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兴玗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83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属于充电桩设备技术领域,一种电动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包括地埋坑,地埋坑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一竖槽,地埋坑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设置的挡板,两个挡板相互靠近一端均开设有第二竖槽,第二竖槽上内壁与第一竖槽下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杆,竖杆外壁滑动连接有两个上下分布的空心管,地埋坑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竖槽下侧的承重板,承重板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上端固定安装有放置板,它可以实现有效保障充电桩在移动的过程保持平衡,同时利用自身的移动将地埋坑内积水排出,从而保障充电桩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也就是新能源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它使用存储在电池中的电来发动,在驱动汽车时有时使用12或24块电池,有时则需要更多,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动机、电源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电动汽车的其他装置基本与内燃机汽车相同。伴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充电桩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11959317A中公开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虽然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保护了充电线,但是在充电桩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充电桩的左右支撑点会一直发生变化,这就导致充电桩在移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发生偏移的可能性,同时充电桩利用水泵将地埋坑内积水抽走,如果水泵坏了,那么地埋坑内积水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影响充电桩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它可以实现有效保障充电桩在移动的过程保持平衡,同时利用自身的移动将地埋坑内积水排出,从而保障充电桩的正常使用。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包括地埋坑,所述地埋坑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一竖槽,所述地埋坑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设置的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相互靠近一端均开设有第二竖槽,所述第二竖槽上内壁与第一竖槽下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外壁滑动连接有两个上下分布的空心管,所述地埋坑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竖槽下侧的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上端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端放置有凹槽,所述充电桩主体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放置板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竖板,所述充电桩主体位于两个竖板之间,所述竖板外端贯穿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相互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卡槽内部的圆盘,所述充电桩主体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承重板上端开设有两个左右分布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连接杆相适配,所述承重板上端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连接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挤压块相适配,所述承重板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拉伸弹簧,两个所述拉伸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上端开设有两个左右分布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适配,所述充电桩主体外端固定连接有与空心管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地埋坑左右端均设置有与其相通的通口,所述通口已事先预埋在土地中,所述通口内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下端位于地埋坑下端,所述导流管上端贯穿通口并延伸至其上侧,本方案实现有效保障充电桩在移动的过程保持平衡,同时利用自身的移动将地埋坑内积水排出,从而保障充电桩的正常使用。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挡板上端设置有与其卡接的盖板,盖板可以避免充电桩主体在不使用时,雨水或者其他杂物进入地埋坑内部。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外壁设有防滑纹路,把手可以便于使用者拉动盖板,防滑纹路可以增加把手的摩擦力,避免使用者拉动把手时发生打滑。进一步的,所述空心管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转动连接有多个滚珠,滚珠可以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从而有效减小摩擦力,从而便于充电桩主体发生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板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充电桩主体下端位于凹槽内,有效提高充电桩主体在放置板上端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主体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呈倒三角状,挡板对充电桩主体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充电桩主体在使用时,雨水堆积充电桩主体上端,倒三角状设计可以避免雨水在自身上端堆积。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板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可以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提高对地埋坑积水的处理效果。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所述挡板相互远离一端均设置有水箱,所述导流管上端位于水箱内部,对积水进行收集再利用,从而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板的厚度要大于导流管的横截面直径,将地埋坑内积水更加充分的排出,避免积水堆积过多影响充电桩主体的正常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拉伸弹簧外壁均匀涂设有防锈涂层,有效增加拉伸弹簧的使用者寿命,避免拉伸弹簧生锈导致自身弹性性能削弱。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实现有效保障充电桩在移动的过程保持平衡,同时利用自身的移动将地埋坑内积水排出,从而保障充电桩的正常使用。(2)两个挡板上端设置有与其卡接的盖板,盖板可以避免充电桩主体在不使用时,雨水或者其他杂物进入地埋坑内部。