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广仁专利>正文

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800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该输入法主要根据汉字字形的结构,以首、尾部件为特征各分成26类,辅以拼音声母将汉字与计算机键盘结合。以形首部件取第一码,形尾部件取第二码,读音声母取第三码以及显示屏提示键入,输入汉字。其分类规范,方便检索记忆,取码简单易记,不用拆字输入轻松,是一种容易掌握,通用性强,重码率低和效率高的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方法,适用于各个行业的计算机汉字输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的文字输入法,尤其是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现有技术的计算机汉字输入大体上可分为键盘输入和非键盘输入两种方式。非键盘输入方式的特点是输入速度较快,不用再学汉字编码规则,手写或口述即可输入。不足之处是还要另购手写和口述输入的价格不低的附加设备;口述输入的还要普通话说得正,否则较难输入;手写输入的也要将字写得较正,否则也较难输入。而且,非键盘输入的后期修改也需要键盘输入的方式来修改完善。因此,键盘输入方式应该是重点。常用的计算机键盘汉字编码输入法,根据取码信息采用的方式,基本上分为形码、音码和形音结合码。形码信息之间差异较大,因为汉字字形结构复杂,组成汉字的部件较多,故一般取码的字根部件设为较多,故重码率较低,效率较高。由于形码的字根数量设得较多,需记忆的字根、规则等内容则多,记忆量大,加上拆字取码拆错率高,所以较难掌握。音码能充分利用已掌握的汉字拼音知识,通过拼音与键盘上的英文字母对照,就可直接输入汉字,不需再学编码规则,是最容易掌握的汉字输入法之一。其不足之处是因取码信息量少,重码率高,而且还与普通话的读音是否准确有关,不知道正确的读音,则无法输入,效率较低。形与音结合的码所需记忆的字根减少许多,配合音码,使规则更为简便,重码率低。其缺点是除了记忆和学习形码外,还要增加学习音码的内容,容易带上形音两种码的弊病。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结构类型的计算机键盘汉字输入法,各有千秋,但都未尽人意,还期待着一种更规范、效率更高、更容易掌握和通用性强的汉字输入法的出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应该是容易掌握,通用性强,方便记忆和高效率的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本专利技术的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是根据汉字字形的结构取码,佐以拼音读音的声母,将汉字分别进行分类,并与计算机键盘相结合,其特征在于(a)根据汉字笔划顺序构成的第一部件,即形首分成26类,并按计算机键盘上的26个英文字母键,每个字母键相应分配入一类;(b)根据汉字笔划顺序构成的最后部件,即形尾分成26类,并按计算机键盘上的26个英文字母键,每个字母键也相应分配入一类;由上述按汉字首尾部件特征分类及其在计算机键盘上的分配,使计算机键盘上的26个英文字母键成为汉字输入的取码键,得出汉字首尾特征代码表,见表1;(c)将同时满足上述形首和形尾的汉字,按照其汉语拼音声母与计算机键盘上26个英文字母键相应结合;其中,双字符声母zh、ch、sh分别用V、I、U代替,没有声母的汉字、用韵母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代替;(d)将同时满足上述(a)-(b)条件的多个汉字,按出现率的顺序在显示屏上作提示选择;由上述的汉字分类及在计算机键盘上的分配,本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包括下列步骤(1)单字键入的第一码是形首码;(2)单字键入的第二码是形尾码;(3)单字键入的第三码是该字的声母字母;(4)根据显示屏的提示键入;(5)双字词组由该词组中的各字的形首码和形尾码组成,并按顺序键入;(6)三字词组由该词组中各字的形首码和末字的形尾码组成,并按顺序键入;(7)四字词组及四字以上的词组由该词组的前三字的形首码和末字的形首码组成,并按顺序键入。上述的本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与现有的技术的输入法相比,有下列优点1、码元规范,不用非字母符号作码元。2、部件排列按平、竖、撇、点排列,与字母排列顺序按一定的规律相匹配;与现行字典中的笔画顺序排列相近似,容易记忆和检索。3、同码部件相同特征明显,不以整部件为取码单位,仅以汉字首尾的笔形、位置、与相邻笔画的组合方式等微小特征来作取码信息,取码位置固定、反应速度快、记忆量少,同时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表及里”的客观规律。4、不论汉字的笔画数、部件数或多或少,均只取首尾两个形码,规律性强,规则简单。5、优化组合取码信息,以首尾两形码在前为主,用声母作第三码为辅。