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俊麒专利>正文

一种水产养殖集装箱的自动投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528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集装箱的自动投料装置,其能较好的将多种材料混合的饲料进行充分的混合,并能使脱水的饲料食物搅拌加工,使其便于进行喂养工作,且能较为方便的给水生动物较为均匀的投放食物,实用性较高,包括筒体,筒体的顶端与外界相通,筒体上连通有输入管,所述筒体的顶端通过多组支撑柱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有饲料筒,所述饲料筒上连通有输入管,饲料筒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端穿过饲料筒的顶端并伸入至饲料筒的内部,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搅拌桨,所述筒体的前端左端连通有排出管,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传输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集装箱的自动投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养殖
,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集装箱的自动投料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水产养殖是人类利用可供养殖的水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动物的养殖。中国专利号为CN108244014A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漂浮式水产养殖自动投料装置,包括养殖池、牵引绳、支撑架和接料槽,所述养殖池的内部设置有漂浮板,且漂浮板的中间安装有储存筒,所述漂浮板的侧面固定有固定销,所述固定转盘的下方通过轴承与固定插头相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储存筒,该漂浮式水产养殖自动投料装置设置有牵引绳,且牵引绳缠绕在扭簧上方,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牵引绳放置的长度不同对投料装置的放置距离进行控制然而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中仍存在以下缺陷:饲料食物静置时间过久后,容易发生脱水等情况,并且当需要投放由多种材料混合的饲料时,该装置不能较好的将其混合,且在给水生动物投放食物时较为浪费人力,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养殖集装箱的自动投料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的顶端与外界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顶端通过多组支撑柱(2)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顶端连接有饲料筒(4),所述饲料筒(4)上连通有输入管(5),饲料筒(4)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7),所述传动轴(7)的底端穿过饲料筒(4)的顶端并伸入至饲料筒(4)的内部,所述传动轴(7)上安装有搅拌桨(8),所述饲料筒(4)的左端连通有排出管(9),所述底座(3)上开设有传输口,所述排出管(9)的另一端穿过排出口并延伸至底座(3)的底端,所述筒体(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支撑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集装箱的自动投料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的顶端与外界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顶端通过多组支撑柱(2)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顶端连接有饲料筒(4),所述饲料筒(4)上连通有输入管(5),饲料筒(4)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7),所述传动轴(7)的底端穿过饲料筒(4)的顶端并伸入至饲料筒(4)的内部,所述传动轴(7)上安装有搅拌桨(8),所述饲料筒(4)的左端连通有排出管(9),所述底座(3)上开设有传输口,所述排出管(9)的另一端穿过排出口并延伸至底座(3)的底端,所述筒体(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10)上均布有多根固定杆(11),且支撑座(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轨道(12),所述支撑座(10)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有与多组固定杆(11)呈啮合配合的齿轮(14),所述齿轮(1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投食皿(15),所述投食皿(15)的底端连通有投食管(16),投食皿(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7),所述转动杆(17)的顶端与底座(3)的底端转动连接,且投食皿(15)远离转动杆(17)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杆(18),所述滑杆(18)远离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慈程俊麒
申请(专利权)人:程俊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