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移动输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11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移动输液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顶端一侧设有悬挂臂,所述悬挂臂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悬挂臂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悬挂臂呈环形阵列分布与支撑柱外侧,所述悬挂臂底部设有悬挂防掉机构,悬挂防掉机构包括悬挂钩,所述悬挂钩设在悬挂臂底部,所述悬挂钩顶端贯穿悬挂臂并延伸出悬挂臂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拉动悬挂钩向下移动,从而使悬挂钩通过传动组件传动活动杆,使活动杆以比悬挂钩更快的速度向下移动,使活动杆追上悬挂钩,进而使悬挂钩的底端插如盲孔内部,随后锁死,从而闭合悬挂钩,可以避免悬挂的药液瓶与悬挂钩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移动输液架
本技术涉及输液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移动输液架。
技术介绍
输液架是用于为吊挂药液瓶或袋配套用品,是医护必备设备。通过输液架将药液悬挂在高处,从而使药瓶内输出的药液压力大于人体血管内的血压,进而使药液顺利流入血管中。目前,病患手术后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输液,患者需要推着输液架进行康复锻炼,然而输液架通常使用挂钩悬挂药液瓶或药液袋,推着输液架移动时,悬挂的药液瓶或者药液袋容易晃动,导致其从挂钩上脱落。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移动输液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移动输液架,通过拉动悬挂钩向下移动,从而使悬挂钩通过轮齿传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使第一齿轮传动第二转动,第二齿轮通过转轴传动第三齿轮转动,从而使第三齿轮可以带动活动杆以比悬挂钩更快的速度向下移动,使活动杆追上悬挂钩,进而使悬挂钩的底端插如盲孔内部,随后锁死,从而闭合悬挂钩,可以避免悬挂的药液瓶与悬挂钩脱离,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移动输液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顶端一侧设有悬挂臂,所述悬挂臂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悬挂臂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悬挂臂呈环形阵列分布与支撑柱外侧,所述悬挂臂底部设有悬挂防掉机构;悬挂防掉机构包括悬挂钩,所述悬挂钩设在悬挂臂底部,所述悬挂钩顶端贯穿悬挂臂并延伸出悬挂臂顶部,所述悬挂钩与悬挂臂滑动连接,所述悬挂钩另一端顶部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贯穿悬挂臂并延伸出悬挂臂顶部,所述活动杆与悬挂臂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底端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与悬挂钩相匹配,所述悬挂臂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设在悬挂钩与活动杆之间,所述空腔内部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有空腔内部,所述第一齿轮与空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悬挂钩靠近第一齿轮一侧加工有轮齿,所述悬挂钩通过轮齿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一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空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设在第二齿轮后侧,所述活动杆靠近第三齿轮一侧加工有轮齿,所述活动杆通过轮齿与第三齿轮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悬挂钩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悬挂臂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悬挂钩外部。优选的,所述悬挂钩和活动杆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贯穿悬挂臂并与悬挂臂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外部套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盘顶部一侧开设有扶手孔。优选的,所述固定盘底部设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盒内壁设有防护层。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齿数大于第二齿轮齿数,所述第一齿轮齿数小于第三齿轮齿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拉动悬挂钩向下移动,从而使悬挂钩通过轮齿传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使第一齿轮传动第二转动,第二齿轮通过转轴传动第三齿轮转动,从而使第三齿轮可以带动活动杆以比悬挂钩更快的速度向下移动,使活动杆追上悬挂钩,进而使悬挂钩的底端插如盲孔内部,随后锁死,从而闭合悬挂钩,可以避免悬挂的药液瓶与悬挂钩脱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前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的B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架、2支撑柱、3悬挂臂、4悬挂钩、5活动杆、6盲孔、7空腔、8第一齿轮、9转轴、10第二齿轮、11第三齿轮、12限位块、13复位弹簧、14限位条、15固定盘、16放置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多功能移动输液架,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顶部设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顶端一侧设有悬挂臂3,所述悬挂臂3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所述悬挂臂3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悬挂臂3呈环形阵列分布与支撑柱2外侧,所述悬挂臂3底部设有悬挂防掉机构;悬挂防掉机构包括悬挂钩4,所述悬挂钩4设在悬挂臂3底部,所述悬挂钩4顶端贯穿悬挂臂3并延伸出悬挂臂3顶部,所述悬挂钩4与悬挂臂3滑动连接,所述悬挂钩4另一端顶部设有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贯穿悬挂臂3并延伸出悬挂臂3顶部,所述活动杆5与悬挂臂3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5底端开设有盲孔6,所述盲孔6与悬挂钩4相匹配,所述悬挂臂3内部设有空腔7,所述空腔7设在悬挂钩4与活动杆5之间,所述空腔7内部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设有空腔7内部,所述第一齿轮8与空腔7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悬挂钩4靠近第一齿轮8一侧加工有轮齿,所述悬挂钩4通过轮齿与第一齿轮8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8一侧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与空腔7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9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10和第三齿轮11,所述第二齿轮10与第一齿轮8啮合,所述第三齿轮11设在第二齿轮10后侧,所述活动杆5靠近第三齿轮11一侧加工有轮齿,所述活动杆5通过轮齿与第三齿轮11传动连接。