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快速鉴定生姜品种纯度的引物组组合、鉴定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8626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快速鉴定生姜品种纯度的引物组组合,包括如下引物组中的任意一组或多组:引物组SJ1、引物组SJ2、引物组SJ3、引物组SJ4、引物组SJ5、引物组SJ6、引物组SJ7、引物组SJ8、引物组SJ9、引物组SJ10、引物组SJ11、引物组SJ12、引物组SJ13;还公开了鉴定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以更灵敏和高效的鉴定手段对生姜品种进行准确鉴定,与常规的形态检验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引物组和鉴定平台的检测结果更稳定、可靠,且具有快速简单、直观实用等特点,可应用于生姜品种纯度的快速鉴定、亲缘关系分析、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快速鉴定生姜品种纯度的引物组组合、鉴定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用于快速鉴定生姜品种纯度的引物组组合、鉴定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生姜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调味蔬菜和中药材,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之一。我国是世界上生姜生产总量最多的国家,生姜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使得我国各生姜产区均有传统地方品种分布。目前为了保护生姜品种知识产权,或定向改变生姜的某一性状以满足当前生姜加工与消费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或对生姜种质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均需要对生姜品种进行科学的鉴定和评价。由于生姜在植株与根状茎形态上直接鉴别的难度较大,因而需要依赖分子标记中的SRAP标记法对相关生姜品种进行指纹图谱的比较,以快速鉴别出品种。因此,专利技术人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生姜品种进行了快速鉴定的研究,研发了用于快速鉴定生姜品种纯度的引物组组合、鉴定方法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快速鉴定生姜品种纯度的引物组组合、鉴定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可有效鉴别筛选相应的生姜品种,既可应用相应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还可用于相应品种的种质资源改进领域。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用于快速鉴定生姜品种纯度的引物组组合,包括如下引物组中的任意一组或多组:引物组SJ1,引物组SJ2,引物组SJ3,引物组SJ4,引物组SJ5,引物组SJ6,引物组SJ7,引物组SJ8,引物组SJ9,引物组SJ10,引物组SJ11,引物组SJ12,引物组SJ13;所述SJ1包括正向引物me2和反向引物em12;所述SJ2包括正向引物me2和反向引物em17;所述SJ3包括正向引物me4和反向引物em22;所述SJ4包括正向引物me10和反向引物em9;所述SJ5包括正向引物me10和反向引物em12;所述SJ6包括正向引物me10和反向引物em23;所述SJ7包括正向引物me20和反向引物em9;所述SJ8包括正向引物me25和反向引物em15;所述SJ9包括正向引物me28和反向引物em1;所述SJ10包括正向引物me28和反向引物em13;所述SJ11包括正向引物me30和反向引物em12;所述SJ12包括正向引物me31和反向引物em21;所述SJ13包括正向引物me34和反向引物em18;所述me2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1,me4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2,me10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3,me20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4,me25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5,me28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6,me30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7,me31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8,me34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9,em1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10,em9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11,em12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12,em13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13,em15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14,em17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15,em18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16,em21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17,em22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18,em23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19。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利用引物组进行生姜品种快速PCR鉴定的方法,包括提取生姜DNA、以生姜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采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所述PCR反应体系为10μl,包括:模板DNA1.5μl,dNTPs0.2μl,含Mg2+10×TaqBuffer1μl,Taq酶0.2μl,me引物0.5μl,em引物0.5μl,ddH2O6.1μl;所述PCR反应程序:94℃预变性6min;94℃30s,52-44.8℃30s,72℃30s,进行18个循环,退火温度每循环下降0.4℃;94℃30s,47℃30s,72℃30s,进行35个循环;72℃延伸7min,12℃保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引物组在制备用于快速鉴定生姜品种或分析生姜品种的亲缘关系的试剂盒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以更灵敏和高效的鉴定手段对生姜品种进行准确鉴定,与常规的形态检验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引物组和鉴定平台的检测结果更稳定、可靠,且具有快速简单、直观实用等特点,可应用于生姜品种纯度的快速鉴定、亲缘关系分析、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SRAP引物me31-em21在96个生姜品种中的48个品种的扩增图谱;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SRAP引物me31-em21在96个生姜品种中的48个品种的扩增图谱;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UPGMA树状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本实施例以96个生姜品种的嫩芽为材料,每个品种随机选取10块根状茎进行催芽,每块根状茎选取1个壮芽,将10个壮芽的嫩芽部分等重量混合,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每个品种的基因组DNA,在提取液中加入2%的β-巯基乙醇以除去酚类物质。