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支护施工装置和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51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锚杆支护施工装置,其包括基座、位于所述基座前侧的第一锚杆组件和位于所述基座后侧的第二锚杆组件,第一锚杆组件和第二锚杆组件当中的钻架可以在转动前后分别进行帮锚支护作业和顶锚支护作业。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锚杆支护施工装置及应用了该装置的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可以同时进行多根帮锚支护施工,提高帮锚支护速度,解决顶帮条件较好、顶锚支护完成情况下,侧帮支护效率较低的难题。并且其中部分钻架能够转动补打顶锚,增加了锚杆支护施工装置的适用范围,能够满足多种工况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锚杆支护施工装置和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下支护
,具体涉及一种锚杆支护施工装置和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多数煤矿巷道掘进采用锚杆支护形式,许多现代化煤矿开始逐渐使用锚杆钻车代替人工锚钻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锚护作业。出现的锚杆钻车机型有两臂锚杆钻车和多臂锚杆钻车,基本能够实现顶部和侧帮锚杆的支护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煤矿巷道掘进的需求。对于一般地质条件矿井,在保证一定空顶距条件下,顶锚和帮锚支护同时进行。但在一些顶底板条件较好的矿井,锚杆机跟随掘进设备先进行顶锚支护,后续人员补打帮锚,这样作业能够保证人员安全条件下,提高掘进效率。使用人工补打帮锚,不能实现同步平行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若使用普通的锚杆机进行帮锚支护,锚杆机有四个或六个钻架,但其钻架多为顶锚钻架,只有两个钻架能够补打帮锚,帮锚作业效率低。本专利技术的多臂帮锚杆钻车可以同时补打6根帮锚,前后可以自动成排,帮锚作业效率是普通钻车的三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锚杆支护施工装置和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锚杆支护施工装置,包括基座、位于所述基座前侧的第一锚杆组件和位于所述基座后侧的第二锚杆组件:所述第一锚杆组件包括提升机构、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一旋转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机架,所述提升机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提升机架内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上滑设有滑块;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的第一滑动机架,所述第一滑动机架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所述第三滑轨和所述第四滑轨分别连接有第三钻架和第四钻架;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一钻架、所述第二滑轨和第二钻架;所述第二锚杆组件包括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动机架,所述第二滑动机架上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滑设有第五滑轨和第六滑轨,所述第五滑轨和所述第六滑轨分别连接有第五钻架和第六钻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锚杆支护施工装置,可以同时进行多根帮锚支护施工,提高帮锚支护速度,解决顶帮条件较好、顶锚支护完成情况下,侧帮支护效率较低的难题。并且其中部分钻架能够转动补打顶锚,增加了锚杆支护施工装置的适用范围,能够满足多种工况需要。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钻架或所述第二钻架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缸和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驱动缸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或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一连接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滑轨或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一连接轴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钻架或所述第二钻架,所述第一驱动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缸的数量为多个。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滑轨和所述第三钻架、所述第四滑轨和所述第四钻架之间设置有第一旋转机构,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钻架或所述第四钻架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滑轨和所述第五钻架、所述第六滑轨和所述第六钻架之间设置有第一旋转机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五钻架或所述第六钻架在垂直平面内转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锚杆组件还包括第二旋转机构,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五钻架或所述第六钻架在垂直于垂直平面的平面内转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包括底板和第二驱动缸,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五钻架或所述第六钻架上设置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孔内;所述第五钻架或所述第六钻架上设置有第三转动孔,所述第二驱动缸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和所述第三转动孔;所述第一旋转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底板转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锚杆组件包括还包括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内侧导柱和外侧滑块,所述外侧滑块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内侧导柱上,所述内侧导柱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或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一钻机或所述第二钻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外侧滑块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包括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锚杆支护施工装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通过采用上述锚杆支护施工装置,可以同时进行多根帮锚支护施工,提高帮锚支护速度,解决顶帮条件较好、顶锚支护完成情况下,侧帮支护效率较低的难题。并且其中部分钻架能够转动补打顶锚,增加了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的适用范围,能够满足多种工况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的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的另一视向的立体图,图中所有钻架均处于水平状态;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的立体图,图中第一钻架和第二钻架处于竖直状态;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的立体图,图中第一钻架、第二钻架、第五钻架和第六钻架处于竖直状态;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中提升机构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中第一滑动机构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中第一旋转机构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中第二锚杆组件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中升降机构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中平移机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履带式多臂帮锚杆钻车;11、左履带;12、右履带;14、升降机构;2、锚杆支护施工装置;21、第一钻架;22、第二钻架;23、第三钻架;24、第四钻架;25、第五钻架;26、第六钻架;3、第一锚杆组件;31、提升机构;311、提升机架;312、导柱;313、滑块;32、第一滑动机构;321、第一滑槽;322、第二滑槽;323、第一滑轨;324、第二滑轨;33、第一旋转机构;331、第一驱动缸;332、第一连接轴;333、凸轮;4、第二锚杆组件;41、第二滑动机构;411、第三滑槽;42、第二旋转机构;421、底板;422、第二驱动缸;5、平移机构;51、内侧导柱;52、外侧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锚杆支护施工装置。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锚杆支护施工装置2,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杆支护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位于所述基座前侧的第一锚杆组件和位于所述基座后侧的第二锚杆组件:/n所述第一锚杆组件包括提升机构、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一旋转机构;/n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机架,所述提升机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提升机架内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上滑设有滑块;/n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的第一滑动机架,所述第一滑动机架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所述第三滑轨和所述第四滑轨分别连接有第三钻架和第四钻架;/n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一钻架、所述第二滑轨和第二钻架;/n所述第二锚杆组件包括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动机架,所述第二滑动机架上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滑设有第五滑轨和第六滑轨,所述第五滑轨和所述第六滑轨分别连接有第五钻架和第六钻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杆支护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位于所述基座前侧的第一锚杆组件和位于所述基座后侧的第二锚杆组件:
所述第一锚杆组件包括提升机构、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一旋转机构;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机架,所述提升机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提升机架内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上滑设有滑块;
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的第一滑动机架,所述第一滑动机架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所述第三滑轨和所述第四滑轨分别连接有第三钻架和第四钻架;
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一钻架、所述第二滑轨和第二钻架;
所述第二锚杆组件包括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动机架,所述第二滑动机架上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滑设有第五滑轨和第六滑轨,所述第五滑轨和所述第六滑轨分别连接有第五钻架和第六钻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支护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钻架或所述第二钻架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杆支护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缸和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驱动缸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或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一连接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滑轨或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一连接轴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钻架或所述第二钻架,所述第一驱动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杆支护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数量为多个。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步康丁永成张小峰王威仇卫建闫金宝桑盛远左岗永张维果杜玉祥王富强孟雯杰张云波弓旭峰兰辉敏陈明建马进功徐双用刘长龙陈庆贺石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