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267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种肥同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及控制方法,动力机下部两侧固定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下端设置有打窝旋耕器,动力机通过支杆与滚轮连接;动力机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有电动气压机、菜籽箱和肥料箱;肥料箱下端焊接有种肥输送管;菜籽箱下端焊接有种籽输送管;支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气压机,电动气压机上端设置有主机,电动气压机通过气管与气阀连接,气阀设置在种肥输送管和种籽输送管;肥料箱与菜籽箱之间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通过电信号与主机连接,且主机通过数据线分别与开关和气阀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进行开沟、播种、施肥和覆土联合作业,实现一机多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种肥同播
,尤其涉及一种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油菜种植一般需要播种、施肥、开沟和覆土等四项作业,而现有设备大多却不能在作业过程中能一次完成播种和施肥作业。同时播种和施肥作业一般有简单漏斗结构或人工完成,播种施肥质量差,效率低。为了解决上述带来的问题,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现有设备大多却不能在作业过程中能一次完成播种、施肥、开沟和覆土等四项作业,功能有限,施肥和播种无法自动控制,施肥和播种作业质量差,效率低。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设备大多却不能在作业过程中能一次完成播种、施肥、开沟和覆土等四项作业,功能有限,施肥和播种无法自动控制,施肥和播种作业质量差,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及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所述一种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设置有动力机,动力机下部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通过电信号与主机连接;电动伸缩杆下端设置有打窝旋耕器,动力机通过支杆与滚轮连接;动力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上,支架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气压机、菜籽箱和肥料箱;肥料箱下端焊接有种肥输送管,种肥输送管焊接有出肥管,出肥管下端设置有出肥口;菜籽箱下端焊接有种籽输送管,种籽输送管焊接有出种管,出种管下端设置有出种口;支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气压机,电动气压机上端设置有主机,电动气压机通过气管与气阀连接,气阀设置在种肥输送管和种籽输送管;肥料箱与菜籽箱之间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通过电信号与主机连接,且主机通过数据线分别与开关和气阀连接。进一步,所述支架后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覆土器,所述覆土器为金属或塑料的拖土装置。进一步,所述支架后端下部设置有支杆,支杆与滑轮通过转轴连接。进一步,所述支架后端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把手,所述一个把手上嵌装有开关。进一步,所述出肥口和出种口口端为喇叭状。进一步,所述出肥管直径设置为1cm,出种管直径设置为0.5cm。进一步,所述电动气压机与所述动力机机架通过螺栓固定,中间设有橡胶垫。进一步,所述打窝旋耕器相距40cm。进一步,所述电动气压机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和气泵。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种肥同播器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电动伸缩杆使打窝旋耕器接触地面,动力机提供行进的动力,打窝旋耕器进行旋转打窝;打窝完成后,电动伸缩杆控制打窝旋耕器远离地面;用手推动把手,利用滚轮向前移动;步骤二,当位移传感器检测移动30cm时,主机控制气泵将气阀打开,种肥和种籽从出肥口和出种口溢出,进行准确完成播种施肥。步骤三,播种施肥完成后,覆土器接触地面,把细土拖动覆盖在肥料和种子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该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灵活、可以进行开沟、播种、施肥和覆土联合作业,实现一机多用,也可以单独作业,通过气压式结构实现施肥和播种,保证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本专利技术在出肥口和出种口位置前增加2个打窝旋耕设备(相距40cm),可以对播种位置进行旋耕碎土,该打窝旋耕设备为汽油动力,同时在出肥口和出种口位置后设置覆土设备,可以仅对播种小窝位置进行机械覆土盖种,不需动力。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主机和位移传感器,可以实现每隔30cm完成旋耕后准确完成播种施肥,避免出现洒落到打窝外部,造成种肥和种子的浪费。本专利技术在部分设置上,还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中出肥口和出种口端为喇叭状,为金属材料,可防腐蚀;打窝旋耕器具有高度调节尺,利于调整翻土深度;电动气压机与支架通过螺螺栓连接,中间设有橡胶垫,可减震缓冲;本专利技术覆土装置为金属或塑料的拖土装置,可以把细土拖动覆盖在肥和种子上,不需要机械动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打窝旋耕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出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气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种肥同播器控制方法流程图。