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44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及其安装结构,其中,该外墙板以建筑开间和层高为模数,在外墙板上预留有门窗洞口或预先安装有门窗;所述外墙板包括内叶板、外叶板、第一冷拔钢丝网、第二冷拔钢丝网、斜插钢丝和保温层;所述内叶板和外叶板均采用轻质高强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第一冷拔钢丝网浇筑在内叶板内,所述第二冷拔钢丝网浇筑在外叶板内,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内叶板和外叶板之间,所述斜插钢丝呈W型穿过所述保温层、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冷拔钢丝网和第二冷拔钢丝网连接;本申请将外墙的安全、保温、隔声、防火、装饰等性能复合,并适合工业化生产、运输和安装的新型外墙围护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及其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墙保温
,具体涉及一种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
技术介绍
装配式外墙是提高工业化建筑预制装配率的重要方面,现有的ALC条板附加保温装饰板外墙体系,因条板的尺寸小、数量多,还需粘贴保温装饰板,使得现场吊装工作量大,板缝处理复杂,施工效率低下,且还面临保温装饰板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进一步,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该外墙板以建筑开间和层高为模数,在外墙板上预留有门窗洞口或预先安装有门窗;所述外墙板包括内叶板、外叶板、第一冷拔钢丝网、第二冷拔钢丝网、斜插钢丝和保温层;所述内叶板和外叶板均采用轻质高强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第一冷拔钢丝网浇筑在内叶板内,所述第二冷拔钢丝网浇筑在外叶板内,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内叶板和外叶板之间,所述斜插钢丝呈W型穿过所述保温层、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冷拔钢丝网和第二冷拔钢丝网连接。进一步,沿所述保温层周向、且位于内叶板和外叶板之间的侧封口处还设有防火保温层。进一步,沿所述防火保温层周向、且位于内叶板和外叶板之间还设有硅钙板。进一步,所述外叶板外表面采用反打工艺预制有外装饰层。进一步,所述保温层为挤塑聚苯乙烯板。进一步,所述防火保温层为岩棉或矿棉制成。进一步,沿所述外墙板水平方向设有高低缝。进一步,沿所述外墙板竖直方向设有企口缝。进一步,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安装结构,包括外墙板、建筑密封胶、发泡聚乙烯棒、橡胶条和防火封堵条,所述外墙板上述的外墙板,相邻两块外墙板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设有安装缝,所述建筑密封胶、发泡聚乙烯棒、橡胶条和防火封堵条均设置在安装缝内;所述发泡聚乙烯棒设置在外叶板上,所述建筑密封胶封堵在发泡聚乙烯棒的外侧,每块外墙板的内叶板上设置一圈橡胶条,两块相邻外墙板上的橡胶条对应设置;所述防火封堵条封堵在橡胶条的外侧。进一步,所述橡胶条为空心结构。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预留窗子洞口的保温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另一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2所提供的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安装构造示意图;图6为图5的A部放大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2所提供的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安装结构的水平缝结构。其中,内叶板1、保温层2、外叶板3、第二冷拔钢丝网4、斜插钢丝5、防火保温层6、硅钙板7、建筑密封胶8、发泡聚乙烯棒9、橡胶条10和防火封堵条11、第一冷拔钢丝网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1参见图1~图4,本申请一种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该外墙板以建筑开间和层高为模数,在外墙板上预留有门窗洞口或预先安装有门窗;所述外墙板包括内叶板1、外叶板3、第一冷拔钢丝网12、第二冷拔钢丝网4、斜插钢丝5和保温层2;所述内叶板1和外叶板3均采用轻质高强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第一冷拔钢丝网12浇筑在内叶板1内,所述第二冷拔钢丝网4浇筑在外叶板3内,所述保温层2设置在内叶板1和外叶板3之间,所述斜插钢丝5呈W型穿过所述保温层2、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冷拔钢丝网12和第二冷拔钢丝网4连接。