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全量资源化原位双封固处理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05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垃圾渗滤液全量资源化原位双封固处理新工艺,所述的原位双封固处理新工艺包括封固浆料及其配合比以及制浆及喷涂封固工艺流程;所述的封固浆料包括电厂炉底渣或矿渣、混磨灰、水泥、固化剂粉体,所述制浆及喷涂封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电厂炉底渣或矿渣预烘干,加入设在垃圾填埋场合适位置的搅拌站之大型搅拌机中;S2: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池中抽取垃圾渗滤液,加入搅拌机,搅拌3~6分钟;S3:依次按配比量经自动计量将混磨灰、水泥、固化剂依次加入搅拌机,搅拌2~3分钟;S4:将搅拌均匀后的浆体由搅拌机卸入喷涂车,拉至垃圾场进行对垃圾的喷涂覆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渗滤液全量资源化原位双封固处理新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
,具体涉及垃圾渗滤液全量资源化原位双封固处理新工艺。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是各地垃圾填埋场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垃圾的雨水及其他水分,经过垃圾渗滤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重金属、氨氮、有机物、有害菌等物质的有害废水,具有量大、危害性强、难以处理等特点,已经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然而,至今还没有任何一项技术能对其进行全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如何尽快开发出可以填补这一空白的新技术,以解环保急需,已成当务之急。我国几十年以来,一直采用的是膜过滤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其存在的严重缺陷是:投资大、占地多、运行费用高、建厂周期长,处理量有限,已经处理不完日益增量的垃圾渗滤液,造成其大量积存。况且,这种工艺需将垃圾渗滤液从垃圾场运至膜过滤厂,不能原位处理,更加加大了处理成本和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这种工艺不能全量化处理垃圾渗滤液,膜过滤后,仍会产生无法通过滤膜的20~30%浓缩液,这种浓缩液危害性更强,更加难以处理,产生了二次污染。申请号为201811374411.1申请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及垃圾防水覆盖原位应用工艺。该工艺是将垃圾渗滤液经传统生化和膜过滤处置后产生的浓缩液,与水泥及粉煤灰为主的固化基料共同经搅拌均匀,形成糊状复合材料,然后利用喷射设备将糊状复合材料喷射在垃圾填埋场作业区表面,对垃圾进行原位覆盖,干燥后形成具有防雨、防火、隔味除臭功能的硬膜,从而隔绝绝大多数雨水渗入,减少垃圾渗滤液生成。虽然这一申请专利采用固化基料与垃圾渗滤浓缩液混合制浆并喷涂覆盖垃圾填埋场作业面,形成的硬膜减少了雨水对垃圾的渗入,减少了一定量的垃圾渗滤液的产生,有一定的技术进步,主要解决了垃圾渗滤浓缩液的处理难题并使垃圾渗滤液有减量作用,但这一专利显然存在着以下几大缺点:一是它只能处理垃圾渗滤浓缩液,而对垃圾渗滤原液并不能处理,原液仍要采用传统的生化及膜过滤,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垃圾渗滤液处理问题,没有实现全量化处理。二是违背了垃圾渗滤液原位处理原则,采用的是运到膜过滤厂异位处理,在运输及处理过程中又造成新的污染。膜过滤后的浓缩液又运回垃圾场加上固化基料覆盖垃圾,所以它不是真正的渗滤液原位处理。三是它对垃圾场的固化覆盖仅限于部分作业面,而对斜坡面和历年的堆存区并不能全方位覆盖防雨,对垃圾渗滤液的减量化是有限的。原因是浓缩液的量少,制成的覆盖垃圾的浆也少,不足以覆盖大面积垃圾,也并没有解决垃圾渗滤液因雨水增量化问题和垃圾渗滤液全量资源化问题。