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猛专利>正文

一种车牌用压膜刷漆打孔一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50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牌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牌用压膜刷漆打孔一体的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撑架、压膜机构、反向传动机构、打孔机构、夹取装置等;第一支撑架上设有压膜机构,第一支撑架上设有反向传动机构,第一支撑架上设有打孔机构,夹取装置设于第一支撑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反向传动机构和打孔机构的相互配合,第二楔形块会推动固定块及其上装置向下运动,第二楔形块及其上装置复位时不会带动固定块及其上装置向下运动,使得第一钻孔头和第二钻孔头在压好的车牌上打孔,达到了能够将压好的车牌自动打孔的效果,刷漆盘在第五复位弹簧和齿形条的相互配合下会往复抖动,实现了能够自动刷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牌用压膜刷漆打孔一体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牌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牌用压膜刷漆打孔一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车牌,俗称牌照,也指车辆号牌,是分别悬挂在车子前后的板材,通常使用的材质是铝、铁皮、塑料或纸质,在上面刻印车子的登记号码、登记地区或其他的相关信息。在车牌制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在车牌板上压出数字和字母的压痕,然后再将压痕擦出字形,再打孔。现有技术是工作人员在冲压机器上逐个放置车牌进行压出压痕,然后由工作人员手动拿擦拭工具在车牌上擦出字,最后利用打孔工具将其打孔,工序麻烦,无法自动化地连续将车牌压膜、刷漆、打孔,造成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利用楔形架自动地将车牌压膜、利用第一钻孔头和第二钻孔头在压好的车牌上打孔、利用刷漆盘在压好并打好孔的车牌表面的压痕上磨出清晰的字,可以将连续地进行压膜、打孔、刷漆的车牌用压膜刷漆打孔一体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车牌用压膜刷漆打孔一体的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撑架、压膜机构、反向传动机构和打孔机构,第一支撑架上设有压膜机构,第一支撑架上设有反向传动机构,第一支撑架上设有打孔机构。可选地,压膜机构包括有电动推杆、连接板、底部模框、第一固定杆、顶部模框、楔形架、第二支撑架和挡板,第一支撑架上安装有电动推杆,第一支撑架上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底部模框,底部模框与第一支撑架接触,底部模框上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上转动式连接有顶部模框,顶部模框与底部模框接触,第一支撑架上设有楔形架,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设有两挡板。可选地,反向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一齿条、第二固定杆、齿轮、第二齿条、推动架、第一滑杆、第一楔形块和第一复位弹簧,底部模框上对称固接有第一齿条,第二支撑架上对称设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上转动式连接有齿轮,齿轮与第一齿条相互啮合,第二支撑架上对称滑动式连接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齿条上设有推动架,第二支撑架上对称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上设有第一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支撑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楔形块与推动架接触。可选地,打孔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板、滑动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滑动架、固定块、第二复位弹簧、第一滑动条、固定条、第二滑动条、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杆、第二楔形块、第三复位弹簧、第一钻孔头、第一连接条和第二钻孔头,第二支撑架上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滑动式配合有滑动板,滑动板上固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一楔形块固接,滑动板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架,第一滑动架上固接有固定块,第一滑动架上设有第一钻孔头,第一钻孔头与滑动板滑动式配合,滑动板和第一滑动架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一钻孔头上设有第一连接条,第一连接条上设有第二钻孔头,第二齿条上设有固定条,第二固定板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条,第一滑动条上设有第三固定板,固定条与第三固定板上共同设有第二滑动条,第二滑动条上固接有第三固定杆,第三固定杆上滑动式连接有两第二楔形块,两第二楔形块之间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第二楔形块与第二滑动条接触。可选地,还包括有夹取装置,夹取装置设于第一支撑架上,夹取装置包括有第二连接条、固定架、第二滑杆、夹紧板、第四复位弹簧和推动块,第二齿条上设有第二连接条,第二连接条上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都滑动式连接有两第二滑杆,其中二第二滑杆上共同固接有夹紧板,另二第二滑杆上也共同固接有夹紧板,两夹紧板相互接触,夹紧板与固定架之间连接有第四复位弹簧,其中二第二滑杆底端固接有推动块。