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575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在隧洞内的拌和设备、感知设备、中枢控制设备、第一连续供料设备、第二连续供料设备。其中,拌和设备用于在中枢控制设备的控制下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拌和。感知设备用于感知拌和设备内的混凝土信息。中枢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感知设备感知到的混凝土信息,并根据混凝土信息调整配合比。第一连续供料设备用于完成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的运输。第二连续供料设备用于完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与隧洞外之间的运输。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顺利制造混凝土的同时,实现了对拌和设备内混凝土信息的实时监测和调整,保证了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砂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全世界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离不开对建筑材料的巨大需求。但是建筑材料,尤其是河沙等一次资源日益紧张,且过度的河沙开采还会导致严重的水生态和水环境问题。重大项目的建设,也催生了对一大批高海拔、超长、大埋深隧洞建设技术的需求。相应的对于隧洞,也会导致隧洞建设成本随着长度的增加呈几何级数式增长。混凝土材料的成本占据其中的大头。洞渣机制砂智能化洞内制砂、洞内精细化混凝土生产是一种高效的技术方案。有如下优点:1、洞渣变废为宝、成为紧俏的混凝土原材料,降低了对河沙的依赖;2、降低运输经济和时间成本,减少洞渣的外运、混凝土(及其预制成品)向洞内运输的综合时间和经济成本;3、节约土地资源,节约洞渣堆料场土地、降低弃渣对环境的影响。但是现有技术目前无法保证混凝土在洞内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在保证顺利制造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隧洞内的拌和设备(1)、感知设备(2)、中枢控制设备、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n所述拌和设备(1)用于在所述中枢控制设备(3)的控制下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拌和;/n所述感知设备(2)用于感知所述拌和设备(1)内的混凝土信息,所述混凝土信息包括:混凝土原材料信息和混凝土的性能参数;/n所述中枢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感知设备(2)感知到的混凝土信息,并根据所述混凝土信息调整配合比;/n所述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用于完成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的运输;/n所述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用于完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210115 CN 202110058069X1.一种混凝土隧洞内智能化自适应拌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隧洞内的拌和设备(1)、感知设备(2)、中枢控制设备、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
所述拌和设备(1)用于在所述中枢控制设备(3)的控制下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拌和;
所述感知设备(2)用于感知所述拌和设备(1)内的混凝土信息,所述混凝土信息包括:混凝土原材料信息和混凝土的性能参数;
所述中枢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感知设备(2)感知到的混凝土信息,并根据所述混凝土信息调整配合比;
所述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用于完成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的运输;
所述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用于完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隧洞内与隧洞外之间的运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为自密实混凝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设备(3),用于对所述拌和设备(1)和隧洞内的粉尘进行除尘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设备,用于对隧洞内的工作区域照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原材料缓存设备,用于根据预设规则对混凝土的各原材料进行缓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量设备,用于对所述混凝土的各原材料进行计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走设备(6),用于带动所述拌和设备(1)、感知设备(2)、中枢控制设备、第一连续供料设备(4)、第二连续供料设备(5)、所述除尘设备(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雪晖周力李鹏飞刘微杜三林杨传根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