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69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及其加工工艺,其中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基础座、支撑架和研磨组件,基础座上安装待研磨的通电辊,支撑架上安装研磨组件,研磨组件与通电辊的外壁接触,研磨组件包括长套筒、伸出气缸、横向伸出臂、驱动电机、研磨轮、回字框和维稳组件,研磨组件可以对通电辊的外壁进行抛光处理,研磨组件上下移动的同时就能从上到下依次对通电辊的外壁进行抛光,这样能减少磨料和磨削钛屑在通电辊外表面积留,提高抛光效果,同时可根据通电辊的尺寸对维稳组件和横向伸出臂进行调整,调整过程简单方便,实用性好,对通电辊进行研磨的过程中,通电辊发生自转,使通电辊的外壁全部得到抛光,提高整体抛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通电辊表面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通电辊表面是铜箔沉积成箔的基础,通电辊辊面质量不仅与铜箔光面的表观质量有直接关系,而且对铜箔的内在质量和粗糙(毛)面微观形态有间接影响,所以通电辊抛光是铜箔生产的关键工序。制造通电辊的钛材是一种稀有高熔点金属,具有强度大、塑性高的特点,高纯钛的延伸率可达到50%以上,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层,耐化学腐蚀性能优异。制造通电辊一般使用高纯度的钛材,经过强力旋压加工,表面晶粒得到进一步细化。通电辊的抛光工艺通常分为研磨(粗抛光)和抛光(精抛光)两个工序,通过研磨可以消除新使用通电辊表面车削加工痕迹和已使用通电辊表面氧化、损伤,进一步的拋光工序使辊面色泽均匀柔和、微观结构细腻,满足高档铜箔生产工艺要求。但是现有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对通电辊表面进行处理时,难以保证磨料和磨削钛屑不在通电辊辊面积留。通电辊辊面磨削下来的钛屑和脱落的磨料容易黏附在通电辊表面,易形成橘皮、划伤、表面硬化等质量缺陷,所以继续一种能从上到下依次对通电辊的外壁进行抛光,这样能减少磨料和磨削钛屑在通电辊外表面积留,提高抛光效果,同时调节方便的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及其加工工艺,该专利技术具有可根据需求对设备进行调整,同时调整过程简单方便,整体抛光效果好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基础座、支撑架和研磨组件,所述基础座上安装待研磨的通电辊,支撑架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基础座,支撑架上安装研磨组件,研磨组件与通电辊的外壁接触,支撑架包括伸出板、导向横柱、导向竖柱和导向套,导向竖柱的底端与基础座上表面固定连接,导向竖柱的顶端与伸出板固定,导向竖柱的外壁与导向套活动连接,导向套连接导向横柱的一端,导向横柱的另一端连接研磨组件,所述研磨组件包括长套筒、伸出气缸、横向伸出臂、驱动电机、研磨轮、回字框和维稳组件,所述研磨轮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电机安装在横向伸出臂的一端,横向伸出臂的另一端与长套筒外壁固定连接,长套筒的侧壁上安装有维稳组件,长套筒的外壁与伸出板活动连接,长套筒的顶端连接伸出气缸,伸出气缸的顶端连接回字框,回字框架设在伸出板上。优选的,所述维稳组件包括旋钮、螺纹轴、滑块、过渡钉块和维稳板,旋钮安装在螺纹轴的一端,螺纹轴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和过渡钉块,螺纹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长套筒侧壁,螺纹轴的端面和过渡钉块均与滑块活动连接,滑块的外壁与长套筒活动连接,滑块的一端安装有维稳板,维稳板与长套筒的内壁接触连接。优选的,所述维稳板呈圆弧状,维稳板的内壁铺装有垫层。优选的,所述长套筒的内壁与通电辊外壁接触。优选的,所述研磨轮为PVA磨轮,研磨轮与通电辊的外壁接触。优选的,所述横向伸出臂包括基础圆筒、伸出圆筒、锁紧螺栓和导向条,基础圆筒为中空件,基础圆筒一端与长套筒固定,基础圆筒内腔壁与伸出圆筒活动连接,伸出圆筒的一端安装驱动电机,伸出圆筒的外壁设有与水平面平行的导向条,导向条与基础圆筒活动连接,基础圆筒上预设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底端与伸出圆筒接触。优选的,所述伸出圆筒的外壁上标注有刻度,导向条位于伸出圆筒的底壁处。优选的,所述横向伸出臂和维稳组件均在长套筒的外侧均匀分布。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先将长套筒调整到最高位置,其中长套筒在伸出气缸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待长套筒的底边缘与伸出板平行后,伸出气缸停止工作,此时为长套筒的最高位置;S2:然后将待研磨的通电辊安装在基础座上,通电辊的中心线与水平面相垂直,此时通电辊位于长套筒的正下方;S3:调节初始加工位置,其中同时调节使伸出气缸带动长套筒向下,当长套筒的底边缘与通电辊的顶边缘齐平时,即达到初始加工工位,与此同时通过拧动旋钮,使维稳板刚好与通电辊的顶边缘接触;S4:研磨处理,伸出气缸带动长套筒继续向下,与此同时驱动电机带动研磨轮转动,研磨轮对通电辊的外壁进行研磨;S5:研磨终止,在伸出气缸带动长套筒继续向下的过程中,当研磨轮底端距伸出板上表面1-2毫米时,伸出气缸停止;S6:取出通电辊,在伸出气缸的带动下,长套筒向上移动到初始加工工位上方10-20毫米处停止,并取出研磨好的通电辊。优选的,所述通电辊进行研磨的过程中,通电辊发生自转,使通电辊的外壁均与研磨轮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本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及其加工工艺,基础座上安装待研磨的通电辊,研磨组件可以对通电辊的外壁进行抛光处理,研磨组件上下移动的同时就能从上到下依次对通电辊的外壁进行抛光,这样能减少磨料和磨削钛屑在通电辊外表面积留,提高抛光效果,同时可根据通电辊的尺寸对维稳组件进行调整,与此同时横向伸出臂的整体长度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维稳组件和横向伸出臂的调整过程简单方便,实用性好,对通电辊进行研磨的过程中,通电辊发生自转,使通电辊的外壁全部得到抛光,提高整体抛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研磨组件在初始加工工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研磨组件在加工完毕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横向伸出臂分布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横向伸出臂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横向伸出臂结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向条位置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长套筒结构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维稳组件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过渡钉块位置示意图。