图中:1、动力机;2、打窝旋耕器;3、电动气压机;4、菜籽箱;5、肥料箱;6、种肥输送管;7、种籽输送管;8、气管;9、气阀;10、出肥管;11、出种管;12、出肥口;13、出种口;14、覆土器;15、电动伸缩杆;16、滚轮;17、支架;18、把手;19、开关;20、橡胶垫;21、主机。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灵活、可以进行开沟、播种、施肥和覆土联合作业,实现一机多用,也可以单独作业,通过气压式结构实现施肥和播种,保证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设置有动力机1,动力机1下部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15,电动伸缩杆15通过电信号与主机21连接;电动伸缩杆15下端设置有打窝旋耕器2,动力机1通过支杆与滚轮16连接;动力机1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17上,支架17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气压机3、菜籽箱4和肥料箱5;肥料箱5下端焊接有种肥输送管6,种肥输送管6焊接有出肥管10,出肥管10下端设置有出肥口12;菜籽箱4下端焊接有种籽输送管7,种籽输送管7焊接有出种管11,出种管11下端设置有出种口13;支架17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气压机3,电动气压机3上端设置有主机21,电动气压机3通过气管8与气阀9连接,气阀9设置在种肥输送管6和种籽输送管7;肥料箱5与菜籽箱4之间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通过电信号与主机21连接,且主机21通过数据线分别与开关19和气阀9连接。作为优选,支架17后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覆土器14,覆土器14为金属或塑料的拖土装置。作为优选,支架17后端下部设置有支杆,支杆与滑轮通过转轴连接。作为优选,支架17后端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把手18,一个把手18上嵌装有开关19。作为优选,出肥口12和出种口13口端为喇叭状,为金属材料,可防腐蚀。作为优选,出肥管10直径设置为1cm,出种管11直径设置为0.5cm。作为优选,电动气压机3与动力机1机架通过螺栓固定,中间设有橡胶垫20,可减震缓冲。作为优选,打窝旋耕器2相距40cm,打窝旋耕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设置有:/n动力机;/n动力机下部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通过电信号与主机连接;电动伸缩杆下端设置有打窝旋耕器,动力机通过支杆与滚轮连接;/n动力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上,支架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气压机、菜籽箱和肥料箱;/n肥料箱下端焊接有种肥输送管,种肥输送管焊接有出肥管,出肥管下端设置有出肥口;/n菜籽箱下端焊接有种籽输送管,种籽输送管焊接有出种管,出种管下端设置有出种口;/n支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气压机,电动气压机上端设置有主机,电动气压机通过气管与气阀连接,气阀设置在种肥输送管和种籽输送管;/n肥料箱与菜籽箱之间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通过电信号与主机连接,且主机通过数据线分别与开关和气阀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设置有:
动力机;
动力机下部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通过电信号与主机连接;电动伸缩杆下端设置有打窝旋耕器,动力机通过支杆与滚轮连接;
动力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上,支架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气压机、菜籽箱和肥料箱;
肥料箱下端焊接有种肥输送管,种肥输送管焊接有出肥管,出肥管下端设置有出肥口;
菜籽箱下端焊接有种籽输送管,种籽输送管焊接有出种管,出种管下端设置有出种口;
支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气压机,电动气压机上端设置有主机,电动气压机通过气管与气阀连接,气阀设置在种肥输送管和种籽输送管;
肥料箱与菜籽箱之间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通过电信号与主机连接,且主机通过数据线分别与开关和气阀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后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覆土器,所述覆土器为金属或塑料的拖土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后端下部设置有支杆,支杆与滑轮通过转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型手扶自走气压式油菜种肥同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后端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把手,所述一个把手上嵌装有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华贵冯文豪杨斌魏全全饶勇黄泽素雷绍林王璐璐唐容张超黄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贵州省香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