可选地,还包括有刷漆装置,刷漆装置设于第一支撑架上,刷漆装置包括有第四固定板、第二滑动架、楔形条、齿形条、第五固定板、第五复位弹簧和刷漆盘,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第四固定板,第四固定板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动架,第二滑动架上固接有楔形条,其中一第二连接条上设有齿形条,楔形条与齿形条接触,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第五固定板,第五固定板与楔形条滑动式配合,第五固定板与楔形条之间连接有第五复位弹簧,楔形条上设有若干刷漆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反向传动机构和打孔机构的相互配合,第二楔形块会推动固定块及其上装置向下运动,第二楔形块及其上装置复位时不会带动固定块及其上装置向下运动,使得第一钻孔头和第二钻孔头在压好的车牌上打孔,达到了能够将压好的车牌自动地打孔的效果。通过夹取装置,底部模框及其上装置通过压好的车牌推动夹紧板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使得夹紧板将压好的车牌夹紧,挡板会推动被夹紧板夹住的车牌使其与夹紧板分离,使得夹紧板将车牌松开,便于夹紧板夹取下一块车牌,达到了自动地夹取车牌的效果。通过刷漆装置,推动块向下运动会推动第一固定板之间压好并打好孔的车牌朝靠近刷漆盘的方向运动,刷漆盘在第五复位弹簧和齿形条的相互配合下会往复抖动,使得刷漆盘在压好并打好孔的车牌表面的压痕上磨出清晰的字,实现了能够自动地刷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压膜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反向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A的放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B的放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C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D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F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1_第一支撑架,2_压膜机构,21_电动推杆,22_连接板,23_底部模框,24_第一固定杆,25_顶部模框,26_楔形架,27_第二支撑架,28_挡板,3_反向传动机构,31_第一齿条,32_第二固定杆,33_齿轮,34_第二齿条,35_推动架,36_第一滑杆,37_第一楔形块,38_第一复位弹簧,4_打孔机构,41_第一固定板,42_滑动板,43_第二固定板,44_第一滑动架,45_固定块,46_第二复位弹簧,47_第一滑动条,48_固定条,49_第二滑动条,411_第三固定板,412_第三固定杆,413_第二楔形块,414_第三复位弹簧,415_第一钻孔头,416_第一连接条,417_第二钻孔头,5_夹取装置,51_第二连接条,52_固定架,53_第二滑杆,54_夹紧板,55_第四复位弹簧,56_推动块,6_刷漆装置,61_第四固定板,62_第二滑动架,63_楔形条,64_齿形条,65_第五固定板,66_第五复位弹簧,67_刷漆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牌用压膜刷漆打孔一体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第一支撑架、压膜机构、反向传动机构和打孔机构,第一支撑架上设有压膜机构,第一支撑架上设有反向传动机构,第一支撑架上设有打孔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牌用压膜刷漆打孔一体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第一支撑架、压膜机构、反向传动机构和打孔机构,第一支撑架上设有压膜机构,第一支撑架上设有反向传动机构,第一支撑架上设有打孔机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牌用压膜刷漆打孔一体的装置,其特征是,压膜机构包括有电动推杆、连接板、底部模框、第一固定杆、顶部模框、楔形架、第二支撑架和挡板,第一支撑架上安装有电动推杆,第一支撑架上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底部模框,底部模框与第一支撑架接触,底部模框上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上转动式连接有顶部模框,顶部模框与底部模框接触,第一支撑架上设有楔形架,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设有两挡板。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牌用压膜刷漆打孔一体的装置,其特征是,反向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一齿条、第二固定杆、齿轮、第二齿条、推动架、第一滑杆、第一楔形块和第一复位弹簧,底部模框上对称固接有第一齿条,第二支撑架上对称设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上转动式连接有齿轮,齿轮与第一齿条相互啮合,第二支撑架上对称滑动式连接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齿条上设有推动架,第二支撑架上对称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上设有第一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支撑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楔形块与推动架接触。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牌用压膜刷漆打孔一体的装置,其特征是,打孔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板、滑动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滑动架、固定块、第二复位弹簧、第一滑动条、固定条、第二滑动条、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杆、第二楔形块、第三复位弹簧、第一钻孔头、第一连接条和第二钻孔头,第二支撑架上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猛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