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新霉素废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6036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硫酸新霉素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气浮、脱氨处理、水解酸化、厌氧消化处理、吸附过滤、洗脱、综合调节、催化分离、A/O生化、MBR处理和氧化脱色。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硫酸新霉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按浓度的高低分为高浓度的发酵液和低浓度的提取液,并按发酵液和提取液的水质特点分别对其进行预处理,从而提高发酵液和提取液的可生化性,进而保证后续的生化处理效果。A/O生化采用有机发泡纤维作为微生物载体,提高好氧菌团的处理效能,避免抗生素导致的微生物流失。臭氧尾气进入催化分离和发酵液调节池,充分利用臭氧尾气,并消除臭氧对后续工段的影响。通过设置MBR池提高出水水质,又通过臭氧反应器对废水进行脱色,从而使废水的水质和色度都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酸新霉素废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生素生产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硫酸新霉素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硫酸新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广谱抗生素,主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需氧革兰氏阳性菌有强效杀菌作用,对沙雷菌属、产碱杆菌属、布鲁杆菌、沙门杆菌、嗜血杆菌、痢疾杆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其他分支杆菌属亦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硫酸新霉素是以费氏链霉菌(Streptomycesfradiae)作菌种,经培养发酵得到发酵液,加过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后,用氨水洗脱,然后将洗脱液经薄膜浓缩,硫酸中后经喷雾干燥制得。硫酸新霉素废水水量一般较大,通常包括高浓度的发酵废水和低浓度的提取液废水,具有高COD、高氨氮、高盐分特点,废水成分复杂,是难处理抗生素废水。同时,硫酸新霉素生产废水中存在一定量的硫酸新霉素残留,对微生物产生强烈的抑制甚至毒杀作用,使废水生化系统效率低,需要频繁补充生化污泥维持生化系统的稳定;若更高效价的废水直接进入废水的生化系统,将会对生化污泥产生强烈的冲击作用,最后杀死微生物,造成废水生化系统的瘫痪。目前硫酸新霉素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以及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等。化学处理方法需要投加某类或几类药剂,处理运营成本较高外还存在二次环境污染的风险,目前化学处理只被用于生物处理的前处理,起到调节、稳定水质水量、去除生物抑制物和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作用。生化法处理硫酸新霉素废水相对经济,但废水中残留的硫酸新霉素抗生素对微生物的强烈抑制作用使好氧菌中毒,而厌氧处理高浓度的有机物又难以满足出水指标的要求。为此国内外研究人员对硫酸新霉素抗生素废水进行了不少研究和实践。CN109399873采用硫酸新霉素废水先通过水解酸化池,然后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有氧生化处理。但硫酸新霉素废水可生化性不好,实际运行难以达到处理要求。US2003077770公开了一种采用臭氧接触法,提高有机废料的可生化性。US2013334133将臭氧法引入到抗生素废水处理中,针对臭氧预处理-厌氧消化处理工艺提出,臭氧将难以生物降解的化合物转变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化合物,达到厌氧消化增强效果,降低消化器中停留时间,但厌氧消化工艺中,不希望过量氧的存在,因为氧气通过促进需氧消化而降低甲烷产率。提出采用变压吸附循环工艺,在进入厌氧消化器前脱除残留氧浓度。CN103449667针对臭氧残留,在进入厌氧消化器前,采用曝气方式消除残留臭氧。CN109354347对硫酸新霉素发酵废水经过蒸氨处理,然后用臭氧高级氧化降低效价,然后用厌氧生化处理,然后与提取废水混合进行双级A/O好养处理,然后用芬顿深化处理。CN110217951采用改性沸石作为臭氧处理催化剂,在经过臭氧除去工艺后,废水送入曝气池经有氧活性污泥法进一步处理。臭氧预处理能有效提高有机废料的可生化性,但臭氧的不充分利用及消除处理导致成本增加。