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压及多倍频选择的中央处理单元升级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728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电压及多倍频选择的中央处理单元升级插座,此升级插座由电路板、CPU插槽、电源稳压器、指拨开关组以及可编程逻辑器(PAL)所组成,而由其上的指拨开关组搭配电源稳压器构成多组电压间的切换,并由指拨开关组更以数个开关构成2~3.5倍频系数的选择,据以使新一代的CPU可通过此升级插座而适用于原有主机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电压及多倍频选择的中央处理单元升级插座,通过此CPU升级插座可使原主机板适用于新一代CPU。现今奔腾级CPU产品,早期为5伏特电源供应的60、66MHz,由于功率损耗过大且使用0.5微米制程而导致芯片尺寸较大与成本较高,故而市面上75MHz以上的奔腾CPU均使用0.35微米制程且运用3.3伏特电压,不仅使外型缩小为基本与486级计算机类同的尺寸大小,且功率消耗亦随之降低,即为现今的主流产品,然以较早期的主机板设计上,仅支持CPU单组电压与仅提供1.5~2的倍频系数,导致仅能支持75~133MHz的CPU,在该最高倍频系数的限制下,造成无法支持150~200MHz等级的CPU,故而该早期主机板即无法通过更换CPU进行升级至166~200MHz,仅有掉换主机板一种用途,而较新式的主机板,支持的倍频系数已达3,虽可支持至200MHz的CPU,然亦鉴于仅提供CPU单一电压的限制下,对于奔腾新一代的CPU(含多媒体指令集MMX)或者是AMD的K6及Cyrix的M2级CPU均朝向双组电压供应的趋势下,该仅有单组CPU供应电压的主机板设计,亦无从适用,致使此等主机板无法升级至新一代的CPU,故基于前述既有主机板倍频系数的支持度不足以及无法提供双组电压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欲提出一种可在无需更换主机板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压及多倍频选择的中央处理单元升级插座,其为一种可插接于主机板的CPU插槽的CPU升级插座,并可达到令主机板的支持性能提升至可适用于下一代CPU,免除掉换主机板的不便及浪费现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压及多倍频选择的中央处理单元升级插座,其通过电压调整器搭配双电压选择开关,不仅可适用于现今单组电源的CPU使用,而且可适用于双组电源的下一代CPU用户。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压及多倍频选择的中央处理单元升级插座,其中该倍频系数选择开关可供形成2~3.5倍频的系数选项,以解决既有主机板倍频系数值过低而无法对CPU升级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压及多倍频选择的中央处理单元升级插座,可适用于现今P54C的CPU外,更可适用于P55C、K6、M2的各厂家所生产的下一代CPU产品,有着良好的CPU升级弹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电压及多倍频选择的中央处理单元升级插座,其包括一电路板,其上设置有CPU插槽,并具有由电路板向下伸出的CPU插脚,以供插接于计算机主机板的CPU插座上;一电源接头,设置于电路板一侧,供外接电源进入电路板上;一电压调整器,设置于电路板上,可送出CPU所需的另一组电压;一指拨开关,由多组开关构成,以多个开关为一组以控制电压调整器及CPU倍频系数。在上述的双电压及多倍频选择的中央处理单元升级插座中,该电压调整器可包括有一稳压器以及一稳压集成电路所组成,通过改变指拨开关的状态而改变稳压集成电路的参考输入电压以及改变供应电压。在上述的双电压及多倍频选择的中央处理单元升级插座中,该稳压集成电路的参考电压输入端可通过分压电阻与指拨开关连接,且通过改变指拨开关的切拨状态而改变分压电阻的负回授量。在上述的双电压及多倍频选择的中央处理单元升级插座中,该指拨开关可具有数个开关直接与CPU的倍频选择输入端连接,构成倍频系数选择。在上述的双电压及多倍频选择的中央处理单元升级插座中,该插座尚可配置有一可转换CPU部份控制讯号的可编程逻辑器(PAL)。