图中:1、基础座;2、支撑架;21、伸出板;22、导向横柱;23、导向竖柱;24、导向套;3、研磨组件;31、长套筒;32、伸出气缸;33、横向伸出臂;331、基础圆筒;332、伸出圆筒;333、锁紧螺栓;334、导向条;34、驱动电机;35、研磨轮;36、回字框;37、维稳组件;371、旋钮;372、螺纹轴;373、滑块;374、过渡钉块;375、维稳板;4、通电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0,一种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基础座1、支撑架2和研磨组件3,基础座1作为基础的支撑,基础座1可以被平台代替,基础座1上安装待研磨的通电辊4,支撑架2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基础座1,即支撑架2固定在基础座1上,支撑架2上安装研磨组件3,研磨组件3与通电辊4的外壁接触,研磨组件3可以对通电辊4的外壁进行研磨,即对研磨组件3对通电辊4进行抛光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基础座(1)、支撑架(2)和研磨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座(1)上安装待研磨的通电辊(4),支撑架(2)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基础座(1),支撑架(2)上安装研磨组件(3),研磨组件(3)与通电辊(4)的外壁接触,支撑架(2)包括伸出板(21)、导向横柱(22)、导向竖柱(23)和导向套(24),导向竖柱(23)的底端与基础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导向竖柱(23)的顶端与伸出板(21)固定,导向竖柱(23)的外壁与导向套(24)活动连接,导向套(24)连接导向横柱(22)的一端,导向横柱(22)的另一端连接研磨组件(3),所述研磨组件(3)包括长套筒(31)、伸出气缸(32)、横向伸出臂(33)、驱动电机(34)、研磨轮(35)、回字框(36)和维稳组件(37),所述研磨轮(35)安装在驱动电机(34)的输出端,驱动电机(34)安装在横向伸出臂(33)的一端,横向伸出臂(33)的另一端与长套筒(31)外壁固定连接,长套筒(31)的侧壁上安装有维稳组件(37),长套筒(31)的外壁与伸出板(21)活动连接,长套筒(31)的顶端连接伸出气缸(32),伸出气缸(32)的顶端连接回字框(36),回字框(36)架设在伸出板(2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基础座(1)、支撑架(2)和研磨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座(1)上安装待研磨的通电辊(4),支撑架(2)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基础座(1),支撑架(2)上安装研磨组件(3),研磨组件(3)与通电辊(4)的外壁接触,支撑架(2)包括伸出板(21)、导向横柱(22)、导向竖柱(23)和导向套(24),导向竖柱(23)的底端与基础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导向竖柱(23)的顶端与伸出板(21)固定,导向竖柱(23)的外壁与导向套(24)活动连接,导向套(24)连接导向横柱(22)的一端,导向横柱(22)的另一端连接研磨组件(3),所述研磨组件(3)包括长套筒(31)、伸出气缸(32)、横向伸出臂(33)、驱动电机(34)、研磨轮(35)、回字框(36)和维稳组件(37),所述研磨轮(35)安装在驱动电机(34)的输出端,驱动电机(34)安装在横向伸出臂(33)的一端,横向伸出臂(33)的另一端与长套筒(31)外壁固定连接,长套筒(31)的侧壁上安装有维稳组件(37),长套筒(31)的外壁与伸出板(21)活动连接,长套筒(31)的顶端连接伸出气缸(32),伸出气缸(32)的顶端连接回字框(36),回字框(36)架设在伸出板(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稳组件(37)包括旋钮(371)、螺纹轴(372)、滑块(373)、过渡钉块(374)和维稳板(375),旋钮(371)安装在螺纹轴(372)的一端,螺纹轴(372)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和过渡钉块(374),螺纹轴(372)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长套筒(31)侧壁,螺纹轴(372)的端面和过渡钉块(374)均与滑块(373)活动连接,滑块(373)的外壁与长套筒(31)活动连接,滑块(373)的一端安装有维稳板(375),维稳板(375)与长套筒(31)的内壁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稳板(375)呈圆弧状,维稳板(375)的内壁铺装有垫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套筒(31)的内壁与通电辊(4)外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轮(35)为PVA磨轮,研磨轮(35)与通电辊(4)的外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电辊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峰刘磊李铁林彭行皇陈中发卢江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逸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