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引诱剂及其控释系统与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511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昆虫引诱剂及其控释系统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揭示了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作为稻纵卷叶螟引诱剂方面的用途。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在田间对稻纵卷叶螟雌、雄虫等害虫具有引诱特性,且引诱效果显著,能准确地对稻纵卷叶螟雌、雄性成虫进行引诱消灭,减少田间成虫数量,从源头上治理稻纵卷叶螟虫害。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天敌、益虫、人畜及作物不会造成危害,靶标害虫不会产生抗性,具有天然、环保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昆虫引诱剂及其控释系统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昆虫引诱剂及其控释系统与应用。
技术介绍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作物,保护该作物免受病虫危害是维系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喷洒杀虫剂可以实现对水稻害虫的控制,但在使用杀虫剂时,对使用者的毒害,作物上的残留以及环境污染是主要问题。而由此导致杀虫剂抗药性产生和防控失败。此外,广谱杀虫剂对天敌的破坏会导致具有抗药性的次生害虫激增,当它们的天敌被消灭后,次生害虫就会变得和主要害虫一样严重。因此,需要采取选择性措施,在不伤害天敌的同时控制主要害虫,以确保水稻高产。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包括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三化螟(Scirpophagaincertulas)、大螟(Sesamiainferens)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前两种螟虫的迁飞能力不强,往往停留在本地繁殖为害。大螟具有一定的迁飞能力,但其迁飞距离也非常有限。稻纵卷叶螟每年会从缅甸和泰国向中国的水稻种植区迁徙数千公里。性信息素可以用作诱捕装置中的引诱剂,以减少雄蛾的数量,从而限制受精卵的数量和产卵。该技术具有高度选择性,不含毒素,对益虫无害,不产生抗性,在作物和环境中无残留等特点。它对那些不迁飞或主要是本地为害物种是有效的。利用信息素进行大规模诱捕或干扰交配对稻纵卷叶螟来说并不适用,因为许多外来的雌蛾已经交配了。然而,长距离的飞行需要消耗能量,因此稻纵卷叶螟有强烈的从花蜜中寻找糖源的动力。由于螟虫大部分的活动时间都在天黑后,稻纵卷叶螟通过花朵散发出的挥发性香气来找到花朵。能够以花蜜为食的雌性飞蛾产卵数量比没有吃花蜜的同类要多。大螟虽然没有稻纵卷叶螟的迁飞能力强,但也会以取食花蜜补充能量。其他物种如二化螟和三化螟,它们不需要长途迁徙,没有强烈的动力寻找蜜源,对花挥发物没有明显的吸引力。开花植物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花挥发物。它们进化的目的是吸引昆虫授粉。同样地,飞蛾也进化到可以通过花的香味寻找蜜源。不同的植物挥发物会吸引不同种类的昆虫。有些昆虫对单一化合物有反应,但大多数昆虫需要混合挥发物才能有明显的吸引力。一些植物挥发物对目标害虫可能不是有效的引诱剂,甚至可能是趋避剂。如果能够识别一种对某种重要害虫有吸引力的花挥发物混合物,它就有可能在“吸引和杀死”的大规模诱捕方面非常有用,不仅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力,也降低了对水稻作物的杀虫剂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昆虫引诱剂及其控释系统与应用。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意外地发现,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一种不同寻常的花卉挥发物,对稻纵卷叶螟具有很强的吸引作用,可作为昆虫引诱剂。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Z,3HeXenylZ,3Hexenoate)的结构如下: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以下任一应用:1)用作昆虫引诱剂;2)用于引诱昆虫。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昆虫包括农作物害虫,所述农作物害虫包括但不限于稻纵卷叶螟。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控释系统,所述控释系统选自如下①~③中任一个:①控释胶囊、控释袋、控释管或控释瓶:含有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胶囊、袋、管或瓶;②缓释颗粒剂;混有或吸附有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颗粒状惰性载体;③装有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与油料混合物的控释胶囊、控释袋、控释管或控释瓶。所述控释胶囊、控释袋、控释管或控释瓶的材料为可渗透的热塑性聚合物,选自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热塑性聚氨酯、聚氯乙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惰性载体可以是石蜡、微晶蜡、蜂蜡、蜡基质、滑石粉或橡胶颗粒。