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在现有的主机板CPU插槽上插入此CPU升级插座后,即可形成一种具有2~3.5倍频系数选项以及兼具双组电源电压的CPU转接装置,从而可扩大原有主机板的功能,使之适用于新一代的CPU。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和CPU及散热片的配合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指拨开关的设定图表。如图1所示的外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CPU升级插座的构造上为以一表面焊接有CPU插槽50、电源接头20、稳压器30、稳压集成电路40、可编程逻辑器(PAL)60以及指拨开关70的电路板10构成,其中,该电路板10的底面亦向下延伸有可供直接插入至计算机主机板的CPU插孔上的接脚,而实施上,如图2所示,可在此升级插座的CPU插槽50依次插接欲升级的CPU80以及如现有方式安装散热器90或散热风扇,并同时对该电源接头20送入主机板的CPU电源后,即可完成安装的步骤。而该位于图1CPU插槽50中央位置的指拨开关70的各开关的切换,进行倍频系数选择与选择不同的双电源电压值,达到适用于较高速的CPU或新一代CPU者,其达到倍频系数选择及双电压数值间的切换的实际构造,可配合参看图3所示,于电源接头20位置即直接送入至稳压器30上,而在稳压器30两端的VCC及VCCIO即形成两组电源,而该经电源接头20直接送入的电源(VCC)即为经主机板送入的CPU电压,而该VCCIO则可通过指拨开关70的切换选择,可形成2.5V~3.3V间变化的电压,以供应新一代双电源的CPU核心(CORE)的电压,该稳压器30的调整端(ADJ)为与稳压集成电路40连接,稳压集成电路40的参考电压输入端(FD)通过分压电阻41及指拨开关70的第5~8的开关而与稳压器30的电压输出端(VCCIO)连接。以前述稳压器30、稳压集成电路40、分压电阻41以及指拨开关70的相互搭配下,即构成可通过指拨开关70使该相应开关呈接通或断开而构成不同的负回授电压下,即可达到改变稳压器30输出电压值的效果。对于调整倍频系数部份,即通过可直接与CPU的倍频系数接脚(BF0)、(BF1)(BUS FREQUENCY)直接连接的指拨开关70的第一、第二开关相互连接,即可直接由此两开关切拨的状态设定CPU的倍频系数状态,而指拨开关70的第三开关为仅供测试用,第四开关为与CPU的时钟脉冲接脚(CLK)连接,为供设定CPU时针脉冲电平高低,而位于图面下方的可编序逻辑器(PAL)60)则为提供CPU控制讯号的必要转换。而前述指拨开关70各开关的设定方式可配合参看图4的图表所示,若使用P55C、M2、K6、P54C或K5的CPU时,该指拨开关70的第一、第二开关(P1)、(P2)的四种不同状态即可形成由2.5~3.5倍频系数的选择,而在小括号内的数值为表示使用现今奔腾(P54C)及AMD的K5型CPU的倍频系数,而运用于Cyrix的6×86或6×86L的CPU时,则倍频系数则于2~3间变化,对于欲调整CPU核心(CORE)的电压值时,则如图4下方所示,可通过第五、第六、第七及第八开关(P5~P8)形成2.5~3.3伏特间的电压变化,达到适用于不同核心电压的双电压CPU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双电压及多倍频选择的中央处理单元升级插座,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电路板,其上设置有CPU插槽,并具有由电路板向下伸出的CPU插脚,以供插接于计算机主机板的CPU插座上;一电源接头,设置于电路板一侧,供外接电源进入电路板上;一电压调整器,设置于电路板上,可送出CPU所需的另一组电压;一指拨开关,由多组开关构成,以多个开关为一组以控制电压调整器及CPU倍频系数。2.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电压及多倍频选择的中央处理单元升级插座,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电路板,其上设置有CPU插槽,并具有由电路板向下伸出的CPU插脚,以供插接于计算机主机板的CPU插座上;一电源接头,设置于电路板一侧,供外接电源进入电路板上;一 电压调整器,设置于电路板上,可送出CPU所需的另一组电压;一指拨开关,由多组开关构成,以多个开关为一组以控制电压调整器及CPU倍频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文
申请(专利权)人:爱群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