从而解决了纯形码拆字取码难、纯音码不知道字音就无法输入等问题。有前两个形码作检索依据,加万能替代键后,仍可从提示行中检索到所需要的汉字,便可输入。6、首尾两形码在前,可使词组的重码率大幅度降低,从而提高词库的容纳量,携带大容量的词库后,可把单字输入为主的方式改为以词组输入方式为主,便能将输入速度成倍提高。在输入过程中,用户不必考虑到词库中有没有要输入的词组。7、所有特征代码的形成,均严格按照各自特征频度规律来编排,使各代码之间的使用频度近似相等、相差不大。从而使汉字在各组代码中分布均匀,提高检索速度,使单字的静态平均码长、输入两码后还需要翻页的字数、字与字/字与词/词与词之间的重码率降到各类汉字编码中的最低点。8、软件在输入单字中辅与“双打首尾”的设计,把要输入的汉字按字型结构分为两个汉字或两个部件,再分别打各分解字或分解部件的首尾码,从而不用依赖拼音,也能轻松地输入不知道读音的字、二级汉字等难字。9、性能指标概况一码字26字;二码字675字;三码字4635字;四码字1341字;重码选择字49字;输入6726字总码键数20893码键;单字静态平均码长3.11;输入两码后还需要翻页的字数1100字;挂接13281个词组时,词重码率4%;挂接46253个词组时,词重码率为12%;挂接99221个词组时,词重码率为19%。下面,结合汉字首尾特征代码总表,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26类形首特征的名称、内容以及使用的代码。第1类名称为“实方框”。定义内容首部件为“□”,其内含其他笔画。使用代码为“A”。本类常见部件为“日目□田黑四”。第2类名称为“空方框”。定义内容首部件为“口”,其内无其他笔画。使用代码为“B”。本类常见部件为“口足”。第3类名称为“正双角”。定义内容首部件顶部两端成角,两侧基本对称、向下延伸长度近似相等。使用代码为“C”。本类常见部件为“月冂冖贝又几骨风”。第4类名称为“侧双角”。定义内容首部件顶部两端成角,两侧明显不对称向下延伸长度明显不相等。使用代码为“D”。本类常见部件一为“阝尸马艮母”。第5类名称为“撇左角”。定义内容首部件左上部成角,此类分两种①首笔“撇”的尾端与次笔首端连接成角。②首笔“撇点、撇折”自身成角。使用代码为“E”。本类常见部件为“爪臼瓜反印纟厶幺巛”。第6类名称为“平单角”。定义内容首部件顶部只有一端成角。本类分为两种①首笔“横”左端与次笔首端连接成角。②首笔为不与它笔相交的横起的折笔,它的右端自身成角。使用代码为“F”。本类常见部件为“厂匚髟刀弓子羽己子”。第7类名称为“横盖正”。定义内容本类分为两种①首笔“横”与次笔有一定的距离。②首笔“横”下与单“竖”顶部连接。使用代码为;“G”。本类常见部件为“一二豆王工雨丁五”。第8类名称为“横盖斜”。定义内容本类分为两种①首笔“横”下与“撇”或“撇折”的顶部相连接。②首笔“横”下与两“垂”笔的顶部相连。使用代码为“H”。本类常见部件为“石歹瓦页酉西耳”。第9类名称为“竖不交”。定义内容首部件最高起笔为“竖”或“竖弯钩”且该笔画不与邻下笔画相交。使用代码为“I”。本类常见部件为“忄卜山丨止小水业”。第10类名称为“竖单交”。定义内容首部件最高起笔为“竖”或“竖弯钩”,且该笔画与邻下笔画相交成一个交点。使用代码为“J”。本类常见部件为;“土士十巾古赤皮”。第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根据汉字字形的结构,配以拼音读音,将汉字进行分类,并与计算机键盘相结合,其特征在于:(a)根据汉字笔划顺序构成的第一部件,即形首分成26类,并按计算机键盘上的26个英文字母键,每个字母键相应分配入一类 ;(b)根据汉字笔划顺序构成的最后部件,即形尾分成26类,并按计算机键盘上的26个英文字母键,每个字母键也相应分配入一类;由上述将汉字头尾部件分类和在计算机键盘上的分配,使计算机键盘上的26个英文字母键成为汉字输入的取码键,得出汉字 首尾特征代码表,见表1;(c)将同时满足上述形首和形尾的汉字,按照其汉语拼音声母与计算机键盘上26个英文字母键相应结合;其中,双字符声母zh、ch、sh分别用V、I、U代替,设有声母的汉字用韵母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代替;(d)将同时满足 上述(a)-(b)条件的多个汉字,按出现率的顺序在显示屏上作提示选择;由上述的汉字分类及在计算机键盘上的分配,本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包括下列步骤:(1)单字键入的第一码是形首码;(2)单字键入的第二码是形尾码;(3)单字键入 的第三码是该字的声母字母;其中,双字符声母zh、ch、sh分别用V、I、U代替,没声母的汉字用韵母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代替;(4)根据显示屏上的提示键入;(5)双字词组由该词组中的各字的形首码和形尾码组成,并按顺序键入;(6)三字词 组由该词组中各字的形首码和末字的形尾码组成,并按顺序键入;(7)四字词组及四字以上的词组由该词组的前三字的形首码和末字的形首码组成,并按顺序键入。表1 汉字首尾特征代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广仁
申请(专利权)人:陆广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