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腿抬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91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腿抬背装置,包括机架(2),所述的机架(2)上依次转动设有头部板(3)、臀部板(4)、腿部板(5),机架(2)的上端部设有移动机构(6),移动机构(6)下设有头部连杆机构(7)与腿部连杆机构(8),头部连杆机构(7)的一端与头部板(3)相连接,腿部连杆机构(8)的一端与腿部板(5)相连接;所述的机架(2)两侧设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的伸出端与臀部板(4)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构的联动实现动力的有效转化,使得迅速地推起老人身体,让老人站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腿抬背装置
本技术涉及助老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腿抬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人数越来越多。随着机体老化,他们大多都会患有一些疼痛性病症,严重的影响肢体活动,因疼痛和机体老化而导致上下床困难费力的事情时有发生。老年人在上下床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有夜起需求的老年人家庭中,有时候老人晚上急需起床如厕,但是由于意识刚刚清醒,肌肉无力发力困难导致抬背和起床存在一定难处。例如公开号为CN21138233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下底层,升降机构控制下底层在垂直方向上直线运动;还包括夹层,夹层通过平移机构连接在下底层上,平移机构控制夹层在水平方向上直线运动;还包括上顶层,上顶层通过旋转机构连接在夹层上,旋转机构控制上顶层在水平面内旋转运动;还包括安装于上顶层上的靠腿板和靠背板。但是该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推起老人时,机构运行速度较慢,耗费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腿抬背装置。本技术通过机构的联动实现动力的有效转化,使得迅速地推起老人身体,让老人站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腿抬背装置,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依次转动设有头部板、臀部板、腿部板,机架的上端部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下设有头部连杆机构与腿部连杆机构,头部连杆机构的一端与头部板相连接,腿部连杆机构的一端与腿部板相连接;所述的机架两侧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出端与臀部板相连接。上述的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腿抬背装置中,所述的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端部的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伸出端连接有第一电动丝杆,所述的机架上端部且靠近第一电动丝杆的两侧设有矩形滑轨,第一电动丝杆上设有移动块,矩形滑轨上设有滑动卡块,滑动卡块和移动块上共同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侧面上设有滑动连接棒。前述的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腿抬背装置中,所述的头部连杆机构包括连接在移动机构上的头部直杆,头部直杆的一端铰接有头部弯杆,所述的机架的侧部设有侧部支架,头部弯杆的中间部与侧部支架相连接;所述的头部板下设有头部导轨,头部导轨上嵌设有头部移动块,头部弯杆的一端与头部移动块相连接。前述的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腿抬背装置中,所述的腿部连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底侧的联动导轨,联动导轨上设有联动移动块,移动机构下连接有腿部短杆,腿部短杆的一端铰接在联动移动块上,所述的联动移动块上连接有腿部长杆,腿部长杆上设有腿部板。前述的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腿抬背装置中,所述的电动推杆为斜向设置。前述的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腿抬背装置中,所述的头部弯杆和头部直杆采用铝合金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技术所述的机架上依次转动设有头部板、臀部板、腿部板,机架的上端部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下设有头部连杆机构与腿部连杆机构,头部连杆机构的一端与头部板相连接,腿部连杆机构的一端与腿部板相连接;所述的机架两侧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出端与臀部板相连接;老人需要下床时,移动机构启动,带动头部连杆机构和腿部连杆机构实现联动,头部板向上摆动的同时,腿部板向下摆动,电动推杆推动腿部板摆动,使得三块板赋予老人身体一定的力,使得老人有睡姿变成站姿;同时联动的方式,将电机产生的动力有效地使用,保证了老人能较为快速地从平躺姿态变成直立状态。