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防撞组件
本技术涉及车辆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防撞组件。
技术介绍
当前的车辆防撞结构中,一般采用吸能盒来实现碰撞能量的吸收。吸能盒的设计特点为利用材料变形吸收能量。在碰撞(即使是低速碰撞)后很容易损坏,需要完全更换。同时,由于吸能盒的物理结构的限制,在碰撞中可以吸收的能量有限。并且,吸能盒无法根据不同的碰撞情况来保护车辆,无法很好地适用于各种碰撞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车辆防撞组件,在保险杠的内部设置空气弹簧,能够吸收更多碰撞能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防撞组件,位于车辆的车身前侧或后侧,所述防撞组件包括:保险杠,位于车身的面板内侧,且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两组空气弹簧,分别位于所述保险杠的两端内侧,所述空气弹簧沿车身纵向方向可伸缩;以及两个阻尼器,所述两组空气弹簧分别通过所述两个阻尼器与车辆的车架纵梁相连接,所述空气弹簧和所对应的阻尼器沿车身纵向方向排列。可选地,所述防撞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吸能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车辆的车身前侧或后侧,所述防撞组件包括:/n保险杠,位于车身的面板内侧,且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n两组空气弹簧,分别位于所述保险杠的两端内侧,所述空气弹簧沿车身纵向方向可伸缩;以及/n两个阻尼器,所述两组空气弹簧分别通过所述两个阻尼器与车辆的车架纵梁相连接,所述空气弹簧和所对应的阻尼器沿车身纵向方向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车辆的车身前侧或后侧,所述防撞组件包括:
保险杠,位于车身的面板内侧,且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
两组空气弹簧,分别位于所述保险杠的两端内侧,所述空气弹簧沿车身纵向方向可伸缩;以及
两个阻尼器,所述两组空气弹簧分别通过所述两个阻尼器与车辆的车架纵梁相连接,所述空气弹簧和所对应的阻尼器沿车身纵向方向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吸能盒,所述吸能盒设置于所述保险杠与车身纵梁之间,且与所述空气弹簧并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的出气口设置有泄气阀组,所述防撞组件还包括:
高压储气瓶,所述高压储气瓶的出气口通过空气弹簧控制阀组与所述空气弹簧的进气口相连通;
空压机,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通过储气瓶控制阀组与所述高压储气瓶的进气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设置于车身的中部位置,所述高压储气瓶设置于车身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路,王振飞,陈婷,成元祎,
申请(专利权)人:采埃孚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