四是它的固化基料中的核心材料posi-shell与浆体喷涂机均由美国LSC公司供应,受国外控制,一旦发生象华为芯片那样的卡脖子情况,就会使生产停滞,核心技术没有国产化。综上所述该专利不能全量的资源化原位处理垃圾渗滤液,也不能使垃圾渗透液大规模减量化,有很多不足。根据上述传统膜过滤工艺及已有专利存在的不足,国内环保急需推出一种新的可以实现垃圾渗滤液的全量资源化减量化原位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垃圾渗滤液全量资源化原位双封固处理新工艺。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垃圾渗滤液全量资源化原位双封固处理新工艺,所述的原位双封固处理新工艺包括封固浆料及其配合比以及制浆及喷涂封固工艺流程;所述的封固浆料包括电厂炉底渣或矿渣、混磨灰、水泥、固化剂粉体,所述封固浆料中各个组分的含量为:电厂炉底渣或矿渣50~60%,混磨灰20~30%,水泥15~25%,固化剂粉体4~10%,垃圾渗滤液与固体物料的液固比1:1.6~1:2.5;所述制浆及喷涂封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电厂炉底渣或矿渣预烘干,经自动计量后,加入设在垃圾填埋场合适位置的搅拌站之大型搅拌机中;S2: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池中抽取垃圾渗滤液,经计量泵计量也加入搅拌机,搅拌3~6分钟,让炉底渣或矿渣吸饱垃圾渗滤液;S3:依次按配比量经自动计量将混磨灰、水泥、固化剂依次加入搅拌机,搅拌2~3分钟,让水泥、混磨灰、固化剂充分包覆炉底渣或矿渣颗粒,并进一步吸附渗滤液,待浆体搅拌均匀;S4:将搅拌均匀后的浆体由搅拌机卸入喷涂车,拉至垃圾场进行对垃圾的喷涂覆盖;其中垃圾场作业平面区(仍在卸垃圾,有垃圾车作业的区域)的喷涂层厚度为4~6cm,垃圾场斜坡面区及以往存量区的喷涂层厚度为2~3cm。作为本专利技术发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1中,电厂炉底渣或矿渣行预烘干,其烘干后的含水量为3~6%。这样,电厂炉底渣或矿渣含水量越低,在制浆时吸收的渗滤液的量越大,渗滤液的利用率越高;由于电厂炉底渣更易得,更便宜,且属于固废,所以优选电厂炉底渣,电厂炉底渣孔隙率高,吸水性强,有利于渗滤液的吸收和渗滤液中重金属、有机物、氨氮的吸附,同时,炉底渣、矿渣具有活性,在水泥、生石灰、固化剂的共同激发下,可产生胶凝物质,也可提高固化料的固化强度,并与水泥、生石灰共同形成胶凝作用固化渗滤液,因此,渣的作用一是吸附渗滤液,二是辅助胶凝固化。作为本专利技术发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混磨灰由粉煤灰与生石灰按重量比9:1或8:2配料后,用超细粉磨机混合粉磨至比表面积500~700㎡/㎏。这样,混磨灰粉磨越细,比表面积越大,润湿其颗粒表面的需水量越大,越有利于在制浆中消耗更多的渗滤液,生石灰是粉煤灰的活性激发剂,二者混磨可以大幅提高粉煤灰的水化活性,加快其水化速度,提高其胶凝产物的生成量,协同水泥共同作为胶凝材料,形成更高强度的封固硬化层,同时降低水泥用量,另外,生石灰具有杀菌作用,可杀死大量渗滤液中的有害细菌。作为本专利技术发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水泥为42.5级硅酸盐水泥、32.5级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这些水泥能够在市场上很容易的购买,价格相对低廉,有利于降低成本;水泥在本配比中主要发挥封固胶凝作用,是封固硬化层主要强度提供者,同时,它含有的CaO水化为Ca(OH)2,也能对炉底渣和矿渣,以及粉煤灰产生活性激发。作为本专利技术发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化剂粉体含有水泥超快硬化剂、活性废渣激发剂、重金属络合剂、吸附剂、防水剂、浆体增黏剂,所述固化剂粉体具有对水泥促凝促硬,提高炉底渣矿渣及粉煤灰水化速度和水化产物生成量,络合重金属,吸附有机物及氨氮等有害物质,增加封固浆体对垃圾的附着力的特性。作为本专利技术发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1中采用的搅拌站建在垃圾填埋场的边部,不可异地建设,所述S1采用的搅拌站为普通混凝土搅拌站,所述S1采用搅拌机容量不小于3000升、搅拌机转速在30~60r/min区间可调,搅拌机配备有计量误差不大于1%的自动配料系统,搅拌机及输浆设备具有耐腐蚀性。