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机的温控技术,特别涉及具有可移动发热元件的一种摄像机。
技术介绍
摄像机的机壳内往往设置有例如成像模组等发热元件,这些发热元件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可以从通过机壳与外部的热交换而散出。然而,若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不能高效地被交换至机壳,则,无论机壳的对外热交换效率如何提升,都不能改善发热元件的温控效果。随着各种智能化应用的需求增加,摄像机的形态越来越多样化,某些摄像机中的发热元件可以相对于机壳运动。对于此类摄像机,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只能选择以空气为载体的乱序流动而被交换至机壳,但这样的热交换方式的交换效率较低,导致对发热元件的温控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包括:机壳;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通过传动机构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机壳的内部;温控机构,所述温控机构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并且,所述温控机构在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机壳之间形成基于液态介质流通的柔性热交换回路;其中,所述柔性热交换回路具有响应于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壳(10);/n发热元件(20),所述发热元件(20)通过传动机构(30)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机壳(10)的内部;/n温控机构(40),所述温控机构(40)位于所述机壳(10)的内部,并且,所述温控机构(40)在所述发热元件(20)与所述机壳(10)之间形成基于液态介质流通的柔性热交换回路;/n其中,所述柔性热交换回路具有响应于所述发热元件(20)与所述机壳(10)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而弯曲的可变形余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10);
发热元件(20),所述发热元件(20)通过传动机构(30)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机壳(10)的内部;
温控机构(40),所述温控机构(40)位于所述机壳(10)的内部,并且,所述温控机构(40)在所述发热元件(20)与所述机壳(10)之间形成基于液态介质流通的柔性热交换回路;
其中,所述柔性热交换回路具有响应于所述发热元件(20)与所述机壳(10)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而弯曲的可变形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机构(40)包括:
第一热交换模组(41),所述第一热交换模组(41)与所述机壳(10)导热接触;
第二热交换模组(42),所述第二热交换模组(42)与所述发热元件(20)导热接触;
柔性液流管路(43),所述柔性液流管路(43)以所述第一热交换模组(41)和所述第二热交换模组(42)为串联节点形成所述柔性热交换回路,并且,所述柔性液流管路(43)具有为所述柔性热交换回路提供所述可变性余量的冗余长度;
供液驱动元件(44),所述供液驱动元件(44)串联在所述柔性热交换回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驱动元件(44)与所述摄像机的电源之间串联有热敏开关元件(51)和热敏限流元件(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交换模组(41)包括与所述机壳(10)导热接触的第一导热界面层(411)、以及与所述第一导热界面层(411)导热装配的第一换热器(412);
所述第二热交换模组(42)包括与所述发热元件(20)导热接触的第二导热界面层(421)、以及与所述第二导热界面层(421)导热装配的第二换热器(422);
所述柔性液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继光,周斌,叶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