同时我们研究发现,硫酸新霉素等抗生素对厌氧处理工艺中厌氧菌体的活性影响较小,而对好氧处理工艺中活性污泥活性影响较大,即使硫酸新霉素浓度较低的提取液废水直接进行好氧处理,活性污泥需要大量补充才能维持污泥活性,而且好氧菌团在抗生素环境中易解散流失。由于现有的方法处理效果不够理想,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开发新的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硫酸新霉素废水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硫酸新霉素废水处理方法,将硫酸新霉素废水分为高浓度的发酵液废水和低浓度的提取液废水分别对其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非均相氧化催化处理、A/O活性污泥生化处理,再经过MBR和臭氧深化处理后出水,包括以下步骤:A.高浓度发酵液废水的预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AS1.气浮:发酵液废水进入气浮设备中除渣;AS2.发酵液调节1;经气浮处理后的发酵液废水进入发酵液调节池内,向发酵液调节池内投入液碱和臭氧尾气,并使pH值从中性调至11;AS3.脱氨处理:经发酵液调节1处理后的发酵液废水进入脱氨塔内进行脱氨处理;AS4.发酵液调节2:向脱氨处理后的发酵液废水加入稀硫酸,使发酵液废水的pH值从碱性回调至中性;AS5.水解酸化:发酵液废水经脱氨处理、中和(发酵液调节2)后进入水解酸化池;AS6.厌氧消化处理:将水解酸化后的发酵液废水进入IC反应器内进行厌氧消化处理;B.低浓度提取液废水的预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BS1.提取液收集:将提取液废水汇入提取液收集池内;BS2.吸附过滤:将提取液废水进入分子筛设备中进行吸附过滤;BS3.洗脱:在分子筛设备中被微孔吸附的高浓吸附抗生素通过洗脱液进行洗脱后进入发酵液调节池内,与发酵液废水一并进行后续的预处理;C.发酵液废水和提取液废水分别预处理后汇至一处并进行后续的生化处理,生化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CS1.综合调节:将分别经预处理后的发酵液废水和提取液废水共同进入综合调节池内;CS2.非均相氧化催化分离:将综合调节池内的废水通入非均相氧化催化分离池内,并将臭氧尾气通入非均相氧化催化分离池内;CS3.A/O生化:将非均相氧化催化分离池内废水通入A/O生化池内,A/O生化池包括A池(反硝化池)和O池(硝化池);A池为厌氧段,能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通过缺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酸、乙酸等小分子物质的过程,A池不仅能够适用于各种浓度的废水,还能够降解好氧微生物难降解的有机物;O池为好氧段,通过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分离结束后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CS4.MBR处理:将A/O生化池内的废水通入MBR池内,MBR池为膜生物反应池,能够提高污泥浓度和出水水质;MBR处理后的高浓度污泥废水进入提取液收集池BS1。CS5.氧化脱色:经MBR池后的低浓度清水进入清水池,并从清水池通入臭氧反应器内,最终经臭氧反应器去除其他方法不易去除的COD并且能够对废水进行氧化脱色,降低废水的色度使废水达标后便可排放;D.在AS1.气浮、CS2.催化分离和CS4.MBR处理步骤后会产生污泥,污泥的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DS1.污泥浓缩;将AS1.气浮、CS2.催化分离和CS4.MBR处理步骤产生的污泥汇入污泥浓缩池内;DS2.压滤机过滤:将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泵入压滤机内进行过滤,压滤机过滤产生的滤液通入发酵液废水收集池内;优选的,所述AS1.气浮步骤中使用的气浮设备由斜板溶气气浮、管式反应器、自控系统、溶气罐、溶气泵,自动加药装置等组成。自动加药装置向气浮装置内投加质量分数为10~15%的聚铝20~50mg/L,和质量分数为1‰的聚丙烯酰胺1~2mg/L,经过气浮除渣,可去除水中悬浮物和少量COD。分离出的菌渣进入DS2压滤机过滤压榨。优选的,所述AS3.脱氨处理步骤中使用的脱氨塔为高效脱氨塔,通过AS2.发酵液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硫酸新霉素废水处理方法,将硫酸新霉素废水分为高浓度的发酵液和低浓度的提取液分别对其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发酵液的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nAS1.气浮:将发酵液进入气浮设备中除渣;/nAS2发酵液调节1;经气浮处理后的发酵液进入发酵液调节池内,向发酵液调节池内投入液碱和臭氧尾气,使PH值从中性调至11;/nAS3.脱氨处理:调节pH为11后的发酵液进入脱氨塔内进行脱氨处理;/nAS4.