在微量核酸浓度测定仪上测定提取的DNA的纯度及浓度,然后通过用1%的琼脂糖凝胶95V电泳30min,检测所提DNA的质量与完整性。之后,取各品种少量原始DNA溶液稀释至50ng/μL,于-20℃保存备用。本实施例的96个生姜品种及来源地具体见下表:96个生姜品种及来源地从上表可看出,96个生姜品种中75份来自贵州省的8个市、自治州,其余21份分别来自云南、湖北、山东、四川等11个省,将其按地区划分为13个群体,利用软件NTSYS-pc2.1对13个生姜群体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相应的UPGMA树状图,见附图3,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93时将供试生姜群体分为四类:第Ⅰ类包含:黔西南州、遵义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其它省、山东省、安顺市、六盘水市、云南省10个生姜群体;第Ⅱ类为湖北省生姜群体;第Ⅲ类为四川省生姜群体;第Ⅳ类为贵阳市生姜群体。由此可知,生姜种质资源多样性主要由品种差异决定,受地域影响较小。在后续研究中,将上述保存的DNA溶液解冻,进行SRAP引物PCR扩增,PCR反应体系为10μl,包括:PCR反应程序:94℃预变性6min;94℃30s,52-44.8℃30s,72℃30s,进行18个循环,退火温度每循环下降0.4℃;94℃30s,47℃30s,72℃30s,进行35个循环;72℃延伸7min,12℃保存。上述扩增所选用的SRAP引物见下表,上述所用引物包括多个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快速鉴定生姜品种纯度的引物组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引物组中的任意一组或多组:引物组SJ1,引物组SJ2,引物组SJ3,引物组SJ4,引物组SJ5,引物组SJ6,引物组SJ7,引物组SJ8,引物组SJ9,引物组SJ10,引物组SJ11,引物组SJ12,引物组SJ13;/n所述SJ1包括正向引物me2和反向引物em12;/n所述SJ2包括正向引物me2和反向引物em17;/n所述SJ3包括正向引物me4和反向引物em22;/n所述SJ4包括正向引物me10和反向引物em9;/n所述SJ5包括正向引物me10和反向引物em12;/n所述SJ6包括正向引物me10和反向引物em23;/n所述SJ7包括正向引物me20和反向引物em9;/n所述SJ8包括正向引物me25和反向引物em15;/n所述SJ9包括正向引物me28和反向引物em1;/n所述SJ10包括正向引物me28和反向引物em13;/n所述SJ11包括正向引物me30和反向引物em12;/n所述SJ12包括正向引物me31和反向引物em21;/n所述SJ13包括正向引物me34和反向引物em18;/n所述me2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1,me4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2,me10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3,me20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4,me25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NO.5,me28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6,me30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7,me31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8,me34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9,em1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NO.10,em9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11,em12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12,em13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13,em15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14,em17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NO.15,em18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16,em21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17,em22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18,em23的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19。/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快速鉴定生姜品种纯度的引物组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引物组中的任意一组或多组:引物组SJ1,引物组SJ2,引物组SJ3,引物组SJ4,引物组SJ5,引物组SJ6,引物组SJ7,引物组SJ8,引物组SJ9,引物组SJ10,引物组SJ11,引物组SJ12,引物组SJ13;
所述SJ1包括正向引物me2和反向引物em12;
所述SJ2包括正向引物me2和反向引物em17;
所述SJ3包括正向引物me4和反向引物em22;
所述SJ4包括正向引物me10和反向引物em9;
所述SJ5包括正向引物me10和反向引物em12;
所述SJ6包括正向引物me10和反向引物em23;
所述SJ7包括正向引物me20和反向引物em9;
所述SJ8包括正向引物me25和反向引物em15;
所述SJ9包括正向引物me28和反向引物em1;
所述SJ10包括正向引物me28和反向引物em13;
所述SJ11包括正向引物me30和反向引物em12;
所述SJ12包括正向引物me31和反向引物em21;
所述SJ13包括正向引物me34和反向引物em18;
所述me2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1,me4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2,me10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3,me20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4,me25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5,me28的核苷酸序列见SEQIDNO.6,me30的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文王少铭李晋华罗莉斯侯颖辉冷家归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贵州省香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