可选地,所述控释系统由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与石蜡、滑石粉或橡胶颗粒按1∶1-1∶10的重量比混合而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释系统由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与石蜡按1∶4或1∶9的重量比混合而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释系统由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与橡胶颗粒按1∶9、1∶4的重量比混合而成。可选地,所述控释系统是将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和油料按1∶50-1∶2的体积比混合,然后装入控释胶囊、控释袋、控释管或控释瓶中得到的。其中,所述油料可选自菜籽油、橄榄油、玉米油等中的至少一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释系统是将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与菜籽油按1∶19、1∶9或1∶4的体积比混合,然后装入控释胶囊、控释袋、控释管或控释瓶中得到的。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控释系统在农作物害虫诱捕中的应用。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作物害虫的防治方法,将上述含有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控释系统置于昆虫诱捕装置中,放置于田间,引诱害虫聚集并进行集中消杀。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首次揭示了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作为稻纵卷叶螟食诱剂(引诱剂)方面的用途。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在田间对稻纵卷叶螟雌等害虫具有引诱特性,且引诱效果显著,能准确地对稻纵卷叶螟雌、雄性成虫进行引诱消灭,减少田间成虫数量,从源头上治理稻纵卷叶螟虫害。本专利技术对天敌、益虫、人畜及作物不会造成危害,靶标害虫不会产生抗性,具有天然、环保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购自上海迈瑞尔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实施例1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对稻纵卷叶螟的吸引作用本实施例利用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来吸引稻纵卷叶螟雄虫和雌虫,并且结合控释装置用于诱捕和控制该害虫。1、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以0.1、1.0、2.0、5.0和10ml/瓶的量加入到一个10ml的低密度聚乙烯(购自河北省沧县康复药用包装材料厂,型号DP3A-10)滴管瓶构成的控释装置中。6月份在江苏省某地的水稻田,配合市售螟蛾诱捕器进行测试,每隔20米放置一套诱捕装置。4天后收集引诱到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并确定其种类及性别。对照选用市售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诱芯(购自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配合市售螟蛾诱捕器进行测试。结果见表1。表1低密度聚乙烯瓶为缓释载体的引诱效果(头)从表1可以得出,在一定的范围内,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都是有效的。每个载体1.0、2.0、5.0mL,引诱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用量。即,每个饵剂1.0~5.0mL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引诱能力最强。2、为了证明其他控释载体的有效性,将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与熔融石蜡分别按1∶9、1∶4、1∶1的重量比配伍,并分装5克至圆盘中。每只饵剂分别含有0.5克、1.0克、2.5克的活性成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以下任一应用:/n1)用作昆虫引诱剂;/n2)用于引诱昆虫;/n所述昆虫包括农作物害虫,所述农作物害虫为稻纵卷叶螟。/n

【技术特征摘要】
1.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以下任一应用:
1)用作昆虫引诱剂;
2)用于引诱昆虫;
所述昆虫包括农作物害虫,所述农作物害虫为稻纵卷叶螟。


2.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控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释系统选自如下①~③中任一个:
①控释胶囊、控释袋、控释管或控释瓶:含有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胶囊、袋、管或瓶;
②缓释颗粒剂;混有或吸附有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的颗粒状惰性载体;
③装有Z,3己烯基Z,3己烯酸盐与油料混合物的控释胶囊、控释袋、控释管或控释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释胶囊、控释袋、控释管或控释瓶的材料为可渗透的热塑性聚合物,选自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热塑性聚氨酯、聚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载体为石蜡、微晶蜡、蜂蜡、蜡基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波彭博高爱华管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