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邦皓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水体蓝藻绿藻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6033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水体蓝藻绿藻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蓝藻和绿藻初级处理:向水体中抛洒草木灰和絮凝剂,其中,草木灰的抛洒量为20~25g/L,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8~22g/L;在草木灰抛洒5~7天后,通过机械方式清除水体表面上的水面漂浮物,并向水中通入CO2;蓝藻和绿藻精细处理:向经过所述初级处理的水体中添加化学除藻剂,进行精细化除藻,其中化学除藻剂的添加量为40~70mg/L,核心的技术路线是先加入CO2酸化污染水体,降低水pH值,造成酸性环境,抑制蓝藻、绿藻生长,随后通过添加化学处理剂对蓝藻和绿藻进行处理,工艺简单,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水体蓝藻绿藻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水体蓝藻绿藻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污水处理厂及一般的生态处理法主要是生化法,最终产品是中水,不能饮用,也不能回灌地下水,如果用超膜技术进行进一步处理,则费用相当的高,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水体蓝藻绿藻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水体蓝藻绿藻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水体蓝藻绿藻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蓝藻和绿藻初级处理:向水体中抛洒草木灰和絮凝剂,其中,草木灰的抛洒量为20~25g/L,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8~22g/L;S2:在所述步骤S1中的草木灰抛洒5~7天后,通过机械方式清除水体表面上的水面漂浮物,并向水中通入CO2,调节水体的pH为5.8-6.5;S3:蓝藻和绿藻精细处理:向经过所述初级处理的水体中添加化学除藻剂,进行精细化除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水体蓝藻绿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蓝藻和绿藻初级处理:向水体中抛洒草木灰和絮凝剂,其中,草木灰的抛洒量为20~25g/L,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8~22g/L;/nS2:在所述步骤S1中的草木灰抛洒5~7天后,通过机械方式清除水体表面上的水面漂浮物,并向水中通入CO2,调节水体的pH为5.8-6.5;/nS3:蓝藻和绿藻精细处理:向经过所述初级处理的水体中添加化学除藻剂,进行精细化除藻,其中化学除藻剂的添加量为40~70mg/L;/nS4:水体中有机物处理:向经过所述精细处理的水体中添加混凝剂,同时调节水体的pH为6.5-7.5,其中混凝剂的添加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水体蓝藻绿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蓝藻和绿藻初级处理:向水体中抛洒草木灰和絮凝剂,其中,草木灰的抛洒量为20~25g/L,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8~22g/L;
S2:在所述步骤S1中的草木灰抛洒5~7天后,通过机械方式清除水体表面上的水面漂浮物,并向水中通入CO2,调节水体的pH为5.8-6.5;
S3:蓝藻和绿藻精细处理:向经过所述初级处理的水体中添加化学除藻剂,进行精细化除藻,其中化学除藻剂的添加量为40~70mg/L;
S4:水体中有机物处理:向经过所述精细处理的水体中添加混凝剂,同时调节水体的pH为6.5-7.5,其中混凝剂的添加量为50~80mg/L;
S5:进一步净化水质:向水体中投放水体漂浮植物进一步净化水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水体蓝藻绿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絮凝剂为无机絮凝剂,所述的无机絮凝剂为硫酸铝、氯化铝、硫酸铁、氯化铁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水体蓝藻绿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化学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邦皓许靖华
申请(专利权)人:袁邦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