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远红外线控制技术的智能沙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55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远红外线控制技术的智能沙发,包括支撑基座、第一支撑板、第一转动杆、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沙发软垫,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支撑基座上,第一支撑板一端固定第一转动杆,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杆上,第一沙发软垫固定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形成垂直设置,第一沙发软垫挤压形成L型,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抵靠,第三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二沙发软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当需要使用时,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可翻转与第一支撑板形成床,供操作者进行睡眠休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远红外线控制技术的智能沙发
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远红外线控制技术的智能沙发。
技术介绍
沙发为一种装有软垫的多座位椅子。装有弹簧或厚泡沫塑料等的靠背椅,是软装家具的一种。公开号为CN20602577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沙发,包括沙发座和沙发靠背,还包括红外感应单元、控制单元,以及设置在沙发座内部的执行单元,执行单元预设有多个执行状态。红外感应单元用于发出红外信号,及接收照射在感应区内用户某部位后反射的红外信号。上述技术方案中存在,现实生活中为了方便往往会在工作劳累后在沙发上休息,但沙发没有床大,不是特别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远红外线控制技术的智能沙发。通过使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杆上,第二转动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板,使当需要使用时,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可翻转与第一支撑板形成床,供操作者进行睡眠休息。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远红外线控制技术的智能沙发,包括支撑基座、第一支撑板、第一转动杆、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沙发软垫,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支撑基座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一端固定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杆上,所述第一沙发软垫固定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形成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沙发软垫挤压形成L型,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抵靠,所述第三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二沙发软垫。通过使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杆上,第二转动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板,使当需要使用时,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可翻转与第一支撑板形成床,供操作者进行睡眠休息。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基座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放置开槽,所述第一放置开槽内安装有第一放置箱。通过设有第一放置箱,使操作者可将日常生活的物品储存在第一放置箱内。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基座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上转动连接有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和支撑基座呈垂直设置,所述第四支撑板抵靠第二沙发软垫,所述第一放置箱上端面和支撑基座顶面的距离与第四支撑板厚度相等。通过在第三转动杆上转动连接有第四支撑板,第一放置箱上端面和支撑基座顶面的距离与第四支撑板厚度相等,使第四支撑板可翻转和第一放置箱抵靠,使沙发转变为床时,整体平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基座一侧固定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四转动杆,所述第四转动杆远离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挂钩。通过在一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四转动杆,第四转动杆上固定挂钩,使当使用沙发变床进行休息时,可将衣物挂在挂钩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撑板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固定有放置板。通过在第三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上固定有放置板,使当使用床的功能时,可将物件放置在放置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固定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大小相同,所述第三连接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固定杆。通过在第二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放置板,使当不需要使用放置板时,可通过第二支撑杆翻转回收,通过在第三连接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固定杆,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大小相同,使当使用放置板时,可通过螺纹固定杆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转动杆为空心杆,所述第四转动杆内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四转动杆内插入有第五转动杆,所述第五转动杆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和第一螺纹大小相同,所述第五转动杆远离第二螺纹的一端固定挂钩。通过在第四转动杆内螺纹连接第五转动杆,使可通过改变第五转动杆的伸出长度,从而调整挂钩的位置。