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泉水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泉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天然泉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泉是地下水天然出露至地表的地点,或者地下含水层露出地表的地点。根据水流状况的不同,可以分为间歇泉和常流泉。如果地下水露出地表后没有形成明显水流,称为渗水。根据水流温度,泉可以分为温泉和冷泉。泉可以按照其流量大小分为八级,一级泉的流量超过每秒100立方英尺(2800升),二级泉的流量在每秒10到100立方英尺之间,八级泉流量则小于每分钟1品脱(每秒8毫升)。一些泉水通过仅肉眼观察发现较为清澈,没有特别明显的杂质,但是这种泉水依然无法直接进行饮用,因为内部还是含有大量的病菌,因此在对于这些泉水进行处理时,仅仅只是进行简单的过滤处理是无法实现直接饮用的效果的,还需要添加相关的杀菌药剂,此时就需要用到相关的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然泉水处理设备,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然泉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罐,处理罐的上部右侧设有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然泉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罐(1),处理罐(1)的上部右侧设有进水管(6),处理罐(1)的右端上部设有补药口(7),处理罐(1)的右端下部设有出水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的中部设有活塞(5),处理罐(1)的上下两侧设有第一固定板(11),第一固定板(11)的中部滑动连接第一导向杆(12),第一导向杆(12)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13)的上下两端,第二固定板(13)的右侧中部设有第三固定板(17),第三固定板(17)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8),第一转轴(18)的上下两端设有主动轮(19),所述活塞(5)的左侧设有第五固定板(30),第五固定板(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泉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罐(1),处理罐(1)的上部右侧设有进水管(6),处理罐(1)的右端上部设有补药口(7),处理罐(1)的右端下部设有出水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的中部设有活塞(5),处理罐(1)的上下两侧设有第一固定板(11),第一固定板(11)的中部滑动连接第一导向杆(12),第一导向杆(12)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13)的上下两端,第二固定板(13)的右侧中部设有第三固定板(17),第三固定板(17)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8),第一转轴(18)的上下两端设有主动轮(19),所述活塞(5)的左侧设有第五固定板(30),第五固定板(30)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二转轴(31),第二转轴(31)的上下两端设有与主动轮(19)配合的从动轮(29),第二转轴(31)的中部设有第一锥齿轮(34),第一锥齿轮(34)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32),第二锥齿轮(32)固定连接主轴(33)的左端,主轴(33)的右端设有搅拌座(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泉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座(35)的右侧设有第一铰接座(36),第一铰接座(36)的外侧铰接第一支撑杆(37)的左端,第一支撑杆(37)的右端铰接第二支撑杆(38)的左端,第二支撑杆(38)的右端铰接第二铰接座(39)的左侧,第二铰接座(39)的右侧铰接第三支撑杆(41)的左端,第三支撑杆(41)的右端铰接第四支撑杆(42)的左端,第四支撑杆(42)的右端铰接第三铰接座(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然泉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座(36)与第二铰接座(39)之间设有第三弹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卢作焜,米洪全,肖付刚,张永清,胡爽,梁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