(3)盖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外壁设有防滑纹路,把手可以便于使用者拉动盖板,防滑纹路可以增加把手的摩擦力,避免使用者拉动把手时发生打滑。(4)空心管内壁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转动连接有多个滚珠,滚珠可以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从而有效减小摩擦力,从而便于充电桩主体发生上下移动。(5)放置板上端开设有凹槽,充电桩主体下端位于凹槽内,有效提高充电桩主体在放置板上端的稳定性。(6)充电桩主体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呈倒三角状,挡板对充电桩主体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充电桩主体在使用时,雨水堆积充电桩主体上端,倒三角状设计可以避免雨水在自身上端堆积。(7)挤压板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可以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提高对地埋坑积水的处理效果。(8)两个挡板相互远离一端均设置有水箱,导流管上端位于水箱内部,对积水进行收集再利用,从而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9)挤压板的厚度要大于导流管的横截面直径,将地埋坑内积水更加充分的排出,避免积水堆积过多影响充电桩主体的正常使用。(10)拉伸弹簧外壁均匀涂设有防锈涂层,有效增加拉伸弹簧的使用者寿命,避免拉伸弹簧生锈导致自身弹性性能削弱。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空心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空心管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承重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承重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挤压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杆与挤压块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地埋坑、2第一竖槽、3挡板、4第二竖槽、5竖杆、6盖板、7把手、8空心管、9环形槽、10滚珠、11承重板、12电动伸缩杆、13放置板、14充电桩主体、15凹槽、16卡槽、17竖板、18螺纹杆、19圆盘、20连接杆、21挤压块、22第一通孔、23滑槽、24拉伸弹簧、25挤压板、26第二通孔、27连接杆、28挡板、29橡胶垫、30通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包括地埋坑(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坑(1)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一竖槽(2),所述地埋坑(1)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设置的挡板(3),两个所述挡板(3)相互靠近一端均开设有第二竖槽(4),所述第二竖槽(4)上内壁与第一竖槽(2)下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杆(5),所述竖杆(5)外壁滑动连接有两个上下分布的空心管(8),所述地埋坑(1)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竖槽(2)下侧的承重板(11),所述承重板(11)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2),所述电动伸缩杆(12)上端固定安装有放置板(13),所述放置板(13)上端放置有凹槽(15),所述充电桩主体(14)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卡槽(16),所述放置板(13)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竖板(17),所述充电桩主体(14)位于两个竖板(17)之间,所述竖板(17)外端贯穿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杆(18),两个所述螺纹杆(18)相互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卡槽(16)内部的圆盘(19),所述充电桩主体(14)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下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21),所述承重板(11)上端开设有两个左右分布的第一通孔(22),所述第一通孔(22)与连接杆(20)相适配,所述承重板(11)上端开设有与第一通孔(22)相连接的滑槽(23),所述滑槽(23)与挤压块(21)相适配,所述承重板(11)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拉伸弹簧(24),两个所述拉伸弹簧(24)下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挤压板(25),所述挤压板(25)上端开设有两个左右分布的第二通孔(26),所述第二通孔(26)与第一通孔(22)相适配,所述充电桩主体(14)外端固定连接有与空心管(8)固定连接的连接杆(27),所述地埋坑(1)左右端均设置有与其相通的通口(30),所述通口(30)已事先预埋在土地中,所述通口(30)内设置有导流管(31),所述导流管(31)下端位于地埋坑(1)下端,所述导流管(31)上端贯穿通口(30)并延伸至其上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用地埋式充电桩,包括地埋坑(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坑(1)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一竖槽(2),所述地埋坑(1)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设置的挡板(3),两个所述挡板(3)相互靠近一端均开设有第二竖槽(4),所述第二竖槽(4)上内壁与第一竖槽(2)下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竖杆(5),所述竖杆(5)外壁滑动连接有两个上下分布的空心管(8),所述地埋坑(1)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竖槽(2)下侧的承重板(11),所述承重板(11)上端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2),所述电动伸缩杆(12)上端固定安装有放置板(13),所述放置板(13)上端放置有凹槽(15),所述充电桩主体(14)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卡槽(16),所述放置板(13)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竖板(17),所述充电桩主体(14)位于两个竖板(17)之间,所述竖板(17)外端贯穿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杆(18),两个所述螺纹杆(18)相互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卡槽(16)内部的圆盘(19),所述充电桩主体(14)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下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21),所述承重板(11)上端开设有两个左右分布的第一通孔(22),所述第一通孔(22)与连接杆(20)相适配,所述承重板(11)上端开设有与第一通孔(22)相连接的滑槽(23),所述滑槽(23)与挤压块(21)相适配,所述承重板(11)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拉伸弹簧(24),两个所述拉伸弹簧(24)下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挤压板(25),所述挤压板(25)上端开设有两个左右分布的第二通孔(26),所述第二通孔(26)与第一通孔(22)相适配,所述充电桩主体(14)外端固定连接有与空心管(8)固定连接的连接杆(27),所述地埋坑(1)左右端均设置有与其相通的通口(30),所述通口(30)已事先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玗
申请(专利权)人:张兴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