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纪萍专利>正文

一种高分子自粘型防水卷材铺设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6438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水卷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分子自粘型防水卷材铺设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防水卷材铺设施工装置,该防水卷材铺设施工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架,底座上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内对称设置有若干气缸,连接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固定安装在气缸的输出端上,连接架的一端延伸出连接槽并固定连接有一号转轴,固定架插设在一号转轴上,固定架呈半圆弧型结构,固定架内对称设置弧形结构的一号滑槽,一号滑槽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固定架,一号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夹槽,夹槽内均对称设置有二号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快速高效的对弧形区域或管道表面进行防水卷材的铺设施工,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分子自粘型防水卷材铺设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卷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分子自粘型防水卷材铺设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高分子自粘型防水卷材是由高分子片材(PVC、PE、EVA、ECB、TPO等)、自粘橡胶沥青胶料、隔离膜组成,是现代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种防水材料。一般在铺设高分子自粘型防水卷材时,由于高分子自粘型防水卷材的自粘效果,都是将高分子自粘型防水卷材铺设在施工区域,通过人工手动将高分子自粘型防水卷材铺平并压紧,使其紧密的粘黏在施工区域,实现防水效果,但这种方式大都是用来铺设平面区域,在针对混凝土管道或弧面区域施工时,往往效果不佳,容易在铺设防水卷材时使其产生褶皱,使防水卷材无法紧密的贴合在施工区域,极大的影响了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同时施工效率低下,也提高了人工成本,这给防水卷材的铺设施工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分子自粘型防水卷材铺设施工方法,可以快速高效的对弧形区域或管道表面进行防水卷材的铺设施工,并使防水卷材紧密的贴合在施工区域上,极大的提高了在弧形区域或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分子自粘型防水卷材铺设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防水卷材铺设施工装置,该防水卷材铺设施工装置包括底座(1)和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防水卷材铺设施工装置铺设高分子自粘型防水卷材时具体方法如下:/nS1、装置检查:在启用该防水卷材铺设施工装置铺设高分子自粘型防水卷材之前,对装置运行进行检查;/nS2、固定防水卷材:操作上述S1中经过检查的防水卷材铺设施工装置中的固定架(2)翻转,将裁切好的防水卷材固定在固定架(2)上;/nS3、铺设防水卷材:操作上述S2中固定了防水卷材的固定架(2)翻转后下降,带动防水卷材按压在施工区域;/nS4、按压铺平:操作固定架(2)对上述S3中铺设完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自粘型防水卷材铺设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防水卷材铺设施工装置,该防水卷材铺设施工装置包括底座(1)和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防水卷材铺设施工装置铺设高分子自粘型防水卷材时具体方法如下:
S1、装置检查:在启用该防水卷材铺设施工装置铺设高分子自粘型防水卷材之前,对装置运行进行检查;
S2、固定防水卷材:操作上述S1中经过检查的防水卷材铺设施工装置中的固定架(2)翻转,将裁切好的防水卷材固定在固定架(2)上;
S3、铺设防水卷材:操作上述S2中固定了防水卷材的固定架(2)翻转后下降,带动防水卷材按压在施工区域;
S4、按压铺平:操作固定架(2)对上述S3中铺设完成的防水卷材进行往复按压,使防水卷材紧密的贴合在施工区域;
所述的底座(1)上设置有连接槽(11),所述连接槽(11)内对称设置有若干气缸(12),所述连接槽(11)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架(13),所述连接架(13)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12)的输出端上,所述连接架(13)的一端延伸出所述连接槽(11)并固定连接有一号转轴(14),所述固定架(2)插设在所述一号转轴(14)上;
所述的固定架(2)呈半圆弧型结构,所述固定架(2)内对称设置弧形结构的一号滑槽(21),所述一号滑槽(21)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所述固定架(2),所述一号滑槽(21)内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杆(22),所述固定杆(2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夹槽(23),所述夹槽(23)内均对称设置有二号转轴(24),所述二号转轴(24)上均设置有半圆柱形结构的夹块(25),同一所述夹槽(23)内的所述夹块(25)互为反向设置,所述固定杆(22)远离所述夹槽(23)的一端均设置有一号拉簧(26),所述一号拉簧(26)远离所述固定杆(22)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一号滑槽(21)的内壁上;
所述的固定架(2)的内壁上设置有弧形结构的二号滑槽(3),所述二号滑槽(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1),所述滑块(31)呈T型结构,所述滑块(31)的两端分别铰接有L型结构的连接臂(32),所述连接臂(32)互为反向设置,所述连接臂(32)之间对称设置有弹力带(33),所述弹力带(33)上并位于所述连接臂(32)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萍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纪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