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材料对废水中大肠杆菌和病原体的去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601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材料对废水中大肠杆菌和病原体的去除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多孔材料装填到土柱中;对土柱自下而上通入气体;顺次将背景溶液、废水注入土柱中;所述多孔材料为零价铁屑、菱镁矿、秸秆生物炭或石灰石;所述多孔材料的粒度为20~40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活性材料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大肠杆菌和MS2病毒;零价铁屑对大肠杆菌的去除率维持在100%,对MS2病毒的去除率维持在97%以上;12h以内煅烧菱镁矿对MS2病毒的去除率维持在90%以上;秸秆生物炭在0.5h内对大肠杆菌的去除率接近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材料对废水中大肠杆菌和病原体的去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活性材料对废水中大肠杆菌和病原体的去除方法。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由水环境中的病原菌带来的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由病原菌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肠道疾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大肠杆菌是动物中的栖居菌,常随粪便散布在环境中,由于其检测快速、方便,是重要的粪便污染指示菌。因此,了解大肠杆菌及病原体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的机理对于保障饮水安全十分必要。现有技术中对于大肠杆菌、病原体的去除多采用水生植物去除、生态沟渠去除以及填料去除等。目前填料去除的研究大部分是利用玻璃珠或石英砂等均匀介质材料来填充实验用柱子,而使用其他填充材料的研究还比较少,去除结果也不尽人意。因此,研究大肠杆菌及病原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规律,对防治水中病原体污染,提高大肠杆菌及病原体的去除率,对于去除水环境中的病原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活性材料对废水中大肠杆菌和病原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材料对废水中大肠杆菌和病原体的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n1)将多孔材料装填到土柱中;/n2)对土柱自下而上通入气体;/n3)顺次将背景溶液、废水注入土柱中;/n步骤1)所述多孔材料为零价铁屑、菱镁矿、秸秆生物炭或石灰石;所述多孔材料的粒度为20~40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材料对废水中大肠杆菌和病原体的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将多孔材料装填到土柱中;
2)对土柱自下而上通入气体;
3)顺次将背景溶液、废水注入土柱中;
步骤1)所述多孔材料为零价铁屑、菱镁矿、秸秆生物炭或石灰石;所述多孔材料的粒度为20~40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柱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土柱的内径为0.7~1.3cm,高为8~10cm;所述装填的方式为干法装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气体为易溶于水的气体或惰性气体;所述气体的通入时间为5~7h,所述气体的压力为0.01~0.03MPa。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希娟庄杰石亚楠杨立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