施方式中,由上述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或上述曲面构成上述端面的部分的高度H1与由上述垂直面构成上述端面的部分的高度H2之比(H1:H2)为1:9~9.99:0.01。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薄玻璃的端面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150nm以下。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薄玻璃的端面的10点平均粗糙度Rz为500nm以下。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树脂膜配置成从薄玻璃突出。在一实施方式中,在剖视下,上述树脂膜与上述薄玻璃间产生的高低差为200μm以下。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树脂膜为光学膜。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光学膜为偏光板。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树脂膜具有透明导电层。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薄玻璃与上述树脂膜经由粘接剂层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向,提供上述薄玻璃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含:将薄玻璃与树脂膜层叠而形成层叠体A,并将该层叠体A裁切成规定尺寸,之后通过抛光对裁切所得的层叠体B的端面进行研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由斜面或曲面构成,可提供一种薄玻璃不易破损而弯曲耐久性优异的薄玻璃层叠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薄玻璃层叠体的概略截面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薄玻璃层叠体的端部的放大截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薄玻璃层叠体的概略截面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薄玻璃层叠体的端部的放大截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薄玻璃层叠体的概略截面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薄玻璃层叠体的端部的放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A.薄玻璃层叠体的整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薄玻璃层叠体具备树脂膜及配置在该树脂膜的至少上方的薄玻璃,该薄玻璃中,该薄玻璃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由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和/或曲面构成。本专利技术的薄玻璃层叠体通过在薄玻璃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或曲面,使薄玻璃不易破损而弯曲耐久性优异。这被认为是因为:在使薄玻璃层叠体弯曲时,利用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或曲面,可将施加于薄玻璃层叠体的外力分散,使得局部负荷降低。而且,在端面包含曲面的情况下,这一效果更为显著。以下,将使用图1~图6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薄玻璃层叠体的代表性结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薄玻璃层叠体的概略截面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薄玻璃层叠体的端部的放大截面图。该实施方式的薄玻璃层叠体100具备树脂膜10与配置在树脂膜10的至少一个面(上方)的薄玻璃20。薄玻璃20在薄玻璃20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21。在一实施方式中,薄玻璃20与树脂膜10可经由任意的适当的粘接剂或粘结剂层叠(未图示)。另外,在树脂膜10的配置薄玻璃20的面,优选地,其整个面都被薄玻璃20覆盖(即,优选地,树脂膜10的端部与薄玻璃20的端部一致)。注意,在本说明书中,为方便起见,是以薄玻璃层叠体100的薄玻璃20侧(纸面上侧)为上方,以树脂膜10侧(纸面下侧)为下方,但这并不是要限定薄玻璃层叠体的使用方法。薄玻璃20的上表面23与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21所成的角θ1优选大于90°,更优选大于90°且在150°以下,更优选大于90°且在1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2°~140°。若在这样的范围内,则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便更为显著。上述薄玻璃也可以具有斜度度不同的多个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在一实施方式中,薄玻璃也可以还具有向下方内侧延伸的斜面(未图示)。例如,在薄玻璃20的下方端,也可以在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向下方内侧延伸的斜面。薄玻璃的下表面与向下方内侧延伸的斜面所成的角θ1’优选大于90°,更优选大于90°且在150°以下,更优选为92°~14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薄玻璃层叠体的概略截面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薄玻璃层叠体的端部的放大截面图。在该实施方式的薄玻璃层叠体100’中,薄玻璃20在薄玻璃20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曲面22。如图示例,曲面22优选构成为向外侧凸起。另外,构成薄玻璃20的端面的曲面可以为曲率一定的曲面,也可以为以任意的曲率规定的曲面的集合(也可以具有曲率不同的多个曲面)。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在剖视下以一定曲率的连续单曲线构成的曲面称为“单曲面”。因此,“以任意的曲率规定的曲面的集合”可改称为“单曲面的集合”。在一实施方式中,薄玻璃20在其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曲面22中的(曲面22的高度h1)×3/4的部位处(以曲面22的下端边22b为基准,高度为h1×3/4的部位处)的切面A与薄玻璃的上表面23所成的角θ2大于90°的曲面(以下,将这样的曲面称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玻璃层叠体,其中,/n该薄玻璃层叠体具备树脂膜和配置在该树脂膜的至少上方的薄玻璃,/n该薄玻璃的厚度为30μm~150μm,/n该薄玻璃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由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和/或曲面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薄玻璃层叠体,其中,
该薄玻璃层叠体具备树脂膜和配置在该树脂膜的至少上方的薄玻璃,
该薄玻璃的厚度为30μm~150μm,
该薄玻璃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由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和/或曲面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玻璃层叠体,其中,
在所述薄玻璃的上方端,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和/或曲面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玻璃层叠体,其中,
所述薄玻璃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构成,
该薄玻璃的上表面与该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所成的角θ1大于90°且在140°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玻璃层叠体,其中,
所述薄玻璃在其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向外侧凸起的向上曲面作为所述曲面,
该向上曲面是该曲面中的(曲面的高度h1)×3/4的部位处的切面A与薄玻璃的上表面所成的角θ2大于90°的曲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玻璃层叠体,其中,
所述角θ2大于90°且在140°以下。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薄玻璃层叠体,其中,
所述薄玻璃在其端面的至少一部分还具有向外侧凸起的向下曲面作为所述曲面。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玻璃层叠体,其中,
所述薄玻璃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和/或所述曲面与垂直面构成。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玻璃层叠体,其中,
在所述薄玻璃中,由所述向下方外侧延伸的斜面或所述曲面构成所述端面的部分的高度H1相对于所述薄玻璃的厚度为0.1%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重毅稻垣淳一杉野晶子岸敦史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