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622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汽车内饰清洗液由包括如下百分含量的原料制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1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8%~12%、复合乳化剂8%~10%、复合酶3%~5%、抗静电剂1%~2%、杀菌剂0.01%~0.03%、络合剂0.01%~0.03%和香精0.01%~0.03%,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上述汽车内饰清洗液通过上述特定含量原料的选择,并在各原料共同作用下,使得制备得到的汽车内饰清洗液具有优异的去污、杀菌、抗静电和去果渍性能,而且清洗后的内饰不易吸附污垢,并具有淡淡的清香,能够显著改善车内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养护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汽车也几乎普及到每家每户,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增加,中国家用小车已达2.4亿辆,其中,汽车内饰成为最重要的部位;汽车内饰种类繁多,包括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挂件、内部摆件、车内层等,其不仅能够起到装饰美化效果,并能够发挥其功能性、安全性等作用。然而,汽车内饰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进行清洗,然而,由于其边角、细缝、材质等不同使清洁工作费时费力,长期不清理又会滋生细菌,并导致汽车内部散发异味,影响乘车体验,然而,目前采用的清洗液功能单一,而且清洗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清洗液具有优异的去污、杀菌、抗静电和去果渍性能,而且清洗后的内饰不易吸附污垢,并具有淡淡的清香,能够显著改善车内环境。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清洗液,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百分含量的原料制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1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8%~12%、复合乳化剂8%~10%、复合酶3%~5%、抗静电剂1%~2%、杀菌剂0.01%~0.03%、络合剂0.01%~0.03%和香精0.01%~0.03%,余量为去离子水。本专利技术上述汽车内饰清洗液通过上述特定含量原料的选择,并在各原料共同作用下,使得制备得到的汽车内饰清洗液具有优异的去污、杀菌、抗静电和去果渍性能,而且清洗后的内饰不易吸附污垢,并具有淡淡的清香,能够显著改善车内环境。优选地,所述汽车内饰清洗液由包括如下百分含量的原料制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复合乳化剂9%、复合酶4%、抗静电剂2%、杀菌剂0.02%、络合剂0.02%和香精0.02%,余量为去离子水。优选地,所述复合酶由中性蛋白水解酶1~2份、脂肪酶2~4份和淀粉酶1~3份组成。优选地,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组成,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质量比为1∶(2~4)。优选地,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由全氟辛烷磺酸盐、N-月桂酰肌胺酸钠和油酸三乙醇胺盐组成,所述全氟辛烷磺酸盐、N-月桂酰肌胺酸钠和油酸三乙醇胺盐的质量比为(2~4)∶(1~2)∶(2~5)。优选地,所述络合剂为钼酸钠或六偏磷酸钠。优选地,所述复合乳化剂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硬脂酰乳酸钙组成,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硬脂酰乳酸钙的质量比为(2~3)∶1;所述抗静电剂为单烷基磷酸酯钾盐;所述杀菌剂为磷钼酸或三氯羟基二苯醚。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述汽车内饰清洗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按照百分含量准备原料;(b)将各原料混合,得到混合物料,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将混合物料进行加热乳化,得到乳化液;(c)将乳化液进行过滤、灌装,既得所述汽车内饰清洗液。优选地,所述搅拌速度为3000~5000r/min。优选地,所述加热乳化的温度为40~60℃,时间为2~4h;所述过滤采用的滤膜孔径为1~3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专利技术上述汽车内饰清洗液通过上述特定含量原料的选择,并在各原料共同作用下,使得制备得到的汽车内饰清洗液具有优异的去污、杀菌、抗静电和去果渍性能,而且清洗后的内饰不易吸附污垢,并具有淡淡的清香,能够显著改善车内环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1一、汽车内饰清洗液上述汽车内饰清洗液由包括如下百分含量的原料制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8%、复合乳化剂10%、复合酶3%、抗静电剂2%、杀菌剂0.01%、络合剂0.03%和香精0.01%,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复合酶由中性蛋白水解酶2份、脂肪酶4份和淀粉酶1份组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组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质量比为1∶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由全氟辛烷磺酸盐、N-月桂酰肌胺酸钠和油酸三乙醇胺盐组成,全氟辛烷磺酸盐、N-月桂酰肌胺酸钠和油酸三乙醇胺盐的质量比为2∶1∶5;络合剂为六偏磷酸钠;复合乳化剂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硬脂酰乳酸钙组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硬脂酰乳酸钙的质量比为3∶1;抗静电剂为单烷基磷酸酯钾盐;杀菌剂为磷钼酸。二、制备方法上述汽车内饰清洗液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按照百分含量准备原料;(b)将各原料投放到容器中,在5000r/min搅拌条件下将物料进行加热至40℃乳化2h,得到乳化液;(c)将乳化液采用孔径为2μm的滤膜进行过滤,再采用全自动气动灌装机在500毫升塑料瓶上进行贴标、打印日期、计量、封口、压盖、一气完成,再有输送带将灌装好的产品送到纸箱中,由封箱机打包、堆装、入库。实施例2一、汽车内饰清洗液上述汽车内饰清洗液由包括如下百分含量的原料制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2%、复合乳化剂8%、复合酶5%、抗静电剂1%、杀菌剂0.03%、络合剂0.01%和香精0.03%,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复合酶由中性蛋白水解酶1份、脂肪酶2份和淀粉酶3份组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组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质量比为1∶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由全氟辛烷磺酸盐、N-月桂酰肌胺酸钠和油酸三乙醇胺盐组成,全氟辛烷磺酸盐、N-月桂酰肌胺酸钠和油酸三乙醇胺盐的质量比为4∶1∶2;络合剂为六偏磷酸钠;复合乳化剂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硬脂酰乳酸钙组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硬脂酰乳酸钙的质量比为2∶1;抗静电剂为单烷基磷酸酯钾盐;杀菌剂为三氯羟基二苯醚。二、制备方法上述汽车内饰清洗液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按照百分含量准备原料;(b)将各原料投放到容器中,在3000r/min搅拌条件下将物料进行加热至60℃乳化4h,得到乳化液;(c)将乳化液采用孔径为2μm的滤膜进行过滤,再采用全自动气动灌装机在500毫升塑料瓶上进行贴标、打印日期、计量、封口、压盖、一气完成,再有输送带将灌装好的产品送到纸箱中,由封箱机打包、堆装、入库。实施例3一、汽车内饰清洗液上述汽车内饰清洗液由包括如下百分含量的原料制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复合乳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清洗液,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百分含量的原料制得:/n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1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8%~12%、复合乳化剂8%~10%、复合酶3%~5%、抗静电剂1%~2%、杀菌剂0.01%~0.03%、络合剂0.01%~0.03%和香精0.01%~0.03%,余量为去离子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清洗液,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百分含量的原料制得: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1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8%~12%、复合乳化剂8%~10%、复合酶3%~5%、抗静电剂1%~2%、杀菌剂0.01%~0.03%、络合剂0.01%~0.03%和香精0.01%~0.03%,余量为去离子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清洗液,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百分含量的原料制得: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复合乳化剂9%、复合酶4%、抗静电剂2%、杀菌剂0.02%、络合剂0.02%和香精0.02%,余量为去离子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饰清洗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由中性蛋白水解酶1~2份、脂肪酶2~4份和淀粉酶1~3份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饰清洗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组成,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质量比为1∶(2~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饰清洗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由全氟辛烷磺酸盐、N-月桂酰肌胺酸钠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启程任我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