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肘连杆合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7711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曲肘连杆合模机构,其包括尾板、动模板及曲肘连杆机构,曲肘连杆机构包括推力座和一对上下对称分布的连杆组件,连杆组件由两根彼此独立的前连杆、三根彼此独立的后连杆、两根彼此独立的小连杆组成,两根前连杆的前端与动模板的后端面铰接,两根前连杆的后端与三根后连杆的前端铰接,三根后连杆的后端与尾板的前端面铰接,分布在中间的后连杆的中部与两根小连杆的一端铰接,两根小连杆的另一端与推力座铰接,且以后连杆的前端和后端的中心连线为分界线,分布在中间的后连杆的中部与两根小连杆的一端的铰接位置位于两根小连杆的另一端与推力座的铰接位置的对侧;优点是运动行程短,力放大比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肘连杆合模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机中的合模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曲肘连杆合模机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注塑机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注塑机生产厂商通过技术革新,不断提高产品的工作效能。现有的注塑机曲肘连杆合模机构,其力的放大效率与速度提升能力已经接近极限,无法进一步提升,因此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如:中国公告的专利技术专利“曲肘连杆合模机构”(专利号:ZL200910101481.4),其包括有尾板、动模板及一对曲肘连杆结构,各曲肘连杆结构又包括前连杆、后连杆、小连杆和推座,其中,前连杆的前端与动模板的后端面铰接,前连杆的后端与后连杆的前端铰接,后连杆的后端与尾板的前端面铰接,小连杆的一端与后连杆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推座一侧铰接,而推座限位于尾板和动模板之间并可来回移动,其特征在于:前连杆为一整体件,前连杆的前端具有与动模板后端面铰接的两个前凸耳,前连杆的后端具有与后连杆铰接的三个后凸耳。该曲肘连杆合模机构具有动模板和尾板的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但是,由于小连杆的一端与后连杆的中部的铰接位置和小连杆的另一端与推座一侧的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肘连杆合模机构,包括尾板、动模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的尾板与所述的动模板之间的用于驱动所述的动模板相对所述的尾板移动的曲肘连杆机构,所述的曲肘连杆机构包括推力座和一对上下对称分布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连杆组件由两根彼此独立且在同高度位置上平行布置的前连杆、三根彼此独立且在同高度位置上平行布置的后连杆、两根彼此独立且在同高度位置上平行布置的小连杆组成,两根所述的前连杆的前端与所述的动模板的后端面铰接,两根所述的前连杆的后端与三根所述的后连杆的前端铰接,三根所述的后连杆的后端与所述的尾板的前端面铰接,分布在中间的所述的后连杆的中部与两根所述的小连杆的一端铰接,两根所述的小连杆的另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肘连杆合模机构,包括尾板、动模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的尾板与所述的动模板之间的用于驱动所述的动模板相对所述的尾板移动的曲肘连杆机构,所述的曲肘连杆机构包括推力座和一对上下对称分布的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连杆组件由两根彼此独立且在同高度位置上平行布置的前连杆、三根彼此独立且在同高度位置上平行布置的后连杆、两根彼此独立且在同高度位置上平行布置的小连杆组成,两根所述的前连杆的前端与所述的动模板的后端面铰接,两根所述的前连杆的后端与三根所述的后连杆的前端铰接,三根所述的后连杆的后端与所述的尾板的前端面铰接,分布在中间的所述的后连杆的中部与两根所述的小连杆的一端铰接,两根所述的小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推力座铰接,且以所述的后连杆的前端和后端的中心连线为分界线,分布在中间的所述的后连杆的中部与两根所述的小连杆的一端的铰接位置位于两根所述的小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推力座的铰接位置的对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肘连杆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板的后端面上具有三个后支架,三个所述的后支架的后端上共同固定有前大销轴,所述的前大销轴不能相对三个所述的后支架转动,两根所述的前连杆各自的前端活动套设于所述的前大销轴上且可相对所述的前大销轴转动,每根所述的前连杆的前端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的后支架的后端之间且侧面紧贴,三根所述的后连杆各自的前端上共同固定有中间大销轴,所述的中间大销轴不能相对三根所述的后连杆转动,两根所述的前连杆各自的后端活动套设于所述的中间大销轴上且可相对所述的中间大销轴转动,每根所述的前连杆的后端位于相邻的两根所述的后连杆的前端之间且侧面紧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南红李显达陈邦锋贺天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长飞亚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