发酵液调节2:脱氨处理后的发酵液内加入稀硫酸,使发酵液的PH值从碱性回调至中性;/nAS5.水解酸化:脱氨并中和后的发酵液进入水解酸化池;/nAS6.厌氧消化处理:将水解酸化后的发酵液进入IC反应器内进行厌氧消化处理;/nB.其中提取液的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nBS1.提取液收集:将提取液汇入提取液收集池内;/nBS2.吸附过滤:将提取液进入分子筛设备中进行吸附过滤;/nBS3.洗脱:在分子筛设备中被吸附过滤的有机物,通过洗脱液进行洗脱后进入发酵液调节池1内,与发酵液一并进行后续的预处理;/nC.发酵液和提取液分别处理后汇至一处并进行后续的生化处理,生化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nCS1.综合调节:将分别经预处理后的发酵液和提取液共同进入综合调节池内;/nCS2.非均相氧化催化分离分离:将综合调节池内的废水通入非均相氧化催化分离池内,并通入臭氧尾气;/nCS3.A/O生化:将废水通入A/O生化池内,A/O生化池包括厌氧段的A池和好氧段的O池;/nCS4.MBR处理:将A/O生化池内的废水通入MBR池内,MBR池为膜生物反应池,采用0.05微米膜过滤废水,能够提高污泥浓度和出水水质;/nCS5.氧化脱色:经MBR池后的低浓度清水进入清水池,并从清水池通入臭氧反应器内,最终经臭氧反应器去除其他方法不易去除的COD并且能够对废水进行氧化脱色,降低废水的色度使废水达标后便可排放;/nD.在AS1.气浮、CS2.催化分离和CS4.MBR处理步骤后会产生污泥,污泥的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nDS1.污泥浓缩;将AS1.气浮、CS2.催化分离和CS4.MBR处理步骤产生的污泥汇入污泥浓缩池内;/nDS2.压滤机过滤:将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泵入压滤机内进行过滤,压滤机过滤产生的滤液通入发酵液废水收集池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酸新霉素废水处理方法,将硫酸新霉素废水分为高浓度的发酵液和低浓度的提取液分别对其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发酵液的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S1.气浮:将发酵液进入气浮设备中除渣;
AS2发酵液调节1;经气浮处理后的发酵液进入发酵液调节池内,向发酵液调节池内投入液碱和臭氧尾气,使PH值从中性调至11;
AS3.脱氨处理:调节pH为11后的发酵液进入脱氨塔内进行脱氨处理;
AS4.发酵液调节2:脱氨处理后的发酵液内加入稀硫酸,使发酵液的PH值从碱性回调至中性;
AS5.水解酸化:脱氨并中和后的发酵液进入水解酸化池;
AS6.厌氧消化处理:将水解酸化后的发酵液进入IC反应器内进行厌氧消化处理;
B.其中提取液的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BS1.提取液收集:将提取液汇入提取液收集池内;
BS2.吸附过滤:将提取液进入分子筛设备中进行吸附过滤;
BS3.洗脱:在分子筛设备中被吸附过滤的有机物,通过洗脱液进行洗脱后进入发酵液调节池1内,与发酵液一并进行后续的预处理;
C.发酵液和提取液分别处理后汇至一处并进行后续的生化处理,生化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CS1.综合调节:将分别经预处理后的发酵液和提取液共同进入综合调节池内;
CS2.非均相氧化催化分离分离:将综合调节池内的废水通入非均相氧化催化分离池内,并通入臭氧尾气;
CS3.A/O生化:将废水通入A/O生化池内,A/O生化池包括厌氧段的A池和好氧段的O池;
CS4.MBR处理:将A/O生化池内的废水通入MBR池内,MBR池为膜生物反应池,采用0.05微米膜过滤废水,能够提高污泥浓度和出水水质;
CS5.氧化脱色:经MBR池后的低浓度清水进入清水池,并从清水池通入臭氧反应器内,最终经臭氧反应器去除其他方法不易去除的COD并且能够对废水进行氧化脱色,降低废水的色度使废水达标后便可排放;
D.在AS1.气浮、CS2.催化分离和CS4.MBR处理步骤后会产生污泥,污泥的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DS1.污泥浓缩;将AS1.气浮、CS2.催化分离和CS4.MBR处理步骤产生的污泥汇入污泥浓缩池内;
DS2.压滤机过滤:将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泵入压滤机内进行过滤,压滤机过滤产生的滤液通入发酵液废水收集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新霉素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S1.气浮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丽云顾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丽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