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业喜专利>正文

一种平面桥桥梁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36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支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平面桥桥梁支座,包括桥梁主体,支座主体和桥墩;所述桥墩固定安装在河流的底部,桥墩的上方固定镶嵌卡接有支座主体;所述支座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桥梁主体;所述桥梁主体呈水平设置;当车辆行驶在桥面上时,会对其产生一股挤压力,使得桥梁整体的重量增大,即上支板与下支板之间的挤压力被增大,此时由于下支板固定连接在桥墩上,而桥墩固定建立在河流底部,所以当车辆在桥面上行驶时会使得上支板向下移动,即对波纹管进行挤压,同时通过波纹管完成缓冲泄压,实现对桥梁主体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桥桥梁支座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支座
,具体的说是一种平面桥桥梁支座。
技术介绍
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位于桥梁和垫石之间,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和变形(位移和转角)可靠地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是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有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两种。桥梁工程常用的支座形式包括:油毛毡或平板支座、板式橡胶支座、球型支座、钢支座和特殊支座等。对于跨河桥梁,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平面桥梁居多,而平面桥梁给人们最直观的观感就是长,所以平面桥梁的下方会搭设很多桥墩来支撑桥梁,桥墩上使用的桥梁支座几乎都是板式橡胶支座,板式橡胶支座具有强度高的优点应用也最为广泛,但是对于跨河桥梁,桥梁支座的更换要比陆地上的更为复杂,难度也大,而板式橡胶支座上的橡胶板损耗非常快,这无疑要人们勤加更换,大幅提高了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跨河桥梁常年承受较大的风力,现有的板式橡胶支座表现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平面桥桥梁支座,包括桥梁主体,支座主体和桥墩;所述桥墩固定安装在河流的底部,桥墩的上方固定镶嵌卡接有支座主体;所述支座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桥梁主体;所述桥梁主体呈水平设置。所述支座主体包括上支板,一号伸缩板,波纹管,二号伸缩板,下支板,形变板,滑槽,滑块和转动柱;所述上支板固定连接在桥梁的下表面,上支板的中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伸缩板;所述一号伸缩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由高强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波纹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二号伸缩板的上表面;所述二号伸缩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下支板的中部上表面;所述下支板固定卡接在桥墩的正上端。所述一号伸缩板的两端铰接在形变板的上端内表面;所述二号伸缩板的两端铰接在形变板的下端内表面;所述形变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在上支板和下支板壁中的滑槽内,形变板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滑块的内表面,形变板由高强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滑槽中。所述滑块的内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分别均匀转动安装在上支板和下支板的壁中,转动柱由磁铁材料制成;所述滑块由磁性材料制成,滑块的磁性与转动柱设置为相反状态。所述形变板的内表面均匀水平固定连接有安装板;相邻所述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膨胀管;所述膨胀管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膨胀管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状,膨胀管的内部空腔与波纹管内部空腔连通。所述膨胀管的内端设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弹性板设置为弧形,弹性板的内侧设有填充槽;所述膨胀管设在填充槽内;所述填充槽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当车辆行驶在桥面上时,会对其产生一股挤压力,使得桥梁整体的重量增大,即上支板与下支板之间的挤压力被增大,此时由于下支板固定连接在桥墩上,而桥墩固定建立在河流底部,所以当车辆在桥面上行驶时会使得上支板向下移动,即对波纹管进行挤压,同时通过波纹管完成缓冲泄压,实现对桥梁主体的保护,而当波纹管被挤压时意味着上支板与下支板之间的间隙被缩小,即此时形变板受到上下两端滑块的作用被挤压,所以在车辆行驶在桥面上时还会导致形变板发生轻微弯曲,且在弯曲的过程中还会沿着滑槽向外侧滑动,当形变板发生弯曲时,其内表面的安装板亦会发生弯曲,即安装板之间会相互靠近,即开始对膨胀管进行挤压,而因为膨胀管与波纹管的内部空腔呈连通状态,即波纹管与膨胀管之间都在受力,所以波纹管与膨胀管之间的气压会无限趋向于一致,这就导致形变板很难在发生大范围的形变,同时亦控制了形变板向外移动的距离,即通过气压之间的平衡使得形变板具备一定的缓冲作用,但是又通过气压的互通对其进行了保护,即在实现对桥梁实现缓冲的同时亦对本桥梁支座整体形成了一个保护作用,极大的延长了本桥梁支座的使用寿命,而因滑块与转动柱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且两者之间磁性相反,所以转动柱会对滑块产生一股磁性吸附力,即为滑块的滑动提供了一定的阻力,进一步提高了对支座本体的保护,同时也大幅降低了桥梁晃动的幅度,使人们的感官无限趋向于在正常路面上行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当车辆行驶在桥面上时,会对其产生一股挤压力,使得桥梁整体的重量增大,即上支板与下支板之间的挤压力被增大,此时由于下支板固定连接在桥墩上,而桥墩固定建立在河流底部,所以当车辆在桥面上行驶时会使得上支板向下移动,即对波纹管进行挤压,同时通过波纹管完成缓冲泄压,实现对桥梁主体的保护。