2、所述的头部弯杆和头部直杆采用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材质的强度较好,且质量较轻,较为适用于本技术。3、在移动机构中,采用丝杠作为动力的输出装置,保证了安全性;在丝杠两侧的矩形滑轨,提供了传动的平稳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滑动连接棒的位置示意图;图3为电动推杆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说明:1-升降装置,2-机架,3-头部板,4-臀部板,5-腿部板,6-移动机构,7-头部连杆机构,8-腿部连杆机构,9-电动推杆,601-步进电机,602-第一电动丝杆,603-矩形滑轨,604-移动块,605-滑动卡块,606-固定板,607-滑动连接棒,701-头部直杆,702-头部弯杆,703-侧部支架,704-头部导轨,705-头部移动块,801-联动导轨,802-联动移动块,803-腿部短杆,805-腿部长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腿抬背装置,包括机架2,机架2一般设置在升降装置1上,为了高度调节,所述的机架2上依次转动设有头部板3、臀部板4、腿部板5,如图3所示,机架2的上端部设有移动机构6,移动机构6下设有头部连杆机构7与腿部连杆机构8,头部连杆机构7的一端与头部板3相连接,腿部连杆机构8的一端与腿部板5相连接;所述的机架2两侧设有电动推杆9,所述的电动推杆9为斜向设置,电动推杆9的伸出端与臀部板4相连接。在抬起老人时,头部板和臀部板之间形成70度的夹角,这是一个方便老人起身并且同时也是一个坐姿舒服的角度。所述的移动机构6包括固定在机架2上端部的步进电机601,如图1所示,步进电机601的伸出端连接有第一电动丝杆602,所述的机架2上端部且靠近第一电动丝杆602的两侧设有矩形滑轨603,第一电动丝杆602上设有移动块604,矩形滑轨603上设有滑动卡块605,滑动卡块605和移动块604上共同设有固定板606,固定板606的下侧面上设有滑动连接棒607,如图2所示。所述的头部连杆机构7包括连接在移动机构6中的上的滑动连接棒607的两端,头部直杆701,头部直杆701的一端铰接有头部弯杆702,所述的机架2的侧部设有侧部支架703,头部弯杆702的中间部与侧部支架703相连接;所述的头部板3下设有头部导轨704,头部导轨704上嵌设有头部移动块705,头部弯杆702的一端与头部移动块705相连接。所述的头部弯杆702和头部直杆701采用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材质的强度较好,且质量较轻,较为适用于本技术;所述的腿部连杆机构8包括固定在机架2底侧的联动导轨801,联动导轨801上设有联动移动块802,移动机构6的滑动连接棒607的两端连接有腿部短杆803,腿部短杆803的一端铰接在联动移动块802上,所述的联动移动块802上连接有腿部长杆805,腿部长杆805上设有腿部板5。设置联动导轨和联动移动块是为了让腿部短杆和腿部长杆有受力点,更好地撑起腿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老人需要下床时,步进电机带动第一电动丝杆转动,进而使得移动块移动,带动头部直杆和腿部短杆的摆动,通过连杆联动的方式,实现头部板向上摆动的同时,腿部板向下摆动,电动推杆推动腿部板摆动,使得三块板赋予老人身体一定的力,使得老人有睡姿变成站姿;同时联动的方式,将电机产生的动力有效地使用,保证了老人能较为快速地从平躺姿态变成直立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腿抬背装置,包括机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2)上依次转动设有头部板(3)、臀部板(4)、腿部板(5),机架(2)的上端部设有移动机构(6),移动机构(6)下设有头部连杆机构(7)与腿部连杆机构(8),头部连杆机构(7)的一端与头部板(3)相连接,腿部连杆机构(8)的一端与腿部板(5)相连接;所述的机架(2)两侧设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的伸出端与臀部板(4)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腿抬背装置,包括机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2)上依次转动设有头部板(3)、臀部板(4)、腿部板(5),机架(2)的上端部设有移动机构(6),移动机构(6)下设有头部连杆机构(7)与腿部连杆机构(8),头部连杆机构(7)的一端与头部板(3)相连接,腿部连杆机构(8)的一端与腿部板(5)相连接;所述的机架(2)两侧设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的伸出端与臀部板(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腿抬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6)包括固定在机架(2)上端部的步进电机(601),步进电机(601)的伸出端连接有第一电动丝杆(602),所述的机架(2)上端部且靠近第一电动丝杆(602)的两侧设有矩形滑轨(603),第一电动丝杆(602)上设有移动块(604),矩形滑轨(603)上设有滑动卡块(605),滑动卡块(605)和移动块(604)上共同设有固定板(606),固定板(606)的下侧面上设有滑动连接棒(6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老人上下床的抬腿抬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连杆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航宇吴明格陈跃华陈胤凯庄宗海黄安东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