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678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及阻尼减振性能测试方法,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用于检测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阻尼性能,包括底座;检测平台,检测平台设置在底座上,检测平台包括基座、工作台、驱动组件和龙门架,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设置在基座和工作台之间,驱动组件设置在基座上并驱动工作台沿第一方向移动,龙门架跨设在工作台上并沿第一方向移动;激振组件,激振组件设置在工作台上方,激振组件包括激振器和激振滑轨,激振滑轨设置在龙门架上,激振器用于冲击工作台,激振器设置在激振滑轨上并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通过可移动的激振器,在动静两种情况下进行阻尼性能检测,扩大测试范围,检测精度更高,应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高端高装备制造业仍长期面临着关键装备及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国产高端数控机床的静动态特性较差,基础部件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始终制约着我国高端数控机床长远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现有滚动功能部件产品特别是滚动直线导轨副仍面临产能严重不足,档次较低,可靠性较差、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局面,进口产品依然处于主导地位,成为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瓶颈之一,亟待取得突破。由滚动直线导轨副组成的精密滑台传动装置是高端数控机床的关键传动部件,具高刚性、高承载、高速、高精密定位等特点,但因滑块滚动体与导轨构成的结合部是点或线接触,与传统的滑动导轨的面面接触相比较唯一缺点是抗振性能差,这将直接导致数控机床的动态特性较差。滑块-导轨结合部的接触刚度在整机刚度构成中通常成为薄弱环节,从而成为影响整机精度的一大因素,同时,滑块-导轨结合部的接触阻尼特性较差,严重制约着整机的动态特性。因此,导轨系统的静态及动态性能将极大的影响高端数控机床整机的性能,如何解决“精密滚动直线导轨副乃至整机的抗振能力差”将是高端数控机床的共性问题。目前市场上针对“滚动直线导轨副阻尼特性”测试大多采用固定式,即将滚动直线导轨副中的导轨固定设置,通过激振器击打工作台固定位置进行检测,只能测试工作台静止状下的振动,而不能测试工作台运动状态下的振动,但在实际应用中,滚动直线导轨副通常处于动态过程,因而通过该种方法进行检测所获得的结果不够准确;激振器固定在龙门架上,只能实现对固定点的激振,而无法调整激振点位置;滚动直线导轨副安装方案只能正装而无法实现反装,无法应对滚动直线导轨副反装情况下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前滚动直线导轨副阻尼性能检测精度不高,检测位置固定不变且无法满足正反装同时进行的问题,提供一种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一种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用于检测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阻尼性能,包括底座;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检测平台包括基座、工作台、驱动组件和龙门架,所述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设置在所述基座和工作台之间,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驱动所述工作台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龙门架跨设在所述工作台上并沿第一方向移动;激振组件,激振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激振组件包括激振器和激振滑轨,所述激振滑轨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所述激振器用于冲击所述工作台,所述激振器设置在所述激振滑轨上并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平移滑轨,所述平移滑轨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龙门架设置在所述平移滑轨上。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平台还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设置在所述凸台上。进一步地,所述凸台上设置安装平面,多个所述凸台成对设置,每对所述凸台上的所述安装平面具有不同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包括导轨、滑块和阻尼器,所述滑块和所述阻尼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凸台上,所述滑块和所述阻尼器连接所述工作台。进一步地,所述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包括导轨、滑块和阻尼器,所述滑块和所述阻尼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检测平台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凸台上,所述滑块和所述阻尼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导轨连接所述工作台。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器上设置注油孔,所述阻尼器与所述导轨之间设有油膜层。进一步地,所述油膜层的厚度介于0.02mm-0.06mm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激振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激振器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激振滑轨。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护罩和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防护罩内设置隔音板。进一步地,提供一种阻尼减振性能测试方法,适用于以上所述的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上装入阻尼器,操作所述激振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并激振所述工作台,获得最大减振幅值;装配不同型号的所述阻尼器,重复以上过程以获得多个所述最大减振幅值;所述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上卸载所述阻尼器,操作所述激振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并激振所述工作台,获得最大振动幅值;依次对比多个所述最大减振幅值与所述最大振动幅值的差值。本申请所提供的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检测平台上包括基座和工作台,通过基座和工作台固定滚动直线导轨副,实现滚动直线导轨副的正装和反装功能;同时,工作台能够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激振组件设置在工作台上方,通过激振器击打工作台以检测阻尼性能,同时,激振器能够在激振滑轨上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设置,通过可移动的工作台和激振器的配合作用,使本申请所提供的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能够在滚动直线导轨副处于静态和动态的两种情况下对其进行阻尼性能检测,通过可移动的激振器扩大测试范围,检测的精度更高,应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的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的底座和激振组件的组装立体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的检测平台的立体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的基座的立体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的立体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阻尼减振性能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其中,10、底座,11、平移滑轨,20、检测平台,21、基座,211、凸台,212、安装平面,22、工作台,23、驱动组件,231、驱动器,232、丝杠,233、连接板,24、支撑板,25、龙门架;30、激振组件,31、激振器,32、激振滑轨,321、锁紧件,33、弹性件;40、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41、导轨,42、滑块,43、阻尼器,431、注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用于检测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阻尼性能,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检测平台包括基座、工作台、驱动组件和龙门架,所述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设置在所述基座和工作台之间,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驱动所述工作台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龙门架跨设在所述工作台上并沿第一方向移动;/n激振组件,激振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激振组件包括激振器和激振滑轨,所述激振滑轨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所述激振器用于冲击所述工作台,所述激振器设置在所述激振滑轨上并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用于检测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阻尼性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检测平台包括基座、工作台、驱动组件和龙门架,所述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设置在所述基座和工作台之间,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驱动所述工作台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龙门架跨设在所述工作台上并沿第一方向移动;
激振组件,激振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激振组件包括激振器和激振滑轨,所述激振滑轨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所述激振器用于冲击所述工作台,所述激振器设置在所述激振滑轨上并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平移滑轨,所述平移滑轨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龙门架设置在所述平移滑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还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设置在所述凸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上设置安装平面,多个所述凸台成对设置,每对所述凸台上的所述安装平面具有不同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减振性能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直线导轨副系统包括导轨、滑块和阻尼器,所述滑块和所述阻尼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凸台上,所述滑块和所述阻尼器连接所述工作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减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威王春辉郭广廓林家领樊依圣王远航董成举李小兵陈勃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