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秸秆还田的弹齿式腐解剂喷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49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秸秆还田的弹齿式腐解剂喷施装置,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该用于秸秆还田的弹齿式腐解剂喷施装置包括:机架,箱体左端和牵引杆固定连接,箱体右下端设有出口;所述出口的前后面分别固定连接面板,面板铰接盖板,面板的底部连接第一滚轮;捡料翻地系统,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牵引杆,连接杆轴连接转轴,转轴上设有多个农机弹齿,连接杆的下端连接第一滚轮;喷洒系统,药箱固定在箱体顶部,连接管连通药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秸秆还田的弹齿式腐解剂喷施装置采用麦茬和秸秆分离,同时对麦茬和秸秆进行喷洒腐解剂的方式,最后统一旋耕还田,避免了腐解剂只能喷洒在秸秆的表面导致麦茬和秸秆下部喷洒不上腐解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秸秆还田的弹齿式腐解剂喷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秸秆还田的弹齿式腐解剂喷施装置。
技术介绍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秸秆还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秸秆翻耕还田,采用这种方法秸秆腐熟需要2~3年时间,时间太长,不利于植物吸收养分;另一种方法是耙耕浅层还田,采用这种方法虫卵在秸秆内孵化的更多,导致病虫害增加。所以在秸秆还田的同时需要施加腐解药剂,以加快秸秆腐熟,避免虫卵孵化。现代农业采用收割机收割小麦,收割机将秸秆打碎直接洒落在麦茬上,在秸秆还田过程中腐解剂只能喷洒在秸秆表面,对于底下的麦茬和秸秆不能均匀喷洒,严重影响秸秆还田的效果,导致新种的庄稼苗容易出现黄苗、死苗、减产等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种用于秸秆还田的弹齿式腐解剂喷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秸秆还田的弹齿式腐解剂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1),包括左面开口的箱体(11)和牵引杆(12),箱体(11)左端和牵引杆(12)固定连接,箱体(11)右下端设有出口(13);构成出口(13)的前后面板分别固定连接面板(14),面板(14)的顶部铰接盖板(15),面板(14)的底部连接第一滚轮(16);/n捡料翻地系统(2),包括连接杆(21)、转轴(22)和旋耕轴(23),连接杆(21)的上端固定连接牵引杆(12),连接杆(21)轴连接转轴(22),转轴(22)上设有多个农机弹齿(24),连接杆(21)的下端连接第一滚轮(24);旋耕轴(23)转动连接在前后两个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秸秆还田的弹齿式腐解剂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包括左面开口的箱体(11)和牵引杆(12),箱体(11)左端和牵引杆(12)固定连接,箱体(11)右下端设有出口(13);构成出口(13)的前后面板分别固定连接面板(14),面板(14)的顶部铰接盖板(15),面板(14)的底部连接第一滚轮(16);
捡料翻地系统(2),包括连接杆(21)、转轴(22)和旋耕轴(23),连接杆(21)的上端固定连接牵引杆(12),连接杆(21)轴连接转轴(22),转轴(22)上设有多个农机弹齿(24),连接杆(21)的下端连接第一滚轮(24);旋耕轴(23)转动连接在前后两个面板(14)上,旋耕轴(23)上连接多个旋耕刀(25);转轴(22)和旋耕轴(23)通过箱体(11)设有的电机(17)驱动;
喷洒系统(3),包括药箱(31)、泵体(32)、连接管(33)和第一喷头(34)和第二喷头(35),所述药箱(31)固定在箱体(11)顶部,连接管(33)连通药箱(31),连接管(33)与药箱(31)连通的一端设有泵体(32),泵体(32)设在箱体(11)的正面,连接管(33)连通第一喷头(34),第一喷头(34)设在箱体(11)内部的顶面;连接管(33)还连通第二喷头(35),第二喷头(35)设在箱体(11)的外部底面;
电机(17)和泵体(32)均与电源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秸秆还田的弹齿式腐解剂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的下表面为向左下方倾斜的斜面(18),斜面(18)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异安婷婷徐英德裴久渤孙良杰高晓丹张广才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