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悬挂钩4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与悬挂臂3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所述复位弹簧13套设在悬挂钩4外部。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悬挂钩4和活动杆5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14,所述限位条14贯穿悬挂臂3并与悬挂臂3滑动连接。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柱2外部套设有固定盘15,所述固定盘15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盘15顶部一侧开设有扶手孔。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盘15底部设有放置盒16,所述放置盒16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盒16内壁设有防护层。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架1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齿轮8齿数大于第二齿轮10齿数,所述第一齿轮8齿数小于第三齿轮11齿数。实施方式具体为: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设置悬挂钩4,可以将药液瓶或者药液袋悬挂在悬挂钩4上,通过其重力作用拉动悬挂钩4向下移动,从而使悬挂钩4通过轮齿传动第一齿轮8转动,从而使第一齿轮8传动第二转动,第二齿轮10通过转轴9传动第三齿轮11转动,进而使第三齿轮11通过轮齿传动活动杆5向下移动,由于第一齿轮8齿数大于第二齿轮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移动输液架,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顶部设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顶端一侧设有悬挂臂(3),所述悬挂臂(3)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所述悬挂臂(3)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悬挂臂(3)呈环形阵列分布与支撑柱(2)外侧,所述悬挂臂(3)底部设有悬挂防掉机构;/n悬挂防掉机构包括悬挂钩(4),所述悬挂钩(4)设在悬挂臂(3)底部,所述悬挂钩(4)顶端贯穿悬挂臂(3)并延伸出悬挂臂(3)顶部,所述悬挂钩(4)与悬挂臂(3)滑动连接,所述悬挂钩(4)另一端顶部设有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贯穿悬挂臂(3)并延伸出悬挂臂(3)顶部,所述活动杆(5)与悬挂臂(3)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5)底端开设有盲孔(6),所述盲孔(6)与悬挂钩(4)相匹配,所述悬挂臂(3)内部设有空腔(7),所述空腔(7)设在悬挂钩(4)与活动杆(5)之间,所述空腔(7)内部设有传动组件;/n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设有空腔(7)内部,所述第一齿轮(8)与空腔(7)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悬挂钩(4)靠近第一齿轮(8)一侧加工有轮齿,所述悬挂钩(4)通过轮齿与第一齿轮(8)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8)一侧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与空腔(7)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9)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10)和第三齿轮(11),所述第二齿轮(10)与第一齿轮(8)啮合,所述第三齿轮(11)设在第二齿轮(10)后侧,所述活动杆(5)靠近第三齿轮(11)一侧加工有轮齿,所述活动杆(5)通过轮齿与第三齿轮(11)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移动输液架,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顶部设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顶端一侧设有悬挂臂(3),所述悬挂臂(3)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所述悬挂臂(3)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悬挂臂(3)呈环形阵列分布与支撑柱(2)外侧,所述悬挂臂(3)底部设有悬挂防掉机构;
悬挂防掉机构包括悬挂钩(4),所述悬挂钩(4)设在悬挂臂(3)底部,所述悬挂钩(4)顶端贯穿悬挂臂(3)并延伸出悬挂臂(3)顶部,所述悬挂钩(4)与悬挂臂(3)滑动连接,所述悬挂钩(4)另一端顶部设有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贯穿悬挂臂(3)并延伸出悬挂臂(3)顶部,所述活动杆(5)与悬挂臂(3)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5)底端开设有盲孔(6),所述盲孔(6)与悬挂钩(4)相匹配,所述悬挂臂(3)内部设有空腔(7),所述空腔(7)设在悬挂钩(4)与活动杆(5)之间,所述空腔(7)内部设有传动组件;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设有空腔(7)内部,所述第一齿轮(8)与空腔(7)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悬挂钩(4)靠近第一齿轮(8)一侧加工有轮齿,所述悬挂钩(4)通过轮齿与第一齿轮(8)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8)一侧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与空腔(7)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9)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10)和第三齿轮(11),所述第二齿轮(10)与第一齿轮(8)啮合,所述第三齿轮(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芊张烨刘琳崔承盼李雪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