2.当波纹管被挤压时意味着上支板与下支板之间的间隙被缩小,即此时形变板受到上下两端滑块的作用被挤压,所以在车辆行驶在桥面上时还会导致形变板发生轻微弯曲,且在弯曲的过程中还会沿着滑槽向外侧滑动,当形变板发生弯曲时,其内表面的安装板亦会发生弯曲,即安装板之间会相互靠近,即开始对膨胀管进行挤压,而因为膨胀管与波纹管的内部空腔呈连通状态,即波纹管与膨胀管之间都在受力,所以波纹管与膨胀管之间的气压会无限趋向于一致,这就导致形变板很难在发生大范围的形变,同时亦控制了形变板向外移动的距离,即通过气压之间的平衡使得形变板具备一定的缓冲作用,但是又通过气压的互通对其进行了保护,即在实现对桥梁实现缓冲的同时亦对本桥梁支座整体形成了一个保护作用,极大的延长了本桥梁支座的使用寿命,而因滑块与转动柱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且两者之间磁性相反,所以转动柱会对滑块产生一股磁性吸附力,即为滑块的滑动提供了一定的阻力,进一步提高了对支座本体的保护,同时也大幅降低了桥梁晃动的幅度,使人们的感官无限趋向于在正常路面上行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桥梁主体1,支座主体2,上支板21,一号伸缩板22,波纹管23,二号伸缩板24,下支板25,形变板26,滑槽27,滑块28,转动柱29,桥墩3,安装板4,膨胀管5,弹性板6,填充槽7。具体实施方式使用图1-图4对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平面桥桥梁支座进行如下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平面桥桥梁支座,包括桥梁主体1,支座主体2和桥墩3;所述桥墩3固定安装在河流的底部,桥墩3的上方固定镶嵌卡接有支座主体2;所述支座主体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桥梁主体1;所述桥梁主体1呈水平设置。所述支座主体2包括上支板21,一号伸缩板22,波纹管23,二号伸缩板24,下支板25,形变板26,滑槽27,滑块28和转动柱29;所述上支板21固定连接在桥梁的下表面,上支板21的中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伸缩板22;所述一号伸缩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波纹管23;所述波纹管23由高强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波纹管2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二号伸缩板24的上表面;所述二号伸缩板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下支板25的中部上表面;所述下支板25固定卡接在桥墩3的正上端。所述一号伸缩板22的两端铰接在形变板26的上端内表面;所述二号伸缩板24的两端铰接在形变板26的下端内表面;所述形变板26的上下两侧分别设在上支板21和下支板25壁中的滑槽27内,形变板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桥桥梁支座,包括桥梁主体(1),支座主体(2)和桥墩(3);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3)固定安装在河流的底部,桥墩(3)的上方固定镶嵌卡接有支座主体(2);所述支座主体(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桥梁主体(1);所述桥梁主体(1)呈水平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桥桥梁支座,包括桥梁主体(1),支座主体(2)和桥墩(3);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3)固定安装在河流的底部,桥墩(3)的上方固定镶嵌卡接有支座主体(2);所述支座主体(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桥梁主体(1);所述桥梁主体(1)呈水平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桥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主体(2)包括上支板(21),一号伸缩板(22),波纹管(23),二号伸缩板(24),下支板(25),形变板(26),滑槽(27),滑块(28)和转动柱(29);所述上支板(21)固定连接在桥梁的下表面,上支板(21)的中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伸缩板(22);所述一号伸缩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波纹管(23);所述波纹管(23)由高强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波纹管(2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二号伸缩板(24)的上表面;所述二号伸缩板(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下支板(25)的中部上表面;所述下支板(25)固定卡接在桥墩(3)的正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面桥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伸缩板(22)的两端铰接在形变板(26)的上端内表面;所述二号伸缩板(24)的两端铰接在形变板(26)的下端内表面;所述形变板(26)的上下两侧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付业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