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当需要使用时,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可翻转与第一支撑板形成床,供操作者进行睡眠休息。使操作者可将日常生活的物品储存在第一放置箱内。使第四支撑板可翻转和第一放置箱抵靠,使沙发转变为床时,整体平整。使当使用沙发变床进行休息时,可将衣物挂在挂钩上。使当使用床的功能时,可将物件放置在放置板上。使当不需要使用放置板时,可通过第二支撑杆翻转回收。使可通过改变第五转动杆的伸出长度,从而调整挂钩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实施例的打开情况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第四转动杆和第五转动杆连接结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基座;11、第一螺纹杆;12、第四转动杆;121、第一螺纹;13、挂钩;14、第一放置开槽;15、第一放置箱;16、第三转动杆;17、第四支撑板;18、第五转动杆;181、第二螺纹;2、第一支撑板;3、第一转动杆;4、第二支撑板;5、第一沙发软垫;6、第二转动杆;7、第三支撑板;71、第一支撑杆;72、第二支撑杆;73、放置板;74、第二连接孔;75、第三连接孔;76、螺纹固定杆;8、第二沙发软垫。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一种基于远红外线控制技术的智能沙发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基于远红外线控制技术的智能沙发,包括支撑基座1、第一支撑板2、第一转动杆3、第二支撑板4和第一沙发软垫5,支撑基座1一侧固定有第一螺纹杆11,第一螺纹杆11上螺纹连接有第四转动杆12,第四转动杆12为空心杆,第四转动杆12内开设有第一螺纹121,第四转动杆12内插入有第五转动杆18,第五转动杆18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181,第二螺纹181和第一螺纹121大小相同,第五转动杆18远离第二螺纹181的一端固定挂钩13。第一支撑板2固定在支撑基座1上,第一支撑板2一端固定第一转动杆3,第二支撑板4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杆3上,第一沙发软垫5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4上,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4形成垂直设置,第一沙发软垫5挤压形成L型,第二支撑板4远离第一转动杆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转动杆6,第二转动杆6上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板7,第三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4抵靠,第三支撑板7上固定有第二沙发软垫8。支撑基座1远离第一支撑板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放置开槽14,第一放置开槽14内安装有第一放置箱15。支撑基座1远离第一支撑板2的一侧固定有第三转动杆16,第三转动杆16上转动连接有第四支撑板17,第四支撑板17和支撑基座1呈垂直设置,第四支撑板17抵靠第二沙发软垫8,第一放置箱15上端面和支撑基座1顶面的距离与第四支撑板17厚度相等。第三支撑板7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杆71,第一支撑杆71设有两根,第一支撑杆71之间固定有第二支撑杆72,第二支撑杆72上转动连接有放置板73,第二支撑杆7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74,放置板73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75,第二连接孔74和第三连接孔75大小相同,第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远红外线控制技术的智能沙发,包括支撑基座(1)、第一支撑板(2)、第一转动杆(3)、第二支撑板(4)和第一沙发软垫(5),所述第一支撑板(2)固定在支撑基座(1)上,所述第一支撑板(2)一端固定第一转动杆(3),所述第二支撑板(4)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杆(3)上,所述第一沙发软垫(5)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4)形成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沙发软垫(5)挤压形成L型,所述第二支撑板(4)远离第一转动杆(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转动杆(6),所述第二转动杆(6)上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板(7),所述第三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4)抵靠,所述第三支撑板(7)上固定有第二沙发软垫(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远红外线控制技术的智能沙发,包括支撑基座(1)、第一支撑板(2)、第一转动杆(3)、第二支撑板(4)和第一沙发软垫(5),所述第一支撑板(2)固定在支撑基座(1)上,所述第一支撑板(2)一端固定第一转动杆(3),所述第二支撑板(4)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杆(3)上,所述第一沙发软垫(5)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4)形成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沙发软垫(5)挤压形成L型,所述第二支撑板(4)远离第一转动杆(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转动杆(6),所述第二转动杆(6)上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板(7),所述第三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4)抵靠,所述第三支撑板(7)上固定有第二沙发软垫(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红外线控制技术的智能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基座(1)远离第一支撑板(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放置开槽(14),所述第一放置开槽(14)内安装有第一放置箱(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红外线控制技术的智能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基座(1)远离第一支撑板(2)的一侧固定有第三转动杆(16),所述第三转动杆(16)上转动连接有第四支撑板(17),所述第四支撑板(17)和支撑基座(1)呈垂直设置,所述第四支撑板(17)抵靠第二沙发软垫(8),所述第一放置箱(15)上端面和支撑基座(1)顶面的距离与第四支撑板(17)厚度相等。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金华王芬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华祺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