本申请通过将外墙板以建筑开间和层高为模数,由保温层2为芯材,并复合混凝土内、外叶板3组成复合一体板,预制生产的同时预留门窗洞口,并将外墙的安全、保温、隔声、装饰等性能复合,并适合工业化生产、运输和安装的新型外墙围护体系。内叶板1和外叶板3均由LC25轻质高强度混凝土制成,减轻外墙板的自重,外墙板重量可从3~8吨降低至2吨以下,大大降低运输和吊装费用。在内叶板1和外叶板3内均浇筑有冷拔钢丝网,内、外叶板3之间通过呈W型穿过保温层2、并连接在冷拔钢丝网上的斜插钢丝5组合连接,整体结构性能好,工艺流程简单,是外围护墙体耐久性的重要保障。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外叶板3和内叶板1的厚度均为60mm,保温层2采用40~100mm厚的挤塑聚苯乙烯板(即XPS板),第一冷拔钢丝网和第二冷拔钢丝网4采用Φ3@50冷拔钢丝焊接而成,内、外叶板3之间连接的W型斜插钢丝5采用Φ3@100斜插钢丝5。根据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钢丝网架保温板厚度在40-100mm之间,能满足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规范要求。为了保证外墙板的防火性能,沿保温层2周向、且位于内叶板1和外叶板3之间还设有防火保温层6。即在内叶板1和外叶板3之间,且位于保温层2的外周设有防火保温层6,若外墙板设有门窗洞口,则在门窗洞口处的内叶板1和外叶板3之间、且沿保温层2内周设有防火保温层6。该防火保温层6可以是岩棉或矿棉制成,岩棉和矿棉为A级保温材料,采用岩棉或矿棉进行封边处理,可在保证外墙板保温性能的同时,满足防火要求。为了保护防火保温层6和保温层2,沿防火保温层6周向、且位于内叶板1和外叶板3之间还设有硅钙板7。为了提高外墙板的装饰性,在外叶板3的外侧表面还设有外装饰层,该外装饰层为涂料层或贴面层,其中,贴面层可以是瓷砖、石材等贴面材料,贴面层采用反打工艺预制在外叶板3上,可以与外墙板在工厂一体生产制成,质量有保证。瓷砖、石材等贴面层采用反打一体工艺预制在外叶板3上,可有效防止瓷砖、石材等脱落,安全性能有包装。为了便于外墙板的安装,沿外墙板水平方向设有高低缝,沿外墙板竖直方向设有企口缝。相邻两块外墙板在水平方向通过高低缝安装,相邻两块外墙板在竖直方向通过企口缝安装。实施例2参见图5~图7,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安装结构,包括外墙板、建筑密封胶8、发泡聚乙烯棒9、橡胶条10和防火封堵条11,所述外墙板实施例1所述的外墙板,相邻两块外墙板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设有安装缝,所述建筑密封胶8、发泡聚乙烯棒9、橡胶条10和防火封堵条11均设置在安装缝内;所述发泡聚乙烯棒9设置在外叶板3上,所述建筑密封胶8封堵在发泡聚乙烯棒9的外侧,每块外墙板的内叶板1上设置一圈橡胶条,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其特征在于,该外墙板以建筑开间和层高为模数,在外墙板上预留有门窗洞口或预先安装有门窗;所述外墙板包括内叶板、外叶板、第一冷拔钢丝网、第二冷拔钢丝网、斜插钢丝和保温层;所述内叶板和外叶板均采用轻质高强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第一冷拔钢丝网浇筑在内叶板内,所述第二冷拔钢丝网浇筑在外叶板内,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内叶板和外叶板之间,所述斜插钢丝呈W型穿过所述保温层、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冷拔钢丝网和第二冷拔钢丝网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其特征在于,该外墙板以建筑开间和层高为模数,在外墙板上预留有门窗洞口或预先安装有门窗;所述外墙板包括内叶板、外叶板、第一冷拔钢丝网、第二冷拔钢丝网、斜插钢丝和保温层;所述内叶板和外叶板均采用轻质高强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第一冷拔钢丝网浇筑在内叶板内,所述第二冷拔钢丝网浇筑在外叶板内,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内叶板和外叶板之间,所述斜插钢丝呈W型穿过所述保温层、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冷拔钢丝网和第二冷拔钢丝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保温层周向、且位于内叶板和外叶板之间的侧封口处还设有防火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防火保温层周向、且位于内叶板和外叶板之间还设有硅钙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叶板外表面采用反打工艺预制有外装饰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整间复合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松覃琳孙雁金声汪梓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