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mbr膜处理技术改善城镇污水的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603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用mbr膜处理技术改善城镇污水的设备及方法,其设备包含进水泵站、格栅井、调节池、气浮机、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中水池、污泥池和设备间。其方法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步,污水进入粗格栅井去除大体积的污染物质;第二步,粗格栅井的出水流入污水提升泵井,再从所述污水提升泵井经提升泵提升至细格栅井;第三步:细格栅井的出水流入沉砂池,沉砂池将水中的沉淀物沉淀下来;第四步:沉砂池的出水流入所述MBR生化池,鼓风机向所述MBR生化池供气,生化池混合液回流泵设置在所述MBR生化池的末端,将所述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至所述MBR生化池的首端;第五步:MBR生化池的出水流入紫外消毒渠后经过出水计量槽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用mbr膜处理技术改善城镇污水的设备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运用mbr膜处理技术改善城镇污水的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城镇生活污水主要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如住宅、学校、医院、商店及公共场所等,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及氨氮等)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道传染病毒等),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既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同时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而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采用的膜结构型主要为平板膜和中空纤维膜,按膜孔径可划分为超滤技术。由于该系统采用活性污泥,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完全分离,其硝化菌和反硝化菌难以形成独立形态,系统的硝化效率高,COD除去率高,但反硝化却明显不足,氮碳比低于4时,出现反硝化碳源不足,使得系统出水总氮难以达到排放要求,需另投加碳源和深度脱氮工艺,大大增加运行成本和投资成本。因此急需要一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使得可以快速方便的将衬套由机械零部件之间快速的取下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由于该系统采用活性污泥,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完全分离,其硝化菌和反硝化菌难以形成独立形态,系统的硝化效率高,COD除去率高,但反硝化却明显不足,氮碳比低于4时,出现反硝化碳源不足,使得系统出水总氮难以达到排放要求,需另投加碳源和深度脱氮工艺,大大增加运行成本和投资成本等缺点,而提出一种运用mbr膜处理技术改善城镇污水的设备及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用mbr膜处理技术改善城镇污水的设备及方法,其设备包含进水泵站、格栅井、调节池、气浮机、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中水池、污泥池和设备间,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并列设置于污泥池的一侧,所述好氧池设置于厌氧池和缺氧池远离污泥池的一侧,所述MBR膜池和调节池并列设置于好氧池远离厌氧池和缺氧池的一侧,所述格栅井设置于MBR膜池远离好氧池的一侧,所述中水池设置于格栅井远离MBR膜池的一侧及调节池远离好氧池的一侧,所述进水泵站设置于MBR膜池、格栅井及中水池附近,所述设备间设置于中水池附近,所述气浮机设置于污泥池附近。其方法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步,污水进入粗格栅井去除大体积的污染物质。第二步,所述粗格栅井的出水流入污水提升泵井,再从所述污水提升泵井经提升泵提升至细格栅井,所述细格栅井的细格栅拦截水中杂质及大颗粒物质。第三步:所述细格栅井的出水流入沉砂池,所述沉砂池将水中的沉淀物沉淀下来。第四步:所述沉砂池的出水流入所述MBR生化池,鼓风机向所述MBR生化池供气,生化池混合液回流泵设置在所述MBR生化池的末端,将所述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至所述MBR生化池的首端。第五步:所述MBR生化池的出水流入紫外消毒渠后经过出水计量槽排出。优选的,所述MBR生化池的末端的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至所述MBR生化池的首端。优选的,所述粗格栅井的粗格栅的网孔为25~100mm。优选的,所述细格栅的网孔为15~25mm。