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24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膝关节假体,包括:胫骨平台、袖套结构以及堵头,袖套结构包括第一袖套和位于第一袖套下方的第二袖套;其中,第一袖套和第二袖套中的至少一个装配在胫骨平台和堵头之间,第一袖套的最大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袖套的最大横截面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膝关节假体的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膝关节假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膝关节假体。
技术介绍
膝关节是下肢的主要关节,其结构和功能都是人体关节中最复杂的。同时,膝关节也是最容易受到病损的关节之一。膝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膝关节严重病变和畸形有效手段。成功的膝关节置换术可在长时间内显著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保障下肢站立的稳定性和日常生活所需的关节活动功能。目前,针对胫骨近端骨质缺损问题,通常采用锥体型或袖套型假体进行填充和固定。锥体型假体能够有效填充胫骨近端骨质缺损,但是锥体型假体无法和胫骨平台形成有效配合,无法为胫骨平台提供力学支撑;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膝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袖套型假体能够与胫骨平台实现有效配合,为胫骨平台提供有效力学支撑;但是为实现胫骨平台的干骺端固定,袖套型假体通常高度较大,植入人体后袖套型假体远端无法再与带有偏距的延长杆进行组配;因此,袖套型假体易形成应力遮挡,不利于假体植入人力后的力学传递,导致假体松动,影响假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膝关节假体,以解决相关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胫骨平台(10)、袖套结构(20)以及堵头(30),所述袖套结构(20)包括第一袖套(21)和位于所述第一袖套(21)下方的第二袖套(22);/n其中,所述第一袖套(21)和所述第二袖套(22)中的至少一个装配在所述胫骨平台(10)和所述堵头(30)之间,所述第一袖套(21)的最大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袖套(22)的最大横截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胫骨平台(10)、袖套结构(20)以及堵头(30),所述袖套结构(20)包括第一袖套(21)和位于所述第一袖套(21)下方的第二袖套(22);
其中,所述第一袖套(21)和所述第二袖套(22)中的至少一个装配在所述胫骨平台(10)和所述堵头(30)之间,所述第一袖套(21)的最大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袖套(22)的最大横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胫骨平台(10)包括平台部(11)以及与所述平台部(11)连接的第一连接杆(12),所述第一袖套(2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11),所述第一连接杆(12)插入至所述第一连接孔(211)内以使所述第一袖套(21)与所述胫骨平台(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部(11)和所述第一袖套(21)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40),所述限位结构(40)包括限位筋(41)和限位凹部(42),所述限位筋(41)安装于所述限位凹部(42)内,所述限位筋(41)和所述限位凹部(42)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平台部(11)朝向所述第一袖套(21)的一侧,所述限位筋(41)和所述限位凹部(42)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袖套(21)朝向所述平台部(1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41)和所述限位凹部(42)均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筋(41)与所述平台部(11)和所述第一连接杆(12)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筋(41)之间的第一夹角在120°至170°之间,两个所述限位凹部(42)之间的第二夹角(a)在120°至17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刘昆玺李志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