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晋玲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生物解剖结构的愈合扫描体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242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6
一种具有生物解剖结构的愈合扫描体及其制作工艺,属于种植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现有种植基台与天然牙颈部形态无法完全一致,易造成食物嵌塞和牙龈发炎感染、医生工作量大、患者须承受更多的痛苦等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生物解剖结构的愈合扫描体,其中,所述愈合扫描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扫描体部、穿龈部和连接接口部;所述扫描体部的外形形貌特征是根据实际扫描的需求在后台数据库中预设的;所述穿龈部结构与所需种植牙位的牙颈形态的穿龈轮廓部分一致;所述连接接口形状与目标种植体结构形状相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结构设计合理、工艺简单易操作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生物解剖结构的愈合扫描体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种植牙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具有生物解剖结构的愈合扫描体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种植牙是一种以植入骨组织内的下部结构为基础来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复体的缺牙修复方式。它包括下部的支持种植体和上部的牙修复体两部分。它采用人工材料(如金属、陶瓷等)制成种植体(一般类似牙根形态),经手术方法植入组织内(通常是上下颌)并获得骨组织牢固的固位支持,通过特殊的装置和方式连接支持上部的牙修复体。愈合基台为种植体与牙修复体的重要连接部分,具有形成牙龈封闭,牙龈袖口成形的作用,其穿龈高度、材料及形态均对种植义齿牙龈袖口的健康及美学效果产生影响。目前临床使用的成品基台,可供选择的形态、角度较少,调改范围有限。基台横断面常为圆形,与天然牙颈部形态无法完全一致,易造成食物嵌塞和牙龈发炎感染等问题,很难兼顾患者个性化功能与美学需求。牙齿种植后期,牙龈成型后需要取下愈合基台安装扫描杆或转移杆进行扫描,或着通过印模取模法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需再次安装愈合基台,多次拆卸会对愈合的牙龈袖口造成创伤,使得医生工作量大、患者须承受更多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生物解剖结构的愈合扫描体及其制作工艺,解决现有愈合基台与目标牙位的牙颈部形态无法完全一致,易造成食物嵌塞和牙龈发炎感染、易对愈合的牙龈袖口造成创伤、医生工作量大、患者须承受更多痛苦等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生物解剖结构的愈合扫描体,其中,所述愈合扫描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扫描体部、穿龈部和连接接口部;所述扫描体部的外形形貌特征是根据实际扫描的需求在后台数据库中预设的,所述愈合扫描体安装完成后所述扫描体部的位置高于牙龈高度;所述穿龈部形态与所需种植牙位的解剖牙冠靠近牙颈部分解剖形态一致,所述穿龈部大小根据患者牙龈情况和所修复牙齿大小情况而定;所述连接接口形状与目标种植体结构形状相匹配。一种具有生物解剖结构的愈合扫描体的制作工艺,所述愈合扫描体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获得确定的植体位置模型数据:A.植入种植体前制作愈合扫描体,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确定的植体位置模型数据:a.通过口腔内扫描的方法、印模法转移至口外扫描的方法或者CBCT扫描的方法获得患者上下颌牙列数据;b.通过口腔CBCT获得患者上下颌数据;c.将上述数据导入导板设计软件,确定种植体植入角度和深度,生成植体位置模型数据;B.植入种植体后制作愈合扫描体,通过口腔内扫描的方法、印模法转移至口外扫描的方法或者CBCT扫描的方法获得植体位置模型数据;2)将上述模型数据导入牙齿设计软件,根据待植入牙位的解剖牙冠靠近牙颈部分解剖形态设计具有牙体解剖形态的穿龈部的穿龈轮廓、根据待植入植体的型号确定连接接口部的接口结构和形态、根据实际扫描需求在后台数据库中调取预设扫描体部的扫描体数据;3)将上述穿龈部的穿龈轮廓、连接接口部的接口结构和形态、扫描体部的扫描体数据合并,即可生成具有生物解剖结构的愈合扫描体。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可于植入种植体手术前或植入种植体手术后设计制作。植入种植体手术前设计制作愈合扫描体,种植手术同期安置具有生物解剖结构的愈合扫描体,达到骨结合期间完成软组织愈合及成形,避免常规种植二期手术再次切开的创伤,减少对软组织的刺激,同时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就诊次数。但如果在患者上颚度提升或植骨等特殊情况下,种植体植入患者口中初期稳定性不好,可选择植入种植体手术后设计制作愈合扫描体。