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电厂烟气烧碱溶液二氧化碳吸收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氧化碳减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二氧化碳吸收塔实现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和捕捉。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加剧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人为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正被日渐关注。在所有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源头中,燃煤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占主要部分,因此,如何实现火电厂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捕捉和处理,成为未来火电厂碳减排的关键。同时二氧化碳在农业、机械、化工合成、食品等众多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烟道气二氧化碳的回收不仅是缓解二氧化碳排放危机最直接同时有效的手段,还能降低生产成本。用于分离锅炉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一般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薄膜法、化学吸附法几种,其中以化学吸收法较为常用。二氧化碳的化学处理技术包含二氧化碳与其它物质间(如各级醇胺、氢氧化钠、碳酸钠、氨气或氨水等)一种或更多发生可逆反应以达到分离效果。目前的化学吸收法烟气与吸收液混合采用喷淋或曝气的工艺,混合效果一般。而且 ...
【技术保护点】
1.火电厂烟气烧碱溶液二氧化碳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碳反应吸收塔(1)、氢氧化钠进料系统(2)、碳酸氢钠溶液供应管路(13),所述二氧化碳反应吸收塔(1)下部设置有连接塔底输气管路的烟气入口,上部设置有用于输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进液口;烟气入口连接至火电厂的锅炉净烟气连接管路(4),所述进液口通过吸收液供液管路(13)和氢氧化钠进料系统(2)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反应吸收塔(1)通过反应液排放管路(8)和溶液储存罐(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火电厂烟气烧碱溶液二氧化碳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碳反应吸收塔(1)、氢氧化钠进料系统(2)、碳酸氢钠溶液供应管路(13),所述二氧化碳反应吸收塔(1)下部设置有连接塔底输气管路的烟气入口,上部设置有用于输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进液口;烟气入口连接至火电厂的锅炉净烟气连接管路(4),所述进液口通过吸收液供液管路(13)和氢氧化钠进料系统(2)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反应吸收塔(1)通过反应液排放管路(8)和溶液储存罐(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烟气烧碱溶液二氧化碳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进料系统(2)和火电厂内的电解盐水制烧碱的电解槽(11)连接,所述电解盐水制烧碱的电解槽(11)由火电厂调峰调频富余电力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电厂烟气烧碱溶液二氧化碳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盐水制烧碱的电解槽(11)的氢气出口通过管道送入锅炉补燃或钢瓶储存或对外管道输送,所述电解盐水制烧碱的电解槽(11)的氯气出口连接至压缩钢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二氧化碳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反应吸收塔(1)底部为氢氧化钠溶液或反应液溶液,锅炉净烟气以悬空射流、浸没在溶液内射流、烟气与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射气引流抽气器混合、烟气从溶液底部的曝气管曝气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实现烟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及反应液的充分的混合和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烟气烧碱溶液二氧化碳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氢氧化钠溶液从进液口以悬空射流、浸没在溶液内射流以及烟气与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射气引流抽气器混合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烟气烧碱溶液二氧化碳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反应吸收塔(1)中设置有喷淋单元和/或吸收液射流喷嘴(22),所述喷淋单元和/或吸收液射流喷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豫森,王保民,姚国鹏,周贤,黄永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