作为本专利技术发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4中的喷涂车可选用国产浆体喷射车,喷射车由车载储浆箱及车载浆体喷射机组成,其车辆应具有在垃圾填埋场很差行车条件下正常行驶作业的能力,喷射机具有大于15m3/h的喷浆效率、喷浆射程大于50m的喷浆压力、浆体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垃圾渗滤液全量资源化原位双封固处理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位双封固处理新工艺包括封固浆料及其配合比以及制浆及喷涂封固工艺流程;/n所述的封固浆料包括电厂炉底渣或矿渣、混磨灰、水泥、固化剂粉体,所述封固浆料中各个组分的含量为:电厂炉底渣或矿渣50~60%,混磨灰20~30%,水泥15~25%,固化剂粉体4~10%,垃圾渗滤液与固体物料的液固比1:1.6~1:2.5;/n所述制浆及喷涂封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S1:将电厂炉底渣或矿渣预烘干,经自动计量后,加入设在垃圾填埋场合适位置的搅拌站之大型搅拌机中;/nS2: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池中抽取垃圾渗滤液,经计量泵计量也加入搅拌机,搅拌3~6分钟,让炉底渣或矿渣吸饱垃圾渗滤液;/nS3:依次按配比量经自动计量将混磨灰、水泥、固化剂依次加入搅拌机,搅拌2~3分钟,让水泥、混磨灰、固化剂充分包覆炉底渣或矿渣颗粒,并进一步吸附渗滤液,待浆体搅拌均匀;/nS4:将搅拌均匀后的浆体由搅拌机卸入喷涂车,拉至垃圾场进行对垃圾的喷涂覆盖;其中垃圾场作业平面区(仍在卸垃圾,有垃圾车作业的区域)的喷涂层厚度为4~6cm,垃圾场斜坡面区及以往存量区的喷涂层厚度为2~3cm。/n...

【技术特征摘要】
1.垃圾渗滤液全量资源化原位双封固处理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位双封固处理新工艺包括封固浆料及其配合比以及制浆及喷涂封固工艺流程;
所述的封固浆料包括电厂炉底渣或矿渣、混磨灰、水泥、固化剂粉体,所述封固浆料中各个组分的含量为:电厂炉底渣或矿渣50~60%,混磨灰20~30%,水泥15~25%,固化剂粉体4~10%,垃圾渗滤液与固体物料的液固比1:1.6~1:2.5;
所述制浆及喷涂封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电厂炉底渣或矿渣预烘干,经自动计量后,加入设在垃圾填埋场合适位置的搅拌站之大型搅拌机中;
S2: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池中抽取垃圾渗滤液,经计量泵计量也加入搅拌机,搅拌3~6分钟,让炉底渣或矿渣吸饱垃圾渗滤液;
S3:依次按配比量经自动计量将混磨灰、水泥、固化剂依次加入搅拌机,搅拌2~3分钟,让水泥、混磨灰、固化剂充分包覆炉底渣或矿渣颗粒,并进一步吸附渗滤液,待浆体搅拌均匀;
S4:将搅拌均匀后的浆体由搅拌机卸入喷涂车,拉至垃圾场进行对垃圾的喷涂覆盖;其中垃圾场作业平面区(仍在卸垃圾,有垃圾车作业的区域)的喷涂层厚度为4~6cm,垃圾场斜坡面区及以往存量区的喷涂层厚度为2~3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全量资源化原位双封固处理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电厂炉底渣或矿渣行预烘干,其烘干后的含水量为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全量资源化原位双封固处理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磨灰由粉煤灰与生石灰按重量比9:1或8:2配料后,用超细粉磨机混合粉磨至比表面积500~7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全量资源化原位双封固处理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为42.5级硅酸盐水泥、32.5级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晓飞闫振甲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盛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