优选的,所述营养液包括热带新鲜水果、食用酒精和纯净山泉水;其中,营养液与进水的体积比为1∶0.005~1∶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运用mbr膜处理技术改善城镇污水的设备及方法,该方法可以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低(理论上可以实现零污泥排放),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另外,因为生物反应器内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该设备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大大节省,结构紧凑、占地面积省,不受设置场所限制,适合于任何场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其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完全分离,运行控制更加灵活稳定,是污水处理中容易实现装备化的新技术,可实现微机自动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方法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中:1、进水泵站;2、格栅井;3、调节池;4、气浮机;5、厌氧池;6、缺氧池;7、好氧池;8、MBR膜池;9、中水池;10、污泥池;11、设备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运用mbr膜处理技术改善城镇污水的设备及方法,其设备包含进水泵站1、格栅井2、调节池3、气浮机4、厌氧池5、缺氧池6、好氧池7、MBR膜池8、中水池9、污泥池10和设备间11,所述厌氧池5和缺氧池6并列设置于污泥池10的一侧,所述好氧池7设置于厌氧池5和缺氧池6远离污泥池10的一侧,所述MBR膜池8和调节池3并列设置于好氧池7远离厌氧池5和缺氧池6的一侧,所述格栅井2设置于MBR膜池8远离好氧池7的一侧,所述中水池9设置于格栅井2远离MBR膜池8的一侧及调节池3远离好氧池7的一侧,所述进水泵站1设置于MBR膜池8、格栅井2及中水池9附近,所述设备间11设置于中水池9附近,所述气浮机4设置于污泥池10附近;其方法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步,污水进入粗格栅井去除大体积的污染物质;第二步,所述粗格栅井的出水流入污水提升泵井,再从所述污水提升泵井经提升泵提升至细格栅井,所述细格栅井的细格栅拦截水中杂质及大颗粒物质;第三步:所述细格栅井的出水流入沉砂池,所述沉砂池将水中的沉淀物沉淀下来;第四步:所述沉砂池的出水流入所述MBR生化池,鼓风机向所述MBR生化池供气,生化池混合液回流泵设置在所述MBR生化池的末端,将所述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至所述MBR生化池的首端;第五步:所述MBR生化池的出水流入紫外消毒渠后经过出水计量槽排出。所述MBR生化池的末端的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至所述MBR生化池的首端。所述粗格栅井的粗格栅的网孔为25~100mm。所述细格栅的网孔为15~25mm。所述营养液包括热带新鲜水果、食用酒精和纯净山泉水;其中,营养液与进水的体积比为1∶0.005~1∶0.008。营养液可以保证微生物良好的繁殖和生长,从而保证污水中相关元素的去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用mbr膜处理技术改善城镇污水的设备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设备包含进水泵站(1)、格栅井(2)、调节池(3)、气浮机(4)、厌氧池(5)、缺氧池(6)、好氧池(7)、MBR膜池(8)、中水池(9)、污泥池(10)和设备间(11),所述厌氧池(5)和缺氧池(6)并列设置于污泥池(10)的一侧,所述好氧池(7)设置于厌氧池(5)和缺氧池(6)远离污泥池(10)的一侧,所述MBR膜池(8)和调节池(3)并列设置于好氧池(7)远离厌氧池(5)和缺氧池(6)的一侧,所述格栅井(2)设置于MBR膜池(8)远离好氧池(7)的一侧,所述中水池(9)设置于格栅井(2)远离MBR膜池(8)的一侧及调节池(3)远离好氧池(7)的一侧,所述进水泵站(1)设置于MBR膜池(8)、格栅井(2)及中水池(9)附近,所述设备间(11)设置于中水池(9)附近,所述气浮机(4)设置于污泥池(10)附近;/n其方法的具体步骤为:/n第一步,污水进入粗格栅井去除大体积的污染物质;/n第二步,所述粗格栅井的出水流入污水提升泵井,再从所述污水提升泵井经提升泵提升至细格栅井,所述细格栅井的细格栅拦截水中杂质及大颗粒物质;/n第三步:所述细格栅井的出水流入沉砂池,所述沉砂池将水中的沉淀物沉淀下来;/n第四步:所述沉砂池的出水流入所述MBR生化池,鼓风机向所述MBR生化池供气,生化池混合液回流泵设置在所述MBR生化池的末端,将所述生化池混合液回流至所述MBR生化池的首端;/n第五步:所述MBR生化池的出水流入紫外消毒渠后经过出水计量槽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用mbr膜处理技术改善城镇污水的设备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设备包含进水泵站(1)、格栅井(2)、调节池(3)、气浮机(4)、厌氧池(5)、缺氧池(6)、好氧池(7)、MBR膜池(8)、中水池(9)、污泥池(10)和设备间(11),所述厌氧池(5)和缺氧池(6)并列设置于污泥池(10)的一侧,所述好氧池(7)设置于厌氧池(5)和缺氧池(6)远离污泥池(10)的一侧,所述MBR膜池(8)和调节池(3)并列设置于好氧池(7)远离厌氧池(5)和缺氧池(6)的一侧,所述格栅井(2)设置于MBR膜池(8)远离好氧池(7)的一侧,所述中水池(9)设置于格栅井(2)远离MBR膜池(8)的一侧及调节池(3)远离好氧池(7)的一侧,所述进水泵站(1)设置于MBR膜池(8)、格栅井(2)及中水池(9)附近,所述设备间(11)设置于中水池(9)附近,所述气浮机(4)设置于污泥池(10)附近;
其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污水进入粗格栅井去除大体积的污染物质;
第二步,所述粗格栅井的出水流入污水提升泵井,再从所述污水提升泵井经提升泵提升至细格栅井,所述细格栅井的细格栅拦截水中杂质及大颗粒物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