穿龈部结构的设计,可使得牙龈愈合为目标牙位的牙颈部形态,尽可能还原牙齿的生物解剖结构,不易发生食物嵌塞和发炎感染等问题。扫描体部的设计,可实现扫描杆的功能,避免多次拆装,可有效减少医生的工作量、减轻患者痛苦。连接接口形状可根据目标种植体结构形状进行合理选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结构设计合理、工艺简单易操作、不易发生食物嵌塞和发炎感染、有效避免对愈合的牙龈袖口造成创伤、可减少医生的工作量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扫描实施例1中患者上下颌牙列数据生成的三维形貌侧视图;图3为扫描实施例1中患者上下颌数据生成的三维形貌主视图;图4为实施例1中患者植体位置模型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1中愈合扫描体安装位置三维形貌图;图6为扫描实施例2中患者上下颌牙列数据生成的三维形貌主视图;图7为扫描实施例2中患者上下颌数据生成的三维形貌主视图;图8为实施例2中患者植体位置模型剖视图;图9为实施例2中愈合扫描体安装位置三维形貌图。图中,1为扫描体部,2为穿龈部,3为连接接口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生物解剖结构的愈合扫描体,其中,所述愈合扫描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扫描体部、穿龈部和连接接口部;所述扫描体部的外形形貌特征是根据实际扫描的需求在后台数据库中预设的,所述愈合扫描体安装完成后所述扫描体部的位置高于牙龈高度;所述穿龈部形态与所需种植牙位的解剖牙冠靠近牙颈部分解剖形态一致,所述穿龈部大小根据患者牙龈情况和所修复牙齿大小情况而定;所述连接接口形状与目标种植体结构形状相匹配。如图2至图5所示,一种具有生物解剖结构的愈合扫描体的制作工艺,本实施例中是为53岁女性左上2-右上2牙位安装愈合扫描体,所述愈合扫描体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植入种植体前,通过口腔内扫描的方法获得患者上下颌牙列数据生成的三维形貌侧视图(如图2所示),通过口腔CBCT获得患者上下颌数据生成的三维形貌主视图(如图3所示),将上述数据导入导板设计软件TRIOSDesignStudio,确定种植体植入角度和深度,生成植体位置模型数据(如图4所示);2)将上述模型数据导入牙齿设计软件3ShapeDentalSystem,根据待植入牙位的解剖牙冠靠近牙颈部分解剖形态设计具有牙体解剖形态的穿龈部的穿龈轮廓、根据待植入植体的型号确定连接接口部的接口结构和形态、根据实际扫描需求在后台数据库中调取预设扫描体部的扫描体数据;3)将上述穿龈部的穿龈轮廓、连接接口部的接口结构和形态、扫描体部的扫描体数据合并,即可生成具有生物解剖结构的愈合扫描体(如图5所示)。实施例2: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生物解剖结构的愈合扫描体,其中,所述愈合扫描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扫描体部、穿龈部和连接接口部;所述扫描体部的外形形貌特征是根据实际扫描的需求在后台数据库中预设的,所述愈合扫描体安装完成后所述扫描体部的位置高于牙龈高度;所述穿龈部形态与所需种植牙位的解剖牙冠靠近牙颈部分解剖形态一致,所述穿龈部大小根据患者牙龈情况和所修复牙齿大小情况而定;所述连接接口形状与目标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生物解剖结构的愈合扫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愈合扫描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扫描体部(1)、穿龈部(2)和连接接口部(3);/n所述扫描体部的外形形貌特征是根据实际扫描的需求在后台数据库中预设的,所述愈合扫描体安装完成后扫描体部的位置高于牙龈高度;所述穿龈部形态与所需种植牙位的解剖牙冠靠近牙颈部分解剖形态一致,所述穿龈部大小根据患者牙龈情况和所修复牙齿大小情况而定;所述连接接口形状与目标种植体结构形状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生物解剖结构的愈合扫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愈合扫描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扫描体部(1)、穿龈部(2)和连接接口部(3);
所述扫描体部的外形形貌特征是根据实际扫描的需求在后台数据库中预设的,所述愈合扫描体安装完成后扫描体部的位置高于牙龈高度;所述穿龈部形态与所需种植牙位的解剖牙冠靠近牙颈部分解剖形态一致,所述穿龈部大小根据患者牙龈情况和所修复牙齿大小情况而定;所述连接接口形状与目标种植体结构形状相匹配。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生物解剖结构的愈合扫描体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愈合扫描体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植入种植体前或者植入种植体后获得确定的植体位置模型数据:
A.在植入种植体前制作愈合扫描体,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确定的植体位置模型数据:
a.通过口腔内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荣郝晋玲
申请(专利权)人:郝晋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