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四肢联动康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95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卧式四肢联动康复设备,包括基座、控制器、升降机构、移动座、上肢运动机构和下肢运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移动座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上肢运动机构和所述下肢运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上肢运动机构包括上肢驱动电机和两个上肢运动组件,两个所述上肢运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座的两侧并且均与所述上肢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下肢运动机构包括下肢驱动电机和两个下肢运动组件,两个所述下肢运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座的两侧并且均与所述下肢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上肢驱动电机和下肢驱动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四肢联动康复设备
本技术涉及康复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四肢联动康复设备。
技术介绍
中风、脑外伤后偏瘫,脊髓损伤后截瘫、四肢瘫,均因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对于这些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及社会功能障碍,增强其自立能力,改变其生活状态,使其最终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其中,探索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技术和设备,一直是康复工作者努力研发的方向。康复训练最主要的目的是恢复或补偿患者已丧失或部分丧失的运动功能,进而提高上下肢的活动能力,争取达到生活自理的目的。目前市场上的康复训练设备一般需要患者在站立或坐下的情况下进行康复训练,对于一些卧床患者并没有对应的康复训练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卧式四肢联动康复设备,包括基座、控制器、升降机构、移动座、上肢运动机构和下肢运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移动座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上肢运动机构和所述下肢运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上肢运动机构包括上肢驱动电机和两个上肢运动组件,两个所述上肢运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座的两侧并且均与所述上肢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下肢运动机构包括下肢驱动电机和两个下肢运动组件,两个所述下肢运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座的两侧并且均与所述下肢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上肢驱动电机和下肢驱动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肢运动组件包括上肢旋杆和握把,所述上肢旋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肢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握把连接。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肢运动组件包括下肢旋杆和脚踏板,所述下肢旋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肢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脚踏板连接。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肢运动组件还包括支撑杆和绑带,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下肢旋杆和所述绑带连接。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肢运动机构还包括吊绳,所述吊绳绕过所述移动座,并且所述吊绳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下肢运动组件的支撑杆。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肢运动组件包括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所述支撑杆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螺栓穿过所述限位槽并且端部固定于所述绑带外,所述限位螺母套设在所述限位螺栓外。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槽具有多个限位缺口,所述限位螺栓可卡入至所述限位缺口。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螺母为蝶形螺母。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座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上肢运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伸缩机构处,所述伸缩机构可带动所述上肢运动机构靠近或远离所述移动座。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杆和锁紧销,所述移动座设置有容置孔,所述伸缩杆可活动地插入至所述容置孔中,所述伸缩杆的外端与所述上肢运动机构固定;所述锁紧销沿径向插入至所述容置孔中,所述伸缩杆设置有卡孔,所述锁紧销插入至所述卡孔中。本技术的卧式四肢联动康复设备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上肢驱动电机和下肢驱动电机联动,使得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可以手脚协调地锻炼运动,提升了康复训练的质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示意图。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卧式四肢联动康复设备,包括基座100、控制器、升降机构200、移动座300、上肢运动机构和下肢运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200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所述移动座300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200上;所述上肢运动机构和所述下肢运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座300上;所述上肢运动机构包括上肢驱动电机400和两个上肢运动组件,两个所述上肢运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座300的两侧并且均与所述上肢驱动电机400传动连接;所述下肢运动机构包括下肢驱动电机和两个下肢运动组件,两个所述下肢运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座300的两侧并且均与所述下肢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200、上肢运动机构和下肢运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上肢驱动电机400和下肢驱动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升降机构200可以带动移动座300上升或下降,以便将上肢运动机构和下肢运动机构移动至患者方便的位置,患者双手握持所述上肢运动机构,所述上肢运动机构带动患者的双手运动以进行复健,患者的双脚放置在下肢运动机构处,下肢运动机构可以带动患者的双脚运动,所述上肢驱动电机400和所述下肢驱动电机通过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可以实现运动组件之间的协调运动,避免产生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同手同脚前后运动的情况,让患者康复过程更加顺畅。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肢运动组件包括上肢旋杆410和握把420,所述上肢旋杆4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肢驱动电机400的输出轴和握把420连接。两根所述上肢旋杆410分别朝相反方向伸出,患者可以双手分别握持两个握把420,通过所述上肢驱动电机400带动两根所述上肢旋杆410转动,让患者的上肢得到锻炼。所述下肢运动组件包括下肢旋杆510和脚踏板520,所述下肢旋杆5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肢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脚踏板520连接。所述脚踏板520边缘设置有凸边,患者的双脚放置在所述脚踏板520处时该凸边可以为患者的脚跟提供支撑,所述下肢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可以带动两根所述下肢旋杆510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脚踏板520转动。这样的设置可以让患者的下肢在跟随脚踏板520转动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肢运动组件还包括支撑杆530、绑带540和吊绳550,所述支撑杆530分别与所述下肢旋杆510和所述绑带540连接。所述吊绳550绕过所述移动座300,并且所述吊绳55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下肢运动组件的支撑杆530。所述支撑杆530向远离所述下肢旋杆510的方向延伸,该绑带540可以松开后让患者的小腿放置在内,再绑紧绑带540,从而固定患者的小腿。所述吊绳550挂设在所述移动座300上,并且所述吊绳550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下肢旋杆510处,从而让两所述下肢旋杆510提供支撑。本实施例中,为方便不同患者小腿的支撑,所述下肢运动组件包括限位螺栓533和限位螺母,所述支撑杆530设置有限位槽531,所述限位螺栓533穿过所述限位槽531并且端部固定于所述绑带540外,所述限位螺母套设在所述限位螺栓533外。所述限位槽531具有多个限位缺口532,所述限位螺栓533可卡入至所述限位缺口532。当需要调整所述绑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卧式四肢联动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控制器、升降机构、移动座、上肢运动机构和下肢运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移动座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上肢运动机构和所述下肢运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上肢运动机构包括上肢驱动电机和两个上肢运动组件,两个所述上肢运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座的两侧并且均与所述上肢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下肢运动机构包括下肢驱动电机和两个下肢运动组件,两个所述下肢运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座的两侧并且均与所述下肢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上肢驱动电机和下肢驱动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卧式四肢联动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控制器、升降机构、移动座、上肢运动机构和下肢运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移动座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上肢运动机构和所述下肢运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上肢运动机构包括上肢驱动电机和两个上肢运动组件,两个所述上肢运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座的两侧并且均与所述上肢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下肢运动机构包括下肢驱动电机和两个下肢运动组件,两个所述下肢运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座的两侧并且均与所述下肢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上肢驱动电机和下肢驱动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四肢联动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运动组件包括上肢旋杆和握把,所述上肢旋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肢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握把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四肢联动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运动组件包括下肢旋杆和脚踏板,所述下肢旋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肢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脚踏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四肢联动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运动组件还包括支撑杆和绑带,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下肢旋杆和所述绑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广茂严函
申请(专利权)人:力迈德医疗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