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式看护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89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椅式看护机器人,包括座椅,所述座椅的顶部设有坐垫,所述坐垫的下方设有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子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侧并排设有两个第二转动轴,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均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链条与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呈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和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壁上均套接有多个按摩块,多个所述按摩块的外壁上均相对设有按摩凸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按摩块、按摩凸块和坐垫,实现了老人的腿部按摩,降低了久坐产生腿部麻木感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椅式看护机器人
本技术主要涉及看护机器人的
,具体为一种轮椅式看护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看护机器人种类较多,其中轮椅式看护机器人被广泛的应用于养老机构或独居老人,具有看护服务、无障碍出行、无障碍家居、提醒用药、监测血压等功能,然而轮椅式看护机器人大多不具有按摩功能,由于老人大多行动不便,需要长期乘坐轮椅式看护机器人,易导致腿部血液不流通,进而导致腿部麻木,增加了老人的痛苦,降低了轮椅式看护机器人的舒适性。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轮椅式看护机器人,实现老人的腿部按摩,提高轮椅式看护机器人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轮椅式看护机器人,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轮椅式看护机器人,包括座椅,所述座椅的顶部设有坐垫,所述坐垫的下方安装有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的一侧水平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子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侧水平并排安装有两个第二转动轴,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均安装有从动齿轮,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座椅的内侧壁通过轴承呈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链条与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呈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贯穿所述主动齿轮延伸至所述座椅的内侧壁通过轴承呈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和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壁上均固定套接有多个按摩块,多个所述按摩块的外壁上均相对设有按摩凸块。进一步的,所述座椅的内底板上安装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顶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水平交错设有多个弧形弹性条,每个所述弧形弹性条的顶部均垂直并排安装有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均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相连,每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垂直贯穿每个所述弧形弹性条延伸至其外侧安装有限位板,每个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均与所述座椅的内底板相连。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撑杆位于每个所述弧形弹性条的上下两端分别套接有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粘合连接有橡胶板。进一步的,所述座椅的一侧贯穿安装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进风管道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防尘滤网,且所述座椅上与所述抽风机相对的一侧水平贯穿设有多个通风散热孔,多个所述通风散热孔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防尘滤网,所述第二防尘滤网的两端与所述座椅的内侧壁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坐垫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皮质层、防尘布、棉垫和软性板,所述软性板的底部粘合连接有耐磨层。所述皮质层的顶部交错设有多个透气孔,多个所述透气孔均垂直贯穿所述皮质层。进一步的,所述座椅的顶部靠近外沿边安装有软性靠背,且所述座椅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机构,所述行走轮机构的一侧安装有脚踏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一,本技术实现了老人的腿部按摩,通过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第一转动轴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由于主动齿轮通过链条与两个从动齿轮传动连接,因此通过两个从动齿轮带动两个第二转动轴转动,通过转动的第一转动轴和两个第二转动轴带动多个按摩块转动,进而带动按摩凸块转动,通过不断的转动的按摩凸块使坐垫不断凸起,进而不断的按摩老人的腿部,实现了老人的腿部按摩,使腿部血液流通,降低了久坐产生腿部麻木感的可能性,提高了座椅使用的舒适性;其二,本技术具有减震结构,减震效果好,当按摩组件工作时,座椅会受到震动,作用力通过安装板传递到第一减震弹簧,使第一减震弹簧向下运动,通过第一减震弹簧带动弧形弹性条向下运动,通过运动的弧形弹性条消耗作用力,同时向下压动第二减震弹簧,通过限位板限制弧形弹性条的位置,当震动消失时,在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使弧形弹性条回到原位置,有效的缓冲吸收了由于震动产生的作用力,稳固了座椅,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其三,本技术散热效果好,按摩组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通过抽风机工作将外界冷空气抽入座椅的内部,进行散热,同时通过通风散热孔实现空气对流,将座椅内部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加快了按摩组件的散热效率,散热效果好,有效的防止了按摩组件由于过热而导致零件损坏,通过第一防尘滤网和第二防尘滤网降低了外界灰尘等杂质进入座椅内部的可能性,防止按摩组件上堆积灰尘降低其散热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按摩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座椅内部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座椅内部结构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座椅;11、软性靠背;12、行走轮机构;13、脚踏板;14、坐垫;141、耐磨层;142、软性板;143、棉垫;144、防尘布;145、皮质层;146、透气孔;15、通风散热孔;16、第二防尘滤网;2、按摩组件;21、驱动电机;22、第一转动轴;23、主动齿轮;24、第二转动轴;25、从动齿轮;26、按摩块;261、按摩凸块;3、减震组件;31、安装板;311、橡胶板;32、弧形弹性条;33、支撑杆;34、第一减震弹簧;35、第二减震弹簧;36、限位板;4、抽风机;41、第一防尘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着重参照附图1-5,一种轮椅式看护机器人,包括座椅1,所述座椅1的顶部设有坐垫14,所述坐垫14的下方安装有按摩组件2,所述按摩组件2的一侧水平安装有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通过转子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2,所述第一转动轴22的一侧水平并排安装有两个第二转动轴24,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24的一端均安装有从动齿轮25,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24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座椅1的内侧壁通过轴承呈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动轴22远离所述驱动电机21的一端安装有主动齿轮23,所述主动齿轮23通过链条与两个所述从动齿轮25呈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22的一端贯穿所述主动齿轮23延伸至所述座椅1的内侧壁通过轴承呈转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椅式看护机器人,包括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的顶部设有坐垫(14),所述坐垫(14)的下方安装有按摩组件(2),所述按摩组件(2)的一侧水平安装有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通过转子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2),所述第一转动轴(22)的一侧水平并排安装有两个第二转动轴(24),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24)的一端均安装有从动齿轮(25),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24)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座椅(1)的内侧壁通过轴承呈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动轴(22)远离所述驱动电机(21)的一端安装有主动齿轮(23),所述主动齿轮(23)通过链条与两个所述从动齿轮(25)呈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22)的一端贯穿所述主动齿轮(23)延伸至所述座椅(1)的内侧壁通过轴承呈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22)和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24)的外壁上均固定套接有多个按摩块(26),多个所述按摩块(26)的外壁上均相对设有按摩凸块(2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式看护机器人,包括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的顶部设有坐垫(14),所述坐垫(14)的下方安装有按摩组件(2),所述按摩组件(2)的一侧水平安装有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通过转子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2),所述第一转动轴(22)的一侧水平并排安装有两个第二转动轴(24),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24)的一端均安装有从动齿轮(25),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24)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座椅(1)的内侧壁通过轴承呈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动轴(22)远离所述驱动电机(21)的一端安装有主动齿轮(23),所述主动齿轮(23)通过链条与两个所述从动齿轮(25)呈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22)的一端贯穿所述主动齿轮(23)延伸至所述座椅(1)的内侧壁通过轴承呈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22)和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24)的外壁上均固定套接有多个按摩块(26),多个所述按摩块(26)的外壁上均相对设有按摩凸块(2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式看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的内底板上安装有减震组件(3),所述减震组件(3)的顶部设有安装板(31),所述安装板(31)的底部水平交错设有多个弧形弹性条(32),每个所述弧形弹性条(32)的顶部均垂直并排安装有支撑杆(33),每个所述支撑杆(33)的顶部均与所述安装板(31)的底部相连,每个所述支撑杆(33)的底端均垂直贯穿每个所述弧形弹性条(32)延伸至其外侧安装有限位板(36),每个所述限位板(36)的底部均与所述座椅(1)的内底板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远坚曹登峰莫名韶陆文玲吴泊良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