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762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围绕显示区,包括:基板;器件层,设置于基板一侧且覆盖显示区,器件层包括阴极层;封装部,在非显示区围绕器件层设置,封装部包括围绕阴极层的金属垫层,金属垫层和阴极层之间具有间隙;阴极层具有第一异形边缘,第一异形边缘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一变形部和第二变形部,第一变形部向金属垫层方向突出延伸,第二变形部向背离金属垫层的方向凹陷延伸;在沿第一异形边缘的延伸方向上,第一变形部长度小于等于第二变形部的长度。降低阴极层蒸镀到金属垫层上的可能性,提高了封装部的封装可靠性,同时避免产生边缘绿线,保证显示面板的一体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窄边框的显示面板逐渐成为显示主流,对于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刚性显示产品,需要采用封装胶进行封装,由于受到显示面板边框宽度以及工艺限制,在制作显示面板的阴极层时,容易将阴极层的材料蒸镀到封装胶的垫层金属上,影响了封装的粘接性,造成封装失效,同时会产生边缘绿线,影响显示面板外观的一体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降低了阴极层蒸镀到金属垫层上的可能性,提高了封装部的封装可靠性,同时避免产生边缘绿线,保证显示面板的一体黑效果。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包括:基板;器件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且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器件层包括阴极层;封装部,在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器件层设置,所述封装部包括围绕所述阴极层的金属垫层,所述金属垫层和所述阴极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阴极层具有第一异形边缘,所述第一异形边缘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一变形部和第二变形部,所述第一变形部向所述金属垫层方向突出延伸,所述第二变形部向背离所述金属垫层的方向凹陷延伸;在沿所述第一异形边缘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变形部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变形部的长度。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且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器件层以及封装部,器件层的阴极层和封装部的金属垫层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阴极层具有第一异形边缘。具体的,第一异形边缘为阴极层靠近金属垫层的一侧边缘,第一异形边缘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一变形部和第二变形部,第一变形部和第二变形部的延伸方向不同,第一变形部向金属垫层方向突出延伸,第二变形部向背离金属垫层的方向凹陷延伸,由于第二变形部向背离金属垫层的方向凹陷延伸。因而相比于第一变形部,第二变形部和金属垫层之间的距离更大,以避免阴极层的整个边缘蒸镀到金属垫层上。并且在沿第一异形边缘的延伸方向上,第一变形部长度小于等于第二变形部的长度,即保证第一异形边缘距离金属垫层相对较远的第二变形部的长度大于等于距离金属垫层相对较近的第一变形部的长度,降低因shadoweffect(阴影效应)和工艺误差将阴极层蒸镀到金属垫层上的可能性,提高了封装部的封装可靠性,同时避免产生边缘绿线,保证显示面板的一体黑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D-D处的膜层结构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掩膜板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掩膜板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好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图1至图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D-D处的膜层结构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围绕显示区AA,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器件层2,设置于基板1一侧且覆盖显示区AA,器件层2包括阴极层21;封装部3,在非显示区NA围绕器件层2设置,封装部3包括围绕阴极层21的金属垫层31,金属垫层31和阴极层21之间具有间隙;阴极层21具有第一异形边缘,第一异形边缘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一变形部211和第二变形部212,第一变形部211向金属垫层31方向突出延伸,第二变形部212向背离金属垫层31的方向凹陷延伸;在沿第一异形边缘的延伸方向Y上,第一变形部211的长度c小于等于第二变形部212的长度d。在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制备通常包括采用蒸镀的方式形成阴极层21。而蒸镀阴极层的步骤需要使用掩膜板7,掩膜板7上开设有开口,蒸发源蒸发的材料通过掩膜上的通孔沉积到基板1上。对应形成阴极层21。然而,在进行蒸镀时,由于掩膜板7和基板1之间具有间隙,最终使用该掩膜沉积形成的阴极层21常常大于设定的阴极层21的尺寸。例如,当设定的阴极层21的宽度为x,长度为y,若设置掩膜板7上的通孔的尺寸与阴极层21的设定尺寸相同,由于使用掩膜板7通过蒸镀工艺在基板1上形成阴极层21的过程中,掩膜板7与基板1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实际制得的阴极层21的宽度会大于x,长度会大于y;此现象称之为阴影效应(shadoweffect)。受到shadoweffect以及工艺偏差的影响,阴极层21容易被蒸镀到金属垫层31上,影响显示面板的封装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且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器件层2以及封装部3,器件层2的阴极层21和封装部3的金属垫层3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阴极层21具有第一异形边缘。具体的,第一异形边缘为阴极层21靠近金属垫层31的一侧边缘,第一异形边缘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一变形部211和第二变形部212,第一变形部211和第二变形部212的延伸方向不同,第一变形部211向金属垫层31方向突出延伸,第二变形部212向背离金属垫层31的方向凹陷延伸,由于第二变形部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n器件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且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器件层包括阴极层;/n封装部,在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器件层设置,所述封装部包括围绕所述阴极层的金属垫层,所述金属垫层和所述阴极层之间具有间隙;/n所述阴极层具有第一异形边缘,所述第一异形边缘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一变形部和第二变形部,所述第一变形部向所述金属垫层方向突出延伸,所述第二变形部向背离所述金属垫层的方向凹陷延伸;在沿所述第一异形边缘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变形部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变形部的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器件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且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器件层包括阴极层;
封装部,在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器件层设置,所述封装部包括围绕所述阴极层的金属垫层,所述金属垫层和所述阴极层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阴极层具有第一异形边缘,所述第一异形边缘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一变形部和第二变形部,所述第一变形部向所述金属垫层方向突出延伸,所述第二变形部向背离所述金属垫层的方向凹陷延伸;在沿所述第一异形边缘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变形部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变形部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形部朝向所述金属垫层方向的延伸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变形部背向所述金属垫层方向的延伸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二变形部的延伸轨迹为曲线、折线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二变形部的延伸轨迹均呈圆弧,且所述第一变形部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变形部的曲率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垫层具有靠近所述阴极层的第二异形边缘,所述第二异形边缘具有交替分布的第三变形部和第四变形部,所述第三变形部向所述阴极层方向突出延伸,所述第四变形部向背离所述阴极层的方向凹陷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第一异形边缘的延伸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三变形部相错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变形部和所述第四变形部相错设置;或,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三变形部相对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变形部和所述第四变形部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三变形部相对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变形部和所述第四变形部相对设置时,所述第一变形部、第二变形部、所述第三变形部、所述第四变形部均呈圆弧状,且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三变形部的曲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宇韩立静韩冰李祖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